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篇
  免费   38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20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14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调查分析急诊住院血常规标本的实验室内周转时间(TAT)。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5月31日解放军第四七七医院检验科检测的急诊住院血常规标本的实验室内TAT,比较分析800i五分类血液分析仪(简称800i)和HMX五分类血液分析仪(简称HMX)所检测标本的实验室内TAT合格率。结果 800i所测急诊标本的实验室内TAT合格率(90.05%)高于HMX(57.9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工作日800i所测标本的实验室内TAT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周六的合格率最高(93.86%)、周日最低(86.77%);不同工作日HMX所测标本的实验室内TAT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除周一外,其余工作日的合格率均小于60%。结论建议实验室合理应用实验室信息系统(LIS)定期调查和分析标本TAT,尤其为急诊患者赢取更多的抢救时间。  相似文献   
62.
目的 通过分析局部晚期胃癌根治术后患者预后因素,对伴有高危复发因素的患者可能从术后辅助放化疗中受益进行探讨.方法 回顾分析2002-2004年在本院接受胃癌根治术(R0切除且>D1淋巴结清扫术)、病理分期为T3~4N0~1M0、TxN2~3M0期的297例患者,对其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76.1%患者接受了术后辅助化疗.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61个月,随访率为92.3%.全部患者5年总生存(OS)、无瘤生存(DFS)、无局部区域复发生存(LRFS)、无远处转移生存(DMFS)率分别为57.9%、52.2%、70.6%、71.7%.多因素分析确定Borrmann分型、淋巴结检出总数、阳性淋巴结数和术后病理分期为4个主要影响因素(因其中任一种因素同时对3个生存率都有影响,χ2=3.94~16.34,P<0.05),并以此4个因素组合成预后良好组(0个因素)、预后较好组(1个因素)、预后较差组(2个因素)、预后不良组(3~4个因素).上述4个预后分组的OS,DFS,LRFS,DMFS率分别为85.7%、61.0%、58.6%、38.6%(χ2=31.20,P<0.01),85.2%、61.3%、48.1%、31.8%(χ2=31.88,P<0.01),94.4%、77.8%、64.4%、57.2%(χ2=18.36,P<0.01),87.9%、75.0%、74.2%、55.5%(χ2=19.30,P<0.01).结论 局部晚期胃癌R0切除且>D1淋巴结清扫术并接受术后化疗患者长期生存仍较差,具有≥2个预后不良因素患者生存率低、复发率高,可对此类患者进行术后辅助治疗的前瞻性研究.
Abstract:
Objective To identify high-risk group among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treated with curative resection and more than D1 dissection, and investigate the indications for proper adjuvant therapy.Methods 297 patients who met the following enrolled criteri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treated between January 2002 and December 2004, primary gastric or gastroesophageal cancer, underwent curative gastrectomy and more than D1 lymphadenectomy, pathologically staged as T3-4N0-1M0,or TxN2-3M0.The overall survival (OS), disease-free survival (DFS), local-regional recurrence-free survival (LRFS) and distant metastasis-free survival (DMFS) were calculated, and possible prognostic factors were analyzed.Results The median follow-up time was 61 months.The follow-up rate was 92.3%.The 5-year OS, DFS, LRFS and DMFS were 57.9%, 52.2%, 70.6% and 71.7%, respectively.Four independent prognostic variables identified for OS, DFS, LRFS and DMFS using multivariate analysis were Borrmann type (Ⅰ+Ⅱ/Ⅲ+Ⅳ), total number of dissected lymph nodes (>18/≤18), number of positive lymph nodes (0-3/≥4), and 6th AJCC TNM stage (Ⅱ+Ⅲ a/Ⅲ b+ⅣM0)(χ2=3.94-16.34,P<0.05).If one unfavorable prognostic factor was scored as 1, according to the total scores of the four prognostic factors, four risk groups were generated as low (score:0), low-intermediate (score:1), high-intermediate (score:2) and high risk group (score:3 or 4).The 5-year OS, DFS, LRFS and DMFS were 85.7%, 61.0%, 58.6% and 38.6%(χ2=31.20,P<0.01) in low risk group, 85.2%, 61.3%, 48.1% and 31.8%(χ2=31.88,P<0.01) in low-intermediate risk group, 94.4%, 77.8%, 64.4% and 57.2%(χ2=18.36,P<0.01) in high-intermediate risk group and 87.9%, 75.0%, 74.2% and 55.5%(χ2=19.30,P<0.01) in high risk group.Conclusions Even with R0 resection and more than D1 lymphadenectomy, the outcome was poor for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with two or more unfavorable prognostic factors.Prospective study is warranted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adjuvant concurrent chemoradiotherapy for this group of patients.  相似文献   
63.
目的 建立一套适合医院自身需要的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S),实现检验标本全程条码化管理.方法 结合医院实际确定LIS功能模块,将检验申请、采样、签收、计费、检验、审核、报告发放、质控、查询、耗材控制等工作流程整合一体,并与医院信息系统(HIS)及门诊"一卡通"就诊系统进行无缝连接.结果 LIS建立后,优化了传统检验工作流程,降低了差错率,提高了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报告的及时性、查询的方便性.结论 LIS的建立推动了医院数字化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64.
目的 分析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及原位癌伴微浸润(DCIS-MI)患者治疗模式变化、临床特征、治疗结果及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1999-2013年收治的866例女性患者资料。DCIS患者631例,DCIS-MI患者235例。用Kaplan-Meier法计算局控(LC)、无瘤生存(DFS)、总生存(OS)率,并Logrank检验和单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DCIS及DCIS-MI两组之间OS、LC及DFS相近(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Her-2阳性为OS及DFS影响因素,保乳未放疗患者LC和DFS劣于全乳切除术患者。结论 导管原位癌和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总体生存结果类似,Her-2阳性为OS及DFS预后不良因素,保乳未放疗患者的LC和DFS劣于全乳切除术。  相似文献   
65.
目前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atrophicgastritis,CAG)是癌前病变,国内外学者近几年来对CAG的深入研究,认为CAG是胃癌发生的主要环节。因此对CAG的诊断、治疗、随访、演变及早期胃癌的发现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者对本院门诊胃镜检查直视为CAG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为普通胃镜组及染色胃镜组,并对胃镜直视诊断与病理诊断进行相关性对照分析,探讨对CAG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6.
透明质酸、层黏蛋白和Ⅳ型胶原诊断肝脏纤维化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Ⅳ型胶原(PCⅣ)是诊断肝脏纤维化的有力指标,与肝脏的破坏程度成正相关.肝脏活检是诊断肝硬化的"金标准",但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67.
目的 分析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T1-2N1患者的局部区域复发(LRR)部位分布,探讨放疗的照射范围。方法 1997年9月至2015年4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收治2472例改良根治术后T1-2N1女性乳腺癌患者,均未行新辅助治疗。1898例未行术后放疗的患者纳入本研究,分析患者的局部和区域复发部位。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局部复发率和区域复发率计算,采用Log-Rank法对影响患者局部复发和区域复发的各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分析,纳入单因素分析P值小于0.05的因素进行Cox回归法多因素分析。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71.3个月,164例(8.6%)患者发生局部和(或)区域复发。其中复发在锁骨上106例(65%),胸壁69例(42%),腋窝39例(24%),内乳19例(12%)。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45岁/≤45岁)、肿瘤位置(其他象限/内象限)、T分期(T1/T2)、腋窝阳性淋巴结数(1个/2~3个)、激素受体(阳性/阴性)是局部复发和区域复发共同的影响因素。结论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T1-2N1期患者的LRR部位主要是锁骨上,其次是胸壁,腋窝和内乳少见。影响局部和区域复发的高危因素基本相似,放疗患者建议照射锁骨上区和胸壁。  相似文献   
68.
目的评价雷贝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RE)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RE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雷贝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对照组给予法莫替丁联合莫沙比利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缓解和内镜下病变改善情况。结果治疗8周后,治疗组症状缓解的总有效率为95.83%,与对照组(66.6%)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治疗8周后,治疗组镜下病变改善有效率为93.75%,与对照组(75%)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雷贝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症状改善迅速,病变愈合率高。疗效优于法莫替丁联合莫沙比利。  相似文献   
69.
目的:比较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临床完全缓解(cCR)的患者等待观察(W&W)与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TME)后病理完全缓解(pCR)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2014—2019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收治的新辅助放化疗Ⅱ-Ⅲ期直肠癌患者,纳入标准为完成新辅助治疗后规律随访≥1年且达到cCR者(W&W组...  相似文献   
70.
文章介绍了利用Excel2007强大的制表功能和开放的VBA编程功能在基本信息录入的基础上,自动生成所需要尺寸的设备管理卡,从而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和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