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2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21篇
耳鼻咽喉   59篇
儿科学   26篇
妇产科学   21篇
基础医学   30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84篇
内科学   82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25篇
外科学   44篇
综合类   198篇
预防医学   137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70篇
  2篇
中国医学   65篇
肿瘤学   1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内皮素(ET)水平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ETA及ETB受体mRNA的表达.方法:采用放免法测定36例ACS患者(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1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20例)与20例健康人外周血浆ET水平,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2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ETA及ETB受体mRNA的表达.结果:ACS患者外周血浆ET((0.126±0.013)μg/L)明显高于对照组((0.050±0.006)μg/L)(P<0.05),AMI亚组血浆ET((0.129±0.016)μg/L)与UAP亚组((0.124±0.011) μ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S组ETA受体mRNA表达水平(0.86±0.15)与对照组(0.53±0.16)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间ETA受体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ETB受体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ACS的发生过程中血浆ET水平升高,ETA受体mRNA的表达增加,促进了ACS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2.
宋淑敏  刘铭 《山东医药》2012,52(33):98-100
肿瘤是机体的细胞异常增殖形成的新生物,拥有丰富的血管供应,它的生长需要氧和营养成分不断供给,局部微环境持续稳定、细胞增殖的迅速促进、代谢产物被及时带走,这都与血管新生有密切关系。许多研究已经证实,血管内皮祖细胞(EPCs)参与了肿瘤新血管生成并促进肿瘤生长[1,2]。本文就此作一综述,并简要介绍EPCs在肿瘤临床治疗中  相似文献   
23.
目的总结31例急诊体外循环手术(ECPB)经验,探讨ECPB在救治危重心血管病中的作用及应用指征。方法2000年3月~2005年3月,我们为31例危重心血管病患者施行了ECPB手术。其中急性胸主动脉夹层瘤行人造血管置换术8例(Bentall手术4例),急性心肌梗死伴左心衰行CABG术6例,心房黏液瘤嵌顿致急性肺水肿行黏液瘤摘除术3例,心内膜炎伴赘生物形成行瓣膜替换术6例,机械瓣失功行2次挟瓣术2例,动脉导管破裂大出血行导管切断缝合术1例,法洛四联症急性缺氧发作行矫治术3例,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失败行修补术2侧。结果术后存活25例,手术成功率80.6%。术后早期发生并发症者21例,占67.7%。结论严重的血流动力学障碍常导致心血管病危象和对药物治疗无反应,此时,ECPB是抢救患者生命的惟一有效方击。必须快速建立体外循环,在心、脑、肾等重要脏器发生不可逆损害前恢复有效的血流灌注,是手术成功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4.
丹参根段不同处理的对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丹参根段扦插栽培的最佳处理措施。方法采用不同根段长度、根段部位、生根粉浓度、扦插方式的处理方法,比较对丹参根性状的影响。结果不同根段长度、生根粉浓度与扦插方式对丹参根性状的影响较大,处理组以根段长6 cm、生根粉浓度200 ppm的处理效果较好,扦插方式以微露较好;而丹参根不同部位对丹参根性状的影响不大。结论丹参采用根段繁殖时,将丹参根剪成约6 cm的根段,然后在200 ppm生根粉溶液中醮一下,扦插至微露,能提高丹参根的产量及品质。  相似文献   
25.
刘铭  彭玲 《湖南中医杂志》2009,25(3):128-130
血水草(Eomecon chionantha Hance)系罂粟科(Papaveaceae)白屈菜族(Chelidonium)血水草属(Eomecon)多年生草本植物。是罂粟科白屈菜族中我国独属、独特的特有物种。历代本草均未见有血水草的记载,1884年由H.F.Hance建立命名。  相似文献   
26.
真菌球性鼻窦炎的临床和病理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超  刘铭 《实用医学杂志》2004,20(10):1143-1144
目的:探讨真菌球性鼻窦炎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真菌球性鼻窦炎的临床资料,全部病例经鼻内窥镜手术治疗。对全部病理切片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全部病例术后随访3~6年无复发。结论:真菌球性鼻窦炎临床表现有一定特殊性,但其组织病理学的特异性不明显。真菌只存在于黏膜表面。因此,以开放窦口,保留黏膜为目标的鼻内窥镜手术是治疗的首选,目的在于清除真菌团块并同时彻底改变真菌的生存环境。术后没有必要全身应用抗真菌药物。  相似文献   
27.
薄荷组织培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采用组织培养的方法,进行薄荷种苗快速繁殖技术研究,为其种苗生产的现代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不同浓度和配比的6-BA和NAA以及适当调节铁离子浓度对薄荷茎段进行组织培养。结果以6-BA:NAA为4:0.2ppm配比时芽丛诱导数最多,同一材料粗细差异极其显著的母本茎段接种于不同浓度和配比的6-BA和NAA组合的培养基上培养三代后,其后代无显著粗细差异,但粗茎段母本的后代在生长性状上优于细茎段母本;试验同时表明,铁离子浓度过高会抑制芽的生长。结论适宜的芽增殖培养基:4ppm6-BA+0.2ppmNAA。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实施全民食盐加碘(USI)措施后,贵州省儿童甲状腺肿(甲肿)及其消长规律。方法 2001年4月采用点面结合的“典型调查”方法调查贵州省儿童的甲状腺肿情况,2003年10月采用群体追踪调查的方法,对2001年调查的同一人群开展甲肿消长情况的流行病学现况追踪调查。结果 2003年共有效追踪调查了1702名学生。其中在240例原检出Ⅰ度甲肿的学生中,139例转变为正常,转变率57.92%。15例转变Ⅱ度,转变率为6.25%。86例未改变,占35.83%。在28例原检出Ⅱ度甲肿的学生中,7例转为正常,2例转为I度,总体转变率42.86%。在追踪调查的1434名正常学生中,新发甲肿率为6.69%。结论 贵州省8~10岁儿童甲肿率逐年下降,但降幅非常缓慢,儿童甲肿多数会随时间推移自行减轻或恢复正常,只有少数会加重。  相似文献   
29.
目的:研究肝母细胞瘤肝动脉栓塞化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改变及血流动力学变化对栓塞化疗效果的影响。方法:运用彩色多普勒B超监测4例巨大肝母细胞瘤患儿在介入治疗前,介入治疗后1周,2周,3周,4周时肝脏及瘤体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和肿瘤大小改变。结果:介入治疗前肝母细胞瘤全肝供血增加,介入治疗后近期,表现为肝固有动脉血流量骤减和门静脉血流量代偿性增加,随着介入治疗后时间的延长,肝固有动脉血流量进一步降低,而门静脉血流量则逐渐恢复到治疗前水平,肝脏和肿瘤的血供均明显减少,这一变化与肿瘤的缩小呈正比例,当介入治疗后时间超过3周时,肝脏和肿瘤的血供又有不同程度增加,提示再次介入治疗的必要。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准确反映肝母细胞瘤动脉栓塞化疗前后的血供变化,肝母细胞瘤介入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改变的监测对判断介入治疗的预后以及选择再次介入治疗或手术治疗的时机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探讨血管瘤内皮细胞功能及其病因学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和硝酸还原酶法测定儿童血管瘤 30例瘤体内皮素 (ET)、一氧化氮 (NO)及外周血ET、NO水平 ,以 2 0例斜疝患儿外周血作为对照。结果 血管瘤患儿瘤体ET(6 6 .3± 12 .5 )pg/ml显著高于外周血 (5 5 .3± 13.1)pg/ml(P <0 .0 1) ,外周血ET与对照组 (5 4 .4± 15 .1) pg/ml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增生期血管瘤体ET(75 .6± 12 .5 ) pg/ml高于退化期 (6 5±10 .2 ) pg/ml及退化完成期 (6 2 .5± 7.3) pg/ml(P <0 .0 5 )。血管瘤体NO(32 .5± 9.3) pg/ml与外周血 (37.5± 5 .2 ) pg/ml和正常对照组 (39.5±8.8) pg/ml无差异 (P >0 .0 5 ) ,但增生期瘤体NO(2 7.9± 2 .1) pg/ml降低 (P <0 .0 1)。结论 增生期血管瘤内皮细胞具有活跃的合成分泌ET的功能 ,而合成分泌NO功能改变不明显 ,局部ET与NO水平的失调 ,可能与血管内皮的过度增生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