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7篇 |
免费 | 4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2篇 |
临床医学 | 6篇 |
特种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8篇 |
综合类 | 28篇 |
预防医学 | 6篇 |
药学 | 1篇 |
中国医学 | 59篇 |
肿瘤学 | 1篇 |
出版年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2篇 |
2012年 | 2篇 |
2011年 | 3篇 |
2010年 | 4篇 |
2009年 | 5篇 |
2008年 | 6篇 |
2007年 | 11篇 |
2006年 | 19篇 |
2005年 | 6篇 |
2004年 | 6篇 |
2003年 | 7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1篇 |
1996年 | 8篇 |
1994年 | 2篇 |
1992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目的:骨癌痛动物模型已有报道,但还没有可接受的与人类骨癌痛相一致的模型。综述胫骨癌痛模型的研究进展及相关治疗前景。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96-01/2006-03相关胫骨、癌痛和治疗的文献,检索词“tibial,cancerpain,therapy”,并限定文献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检索万方数据库1996-01/2006-05文献,检索词为“胫骨癌痛”,并限定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包括胫骨、癌痛和治疗的文献,开始查找全文。纳入标准:①胫骨和癌痛。②癌痛和治疗。排除标准:综述文献、重复研究、Meta分析类文章。资料提炼:共收集到51篇关于胫骨、癌痛和治疗的文献,纳入30篇关于胫骨和癌痛,癌痛和治疗的文献。资料综合:①目前认为,胫骨癌痛动物模型的疼痛表现与临床上所见的骨转移症状相似,可视为转移性骨癌痛模型。②恶性肿瘤骨损害的特征性变化是溶骨性骨吸收和恶性肿瘤疼痛本身,随骨质破坏的加剧,疼痛逐渐增强,移动或轻触可以引发急性痛,在到达极度痛之前,常因运动、负重或自发地间断发生突破痛,其发生的程度和频率与骨质破坏和溶骨活性成正相关。③目前从胫骨癌痛的实验研究中发现可供选择的药物主要有阿片类药、5-羟色胺受体阻断剂、抗惊厥药物加巴喷丁、环氧化酶2抑制剂表皮生长因子阻断剂。结论:利用动物胫骨癌痛模型来研究人类骨癌痛是可行的,但其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从胫骨癌痛的实验研究中发现有许多药物可供选择,这展示了药物治疗骨癌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2.
83.
84.
85.
86.
目的:观察金桂外洗方湿热敷配合主动悬吊牵拉锻炼治疗顽固性网球肘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金桂外洗方湿热敷配合主动悬吊牵拉锻炼治疗20例顽固性网球肘患者,治疗时间4周。选用肘功能Mayo12项功能评分评价肘部功能恢复情况,并记录治疗前后目测类比评定法(VAS)疼痛评分。结果:本组20例患者,痊愈13例(65%),显效4例(20%),有效3例(15%),无无效病例。治疗后Mayo肘功能评分由(19.75±1.83)分提升至(43.45±1.54)分(P〈0.01),VAS疼痛评分由(8.45±0.51)分降低至(2.45±0.61)分(P〈0.01)。结论:金桂外洗方湿热敷配合主动悬吊牵拉锻炼能够安全有效地治疗顽固性网球肘。 相似文献
87.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状况及膝关节功能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广东省中医院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疗效及患者生存质量状况,为广东省中医院继续开展此手术治疗提供临床疗效依据.方法 采用前瞻性调查的研究方法,应用生存质量研究和MOS SF-36量表(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对象(手术组50例、保守对照组50例)进行评价,同时应用纽约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标准HSS进行辅助评价.所有数据使用SPSS11.5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生存质量存MOS SF-36量表评分上明显高于保守治疗组;手术组HSS临床疗效评分:优良率为:92%,保守治疗组优良率:30%,手术组明显高于保守组.结论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能为患者解除疼痛、恢复关节功能、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8.
89.
目的:比较良恶性骨肿瘤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变化。方法:观察100例骨肿瘤患者(其中良性40例,恶性40例),对其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结果:良性骨肿瘤患者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血沉、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等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恶性骨肿瘤患者上述指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恶性骨肿瘤患者存在血液高粘、高凝、高聚状态,了解血液流变学的改变对防治恶性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