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6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27篇
耳鼻咽喉   28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9篇
基础医学   1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57篇
内科学   134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81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43篇
综合类   149篇
预防医学   35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34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脑出血指非外伤性的脑实质内出血,也称自发性脑出血.脑出血死亡和致残率高于缺血性卒中(脑梗死)[1],是对人类生命和生活能力危害性最大的一种卒中.我国是脑出血高发国家,脑出血的疾病负担更为严重.长期以来,脑出血的研究相对于脑梗死较为滞后.近年来国际上已给予极大重视,发表的脑出血研究报道显著增加.对脑出血采用国际公认的标准进行分型,有助于脑出血临床观察性研究和临床试验纳入标准的规范化,有利于各研究结果之间的比较和交流.  相似文献   
32.
脑出血致残、致死率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近二十年来,脑出血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持续不降,治疗方法无明显突破[1].大量的临床试验和观察性研究表明,快速地诊断脑出血有望降低脑出血的病死率及致残率.而探索病因和部位的关系,有助于根据出血部位快速作出病因诊断,尽快分流管理脑出血患者,选择适当地治疗措施,从而提高预后及预防脑出血的再发.故本文就脑出血病因与部位的关系简要综述如下. 一、原发性高血压 高血压是迄今为止最重要和普遍的危险因素,其常损害小的穿支动脉或皮层下小动脉,多为基底动脉(或大脑前、中和后动脉的分叉处或其附近)起源的小穿支动脉.高血压脑出血多见于老年人,但年轻的高血压患者也可发病.  相似文献   
33.
1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循证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结合1例典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的循证治疗经过,总结评价治疗aSAH的最佳证据,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根据所提出的如何预防并发症及处理破裂动脉瘤的问题,全面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06年第4期)、OVID ACP Journal Club(1991~2006)、OVID MEDLINE (1966~2006)、美国国家指南交换中心(1998~2006)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8~2006),获取并评价相关的系统评价、随机对照试验、临床对照试验证据及治疗指南。结果共纳入7篇系统评价、3篇RCT、1篇CCT和5篇临床指南。当前证据表明,口服尼莫地平可有效预防脑血管痉挛相关的不良结局,而替拉扎特对分级较好的女性患者无效,其他预防措施效果尚不明确;是否应用抗纤溶剂预防再出血,各证据间存在异议;破裂动脉瘤若同时适合手术夹闭或介入治疗,选择后者临床结局更佳。参照证据和指南,并结合患者情况和意愿,我们对该例患者实施尼莫地平和抗纤溶剂治疗,并对动脉瘤行早期介入栓塞。住院期间患者未发生脑血管痉挛缺血和早期再出血,短期随访示临床转归良好,介入治疗的远期效益尚待后续随访证实。结论为有效预防并发症发生和改善预后,应基于最佳临床证据和指南对aSAH患者实施治疗。  相似文献   
34.
刘鸣 《临床医学》2016,(4):31-32
目的探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及心率变异性与心功能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襄城县人民医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61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心功能分级情况分为Ⅱ级组(40例)和Ⅲ~Ⅳ级组(21例),另选择60例心功能为Ⅰ级的患者设为对照组。观察各组的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对各组的心率变异性进行检测和比较发现,Ⅱ、Ⅲ~Ⅳ级组的心率变异性各项指标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心率变异性各项指标均与心功能分级之间呈负相关关系(P均〈0.05)。结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率变异性会出现下降,并与心功能分级相关,可作为病情和预后分析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35.
目的:研究心血管专科医院内心电网络系统的建设与临床应用。方法:构建院级水平的心电网络化信息平台,在各病区配置网络心电图机,通过院内局域网及服务器与医院心电诊断中心对接,按设定的流程进行病例检查操作、上传、诊断、回传、结果打印与归档。结果:各病区终端心电图机、中央服务器、心电诊断中心通过局域网连接成一个整体,在医院心电网络化试验过程中,系统运行比较平稳,操作比较方便。结论:在医院内建设心电网络系统能明显提高临床心电检查及诊断工作的效率。  相似文献   
36.
微种植钉作为支抗用于口腔正畸临床已经越来越多,因其植入部位选择灵活,操作简单,患者易于接受,优势明显,已成为研究热点。现将国内外对其临床应用以及稳定性因素的相关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7.
循证医学与消化系统疾病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1 循证医学的概念循证医学 (evidencebasedmedicine ,EBM )是遵循科学证据的一门新兴医学。医生对病人在作出诊断、治疗、康复和其它决策时 ,应建立在当前最佳临床研究证据、临床经验及病人的需求三者有机结合的基础之上。继 2 0世纪 70、80年代 ,临床流行病学的发展及临床应用 ,对提高临床科研和医疗质量的贡献为循证医学的兴起奠定了重要基础 ,1992年加拿大麦克玛斯特大学的DavidSackett及同事们 ,在长期临床流行病学实践的基础上正式提出了循证医学的概念。2 循证医学的证据在传统的临床医疗实践…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探讨平板运动试验(TET)可疑阳性结果对冠心病临床诊疗的指导意义。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临床资料分析。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搜集2017年7月—2022年7月在我院454例拟诊为冠心病并行TET患者的病例资料,按照TET结果,分为阳性组(237例)和可疑阳性组(217例),分析两组年龄、性别、心肌桥、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和冠脉狭窄程度等方面的差异,其中两组年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Mann-Whitney检验),性别、心肌桥、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和冠脉狭窄程度的比较则采用χ2检验。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占比:阳性组男性占60.8%(138/227)、女性占39.2%(89/227),可疑阳性组男性36.0%(78/217)、女性64.0%(139/21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组22.0%(50/227)无冠脉狭窄、37.0%(84/227)冠脉狭窄1%~49%、41.0%(93/227)冠脉狭窄≥50%,可疑阳性组无冠脉狭窄者占40.6%(88/217)、冠脉狭窄1%~49%和≥50%者分别占39.6%(86/217)和19...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围手术期心电图ST段动态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比较276例冠心病患者行CABG术前与术后一周内12导联心电图ST段动态变化。结果:与术前比较,ST段抬高的导联数在术后第1d开始明显增加(P0.01),之后逐渐回落,第6d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第7d较术前显著减少(P0.01);ST段下移的导联数在术后第1d即开始明显减少(P0.01),至第7d时下移的导联数较术前更明显减少(P0.001)。结论:冠心病患者CABG围术期的这种心电图ST段变化规律,对于疗效评价及愈后的判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0.
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预后因素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影响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总结2003-01~2007~(-1)2入院治疗的127例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对其损伤后病情演化情况,从GCS评分、年龄、颅脑损伤类型、手术时机、高血糖、呼吸功能不全和继发大面积脑梗死等方面综合分析多种因素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GCS评分越低,死亡率越高;随着年龄的增长,生存概率也随之下降;合并弥漫性脑肿胀、广泛性脑挫裂伤、脑内多发性血肿、脑干损伤患者较以单发性颅内血肿为主要表现者死亡率高;伴有明显血糖升高、呼吸功能不全、并发大面积脑梗死者与颅脑损伤的程度有关,并对疾病预后产生不利影响.结论 颅脑损伤的程度、类型及年龄因素直接影响预后,且手术时机、损伤后高血糖、呼吸功能不全、并发大面积脑梗死等因素对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的预后也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