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9篇 |
免费 | 9篇 |
国内免费 | 19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3篇 |
临床医学 | 13篇 |
内科学 | 23篇 |
神经病学 | 81篇 |
综合类 | 38篇 |
预防医学 | 27篇 |
药学 | 1篇 |
出版年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1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3篇 |
2013年 | 3篇 |
2012年 | 10篇 |
2011年 | 10篇 |
2010年 | 20篇 |
2009年 | 8篇 |
2008年 | 14篇 |
2007年 | 12篇 |
2006年 | 4篇 |
2005年 | 15篇 |
2004年 | 21篇 |
2003年 | 14篇 |
2002年 | 18篇 |
2001年 | 8篇 |
2000年 | 9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1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12.
长沙市民脑卒中及其危险因素10年流行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长沙市社区居民脑卒中及其危险因素的流行趋势。方法:在“八五”、“九五”期间,在长沙市开福区5万自然人群中进行脑卒中及其危险因素流行趋势的动态研究。结果:SBP,DBP,T—ch,HDL-ch,GLU和BMI水平10年间整体上有上升,2000年显著高于l992年(P<0.01)。TG水平10年间有下降;10年间男性吸烟率和饮酒率有上升,但均无统计学意义。脑卒中的年发病率及死去率(标化率)整体上在下降,2000年脑卒中的年发病率(标化率)及死亡率(粗率及标化率)显著低于1999年(P<0.05—0.01)。结论:长沙市居民脑卒中的某些危险因素水平仍在上升,社区综合性脑卒中防治仍是降低脑卒中发病和死亡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通过调查中国部分城市癫痫患者的诊治和需求情况,为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癫痫治疗和管理模式提供依据。方法 对上海、北京、长沙三个城市社区人群中的癫痫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就诊情况、治疗情况、对癫痫知识的了解程度和途径、生活中的障碍和目前的需要。结果 大多数患者能正确选择医疗机构(90.8%)和专业医生(92.3%)就诊,并遵医嘱服用抗癫痫的西药(77.4%),治疗效果亦较好(82.6%)。但仍有部分患者对癫痫知识不太了解(13.5%),去私人诊所就医(12.9%)和使用民间偏方(7.7%),治疗期间不重视随访血药浓度(45.8%)和血生化指标(43.9%)。等候时间长(36.8%)、交通不便(23.2%)、费用太高(22.6%)是造成就医不便的主要原因。患者就医主要的障碍是就业(47.2%)、婚姻(29.9%)、心理(44.4%)和人际关系(29.9%);主要的需求是有效(87.0%)和便宜的药物(40.9%)及就医方便(37.0%)。结论 应结合患者的需求加强宣传教育和心理疏导等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减少社区人群脑血管病的发病率。方法:在干预社区采用强化以脑血管病为主的卫生健康知识的宣传,管理高血压为主的综合性预防措施,监测脑血管病发病病例;在监测社区仅监测脑血管病的发病病例。结果:10例内监测社区平均年发病率为231.8/10万,干预社区为172.1/10万。10年内干预社区脑血管病发病率比对照社区下降26%;在干预社区内,2000年比1991年脑血管病下降65%;在监测社,2000年比1991年脑血管病发病率下降33%。结论:本次为期10年的脑血管病社区人群综合性预防研究表明可明显减少脑血管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6.
长沙市社区居民十年死因及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干预效果评价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综合性社区干预对社区人群死亡率的影响。方法 分析 1991年~ 2 0 0 0年的人群平均标化死亡率、平均标化死因别死亡率 ,并比较分析干预组和对照组的死亡率。结果 长沙市社区人群 10年标化死亡率 5 5 7 2 7/ 10万。死因顺位前五位分别为脑血管病、心脏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 ,分别占总死因的 2 4 5 6 %、16 83%、15 6 6 %、13 71%和 6 33%。干预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干预组标化死亡率为 5 49 2 1/ 10万 ,对照组为 5 78 75 / 10万。其中干预组脑血管病和心脏病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干预组脑血管病标化死亡率为 115 72 / 10万 ,心脏病为 90 77/ 10万 ,对照组脑血管病标化死亡率为15 2 5 5 / 10万 ,心脏病为 10 4 0 4 / 10万。结论 脑血管病和心脏病是长沙市社区居民的主要死因 ,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综合性社区干预可明显降低心脑血管病死亡率 ,从而降低人群总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大鼠脑梗死急性期脑内的补体激活及其可能的作用。方法清洁级SD成年雄性大鼠8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脑梗死后6h组、24h组、3d组、5d组和7d组。用线栓法制备永久性局灶脑梗死模型。动物处死后测脑含水量,并检测补体C3 mRNA表达值。结果正常组及假手术组大鼠脑内补体C3 mRNA可见低水平表达;各模型组非手术侧C3 mRNA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组及假手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模型组手术侧C3 mRNA表达水平自脑梗死后6h组增高,3d组达高峰,其表达水平为正常对照组的3.9倍。脑梗死模型手术侧补体C3 mRNA表达值与脑含水量之间呈正相关关系(r=0.263,P<0.05)。结论大鼠脑梗死后脑组织内有补体系统的激活,3d达高峰。补体系统可能参与了大鼠缺血脑组织的损伤。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分析特发性肥厚性硬脑膜炎的诊断及治疗方法,以期降低其误诊误治率.方法 对10例特发性肥厚性硬脑膜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及随访结果进行分析,均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结果 10例特发性肥厚性硬脑膜炎患者各种自身抗体均阳性,10例患者的首发症状均为头痛,大多为隐匿起病,反复发生或迁延不愈.9例头颅MRI可见小脑幕和(或)大脑镰等处的硬脑膜局部或弥漫性增厚,增强扫描可见强化.9例经治疗均在1周内头痛缓解甚至消失,1例无效给予大剂量甲泼尼龙后症状缓解.6例以免疫抑制剂维持治疗,随访1年以上临床及影像学效果满意.未使用免疫抑制剂的2例患者分别于3、8个月后出现头痛复发,另2例暂无复发.结论 特发性肥厚性硬脑膜炎临床表现多样,应重视头颅MRI的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9.
微创多靶点引流血肿清除术治疗重型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重型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微创多靶点引流血肿清除术治疗了 5 6例患者 ,同时选择与之相匹配的、同期住院的、只行内科治疗的重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 6 0例作对照。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 (78.5 7% )及BarthelIndexes (BI) (83.94± 16 .2 7分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并且其病死率 (16 .0 7% )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微创多靶点引流清除血肿术是一种抢救重型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腕舟骨骨折切开复位Herbert螺钉内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腕关节掌侧切口,复位后以Herbert螺钉固定,参照Kaulesar Sukul腕舟骨骨折评价标准评估骨折愈合和腕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 18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8个月。本组优10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为88.9%。结论对新鲜腕舟骨骨折采用切开复位、Herbert螺钉内固定治疗,具有固定稳固、术后可早期功能锻炼、手腕功能恢复好、无需取出等优点,手术治疗能明显提高骨折的愈合率,降低骨坏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