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16篇
皮肤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58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32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探讨外周血调节活化正常T细胞分泌与表达因子(regulateduponactivationnormalTcellex.pressedandsecreted,RANTES)对乙肝病毒相关的肝细胞癌(HCC)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北京佑安医院2010年2月至2011年11月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5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34例及乙肝病毒相关HCC患者47例。Luminex技术检测外周血清中趋化性细胞因子RANTES水平。结果HCC患者外周血RANTES水平[(23.27±21.16)ng/m1]明显高于慢性乙型肝炎[(7.81±4.06)ng/m1]及乙肝肝硬化患者[(5.36±6.13)ng/m1],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HCCⅡ期患者外周血RANTES水平明显高于I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1.94±25.94)ng/mlVS.(14.24±8.10)ng/ml,P=0.004]。RANTES预测慢性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进展为HCC的阈值为7.85ng/ml,敏感性为93.5%,特异性为72.5%。结论HCC患者外周血中趋化因子RANTES水平明显增高,且HCCⅡ期患者RANTES水平明显高于I期患者.可作为乙肝病毒相关HCC诊断及病情评估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2.
目的检测慢性荨麻疹患儿血清IFN-γ、IL-10水平,初步探讨慢性荨麻疹患儿免疫相关发病机制。方法用ELISA法检测78例慢性荨麻疹患儿(观察组)及42例健康儿童(正常对照组)血清中IFN-γ、IL-10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清IFN-γ(9.32±2.91,pg/ml)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49.89±9.48,pg/ml);而血清IL-10(7.48±1.81,pg/ml)则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96±0.39,pg/ml)。结论慢性荨麻疹儿童存在免疫失衡,表现为免疫抑制状态,使病情反复且迁延不愈。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CSF)对乙型肝炎(乙肝)相关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Luminex液相芯片方法检测87例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肝癌组)、40例慢乙肝患者(慢乙肝组)及25例健康对照组(对照组)血浆中G-CSF水平,评价G-CSF对乙肝相关性肝癌的诊断价值。结果肝癌组患者血浆G-CSF的平均值为(1152.23±458.57)pg/ml,明显高于慢乙肝组[(137.69±89.52)pg/ml]和健康对照组[(111.04±49.42)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0)。3组间G-CSF检测结果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7.760,P=0.000)。慢乙肝组和对照组G-CSF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33)。肝癌分期不同组间G-CSF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495,P=0.037)。血浆G-CSF诊断乙肝相关性肝癌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98,以G-CSF≥256.00pg/ml为阳性诊断界值,G-CSF诊断乙肝相关性肝癌的敏感性为98.9%,特异性为100.0%。结论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G-CSF呈高水平表达,G-CSF可作为诊断乙肝相关性肝癌的候选指标。  相似文献   
94.
<正>李凤翔先生,字仞仟,笔名武农,山东成武人,生于1916年,现已九十七岁高龄,自幼习医,曾拜师外科名医刘汉昭门下,苦学十二年,深得中医外科诊治精髓。成名后,拜地方名医、中医世家赵点斋精研四部经典,尽得真传。[1]李凤翔先生精于中医辨证,屡克疑证顽疾。1959年,支边内蒙古,执教于内蒙古医学院中医系。从医七十余年,淡泊名利,志存高远,仁心济世,德艺双馨。笔者近年整理先生临证经验、医案、医话,近五十万言。本文就先生  相似文献   
95.
96.
目的:使手术病人在生理、心理、社会以及灵魂上达到最舒适的状态或缩短焦虑、痛苦的时间,提高服务质量,使手术病人积极配合手术,增强其对我们手术人员的信任.方法:实施以需要论为基础的护理,对一组手术病人进行手术全过程的人文关怀护理.结果:运用需要论对手术病人进行护理可减少并症发生,提高病人满意度.结论:马斯洛的需要论与病人的需要相吻合,用需要论对手术患者进行精心护理,对病人的身心康复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7.
目的评价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心功能及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全身麻醉CPB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80例,NYHA心功能和ASA分级为Ⅱ—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患者分为乌司他丁组(U组,n=40)和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n=40)。U组于主动脉开放前5min自主动脉根部灌注乌司他丁4 000~5 000U·kg-1·min-1(剂量10 000U·kg-1);C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观察2组患者的心功能,记录多巴胺及肾上腺素用量,另于升主动脉开放后45min时取右心耳心肌组织,并检测Bax、Bcl-2蛋白的表达和心肌细胞凋亡情况,计算Bcl-2与Bax比值(Bcl-2/Bax)及凋亡指数(AI)。结果与C组比较,U组主动脉开放3~5min的心脏自动复跳率升高,心律失常评分、多巴胺及肾上腺素用量减少,Bax蛋白表达下调,Bcl-2蛋白表达上调,Bcl-2/Bax升高,AI降低(均P<0.05)。结论乌司他丁通过促进Bcl-2/Bax通路减轻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心肌细胞的凋亡,同时患者心功能也得到改善。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98.
目的 评价血清特异性CIC及抗体综合诊断肺结核病的价值。方法 采用检测肺结核病人血清结核特异性循环免疫复合物(CIC)及抗体并结合痰菌涂片综合诊断163例肺结核病人。结果 综合诊断检出率由单独测抗体的85.3%及单独测CIC的77-3%提高到95.1%。同时检测到痰片抗酸菌阳性组的抗体阳性率为95.5%。几何滴度均数为265.1,显著高于痰片阴性组的抗体阳性率(81.8%)及几何滴度均数(84.8)。结论 肺结核病人排菌与其体内抗体呈正相关;CIC的阳性率与痰菌阳性无明显相关。在痰片漏检时,可用测抗体及CIC方法综合诊断减少漏检。  相似文献   
99.
目的 探讨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脱敏治疗对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患者辅助性T细胞(T helper cells,Th)的作用.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 sorbent assay,ELISA)方法检测AD患者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组(sublingual immunotherapy,SLIT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的外周血Th1(IFN-γ)、Th2(IL-4)、Th17(IL-17)的水平,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两组治疗前后的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T cells,Treg)数量.然后用两独立样本t或校正t(t')检验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组内以及治疗后组间的IFN-γ、IL-4、IL-17和Treg水平分别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SLIT组治疗后IL-4、IL-17较治疗前明显下降,IFN-γ和Treg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SLIT组治疗后较对照组治疗后IL-4、IL-17下降更明显,IFN-γ升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LIT组治疗后Treg细胞数量较对照组治疗后升高更多,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AD患者中,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能降低其外周血IL-4、IL-17,升高IFN-γ和Treg水平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0.
目的:优化射麻汤煮散工艺,并建立煮散内控标准。方法:应用正交试验(工艺粉碎度、煎煮时间、加水量)优化煎煮工艺,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定性鉴别煮散中的射干和麻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定量考察煮散中的盐酸麻黄碱和盐酸伪麻黄碱。结果:优选的工艺条件为饮片粉碎过40目筛,加12倍量水,煎煮5 min;建立射干和麻黄的TLC鉴别方法,色谱斑点清晰,分离度好;含测分析显示,盐酸麻黄碱在0.0862~0.8616μg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101.19%,RSD=2.50%;盐酸伪麻黄碱在0.0408~0.4076μg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4),平均回收率为100.39%,RSD=2.59%。结论:优化的射麻汤煮散工艺合理稳定,质量控制方法简单,准确度高,重现性好,可有效控制射麻汤煮散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