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3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34篇
儿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30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3篇
外科学   65篇
综合类   150篇
预防医学   70篇
眼科学   39篇
药学   45篇
  2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1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81.
目的: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和脑转移瘤(brain metastases,BMs)是成人中常见的恶性脑肿瘤,目前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是筛查和评估脑肿瘤预后的常用方法,但其鉴别诊断GBM和BMs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有限。近年来,深度神经网络在诊断分类和创建临床决策支持系统方面显示出极大的潜力。本研究旨在应用深度学习技术提取的放射组学特征,探讨其在初诊GBM和单发性脑转移瘤(solitary brain metastases,SBMs)术前准确分类中的可行性,进一步探索基于多模态数据融合对分类任务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组织病理或临床诊断证实的135例初诊GBM患者和73例SBMs患者的头颅MRI序列数据。首先,选择结构性T1加权、T1C加权和T2加权作为整个模型的3个输入,在配准后的3种模态MR图像上人工勾画感兴趣区域(regions of interest,ROI),并获取多模态放射组学特征,使用基于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  相似文献   
82.
目的:通过建立动物骨缺损模型,比较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rhBMP-2)与珊瑚羟基磷灰石(CHA)复合物、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与珊瑚羟基磷灰石复合物、自体骨与珊瑚羟基磷灰石复合物以及单纯珊瑚羟基磷灰石这四种骨移植材料在骨缺损中的成骨效能。方法:在比格犬双侧胫骨干骺端制备四个相同的骨缺损区,在缺损区分别植入rhBMP-2/CHA、 PRF/CHA、自体骨/CHA及CHA (对照);3个月后处死动物,行大体标本观察;拍牙科CT,观察各植骨区骨密度情况;制作石蜡切片、 HE染色,比较各植骨区骨组织学特点及新骨形成量。结果:大体标本见四组骨缺损间隙均完全关闭。 X线示自体骨/CHA组和PRF/CHA组骨密度较致密, rhBMP-2/CHA组致密性低于前两者, CHA组未见明显骨致密影。 HE切片见四组新生骨与宿主骨连接紧密,新生骨小梁不规则,粗细不一,排列无序;复合型骨移植材料的新生骨小梁比对照组更密集、粗大,连续性更好;四组植骨区成骨量比较:自体骨/CHA组〉PRF/CHA组〉rhBMP-2/CHA组〉CHA组。结论:复合型骨移植材料成骨效应明显优于单纯珊瑚羟基磷灰石;三种复合型材料中自体骨/CHA成骨效应最好,其次为PRF/CHA, rhBMP-2/CHA最差。  相似文献   
83.
柯达医用激光相机易于安装,打印速度快,能够配多个供片抽屉,支持多种尺寸胶片,在临床得到了广泛应用 [1-2],但是由于使用频率高,较易出现故障 [3].本文简要介绍柯达医用激光相机的三种常见故障及对应的分析解决方法,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84.
目的研究结直肠癌患者血清中CEA、CA19-9以及联合检测对肝转移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4月1日期间由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6例结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按是否肝转移分为肝转移组和非转移组。通过卡方检验或独立样本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方法进行单因素分析,进一步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logistic多因素分析,并通过ROC曲线确定CEA、CA19-9的临界值及评估CEA、CA19-9和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性别、年龄、血便、乙肝、分化程度、肝功能指标、NLR、PLR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肝转移无相关关系(均P0.05),而体重下降、原发灶位置、CEA、CA19-9与结直肠肝转移具有相关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多因素分析表明,体重下降和CEA5 ng/ml是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独立预测因素(均P0.05)。通过绘制ROC曲线,得到:CEA和CA19-9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8.6和16.86(敏感度:67.4%和63.0%,特异度:90.0%和80.0%)。CEA以及CEA联合CA19-9检测对结直肠癌肝转移的诊断效能较高(AUC=0.787,P=0.000;AUC=0.777,P=0.000)。结论 CEA和体重下降是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独立预测因素,单独CEA或者联合CA19-9检测对于结直肠癌肝转移的诊断效能较高,可作为临床实践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肝局灶结节性增生(FNH)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病理形态、免疫组织化学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分析9例FNH的临床资料及发病特点、影像学特征、组织病理形态及免疫表型、细胞角蛋白(CK8/18、CK7)、CD34、甲胎蛋白和Ki-67的表达。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影像学观察FNH通常为孤立的结节,平扫为等密度或稍低密度,中央可见低密度瘢痕。FNH病理大体表现为境界清楚、中央有纤维瘢痕的结节性肿块。镜下纤维间隔将肝组织分割成大小不等、形状不规则的结节,可见厚壁血管及增生的小胆管。免疫组织化学染色CK8/18、CK7结节内和周边增生的小胆管阳性表达;CD34结节内的血窦内皮细胞及纤维间隔的血管内皮细胞阳性表达。甲胎蛋白结节内增生胆管和肝细胞均阴性,Ki-67阳性指数较低。结论:FNH是对畸形血管的肝细胞反应性增生,是一种良性瘤样病变,对于诊断明确的无症状者手术切除后,可定期随诊或复查。  相似文献   
86.
DNA印迹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DNA印迹是一种将电泳分离的DNA片段转移到固相支持物上用探针与靶DNA进行杂交的技术,又称Southem杂交。利用一种或多种限制内切酶酶切消化的基因组DNA,或经PCR获得扩增片段,经琼脂糖凝胶电泳,所得的DNA片段按分子大小分离,DNA片段经琼脂糖凝胶、变性,并将凝胶中的单链DNA片段转移到固相支持物上(多为硝酸纤维素膜,NC或尼龙膜),  相似文献   
87.
新生儿、婴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15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新生儿、婴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病因、临床特点、诊治、误诊及肝损害等。方法 对我院 1 989~2 0 0 3年 91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 ,按年龄分为 A组 1 5例 (0~ 1 Y)、B组 76例 (>1 Y)作比较分析。结果  1临床表现 :A组的黄疸、白陶土大便明显高于 B组 (P<0 .0 5 ) ,腹痛以 B组为多 (P<0 .0 5 ) ,腹部包块、发热则两组无明显差别 ;两组三联征仅占 1 1 %。 2术中所见 :A组囊肿呈囊型较 B组为多 ,胆总管下端狭窄或梗阻远较 B组为高 (P<0 .0 5 )。 3肝硬化率 :A组为 5 0 % ,B组为 1 5 .4 %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 4误诊率 :A组 (4 0 .0 % )明显高于 B组 (1 3.2 % ) (P<0 .0 5 )。 5 A组保守治疗效果相对较差。结论 新生儿、婴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病因、临床表现及诊治等方面具有自身特点 ,易造成延误诊治 ,掌握这些特点对其早期诊断、及时和合适的治疗、降低误诊率及减少肝损害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显示副肾动脉的能力。方法 64层CT对100例患者行常规上腹部增强扫描,对比剂85~100 mL,流率3 mL,重建层厚0.6 mm,间隔0.4 mm,行MPR、VR、MIP等后处理。结果 100例患者共显示右侧副肾动脉29例、左侧27例。结论综合应用64层螺旋CT的后处理软件技术,充分显示多支副肾动脉,能为外科术前提供更多的解剖学信息。  相似文献   
89.
目的总结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在ICU中应用的经验和效果。方法对我院ICU自2010年3月至2011年7月采用BRANDEN旋切型经皮气管切开套装行气管切开的2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4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手术时间6~14 min,仅一例术后少许渗血,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ICU中行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具有快速、创伤性小、手术操作精确易掌握、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等优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股骨侧"锐角效应"及复合固定技术对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移植物的影响。方法50例猪膝关节,随机分为5组,以猪的屈趾肌腱作为移植重建后交叉韧带。移植物固定方法分别采用:EndoButton、可吸收界面螺钉(螺钉分别固定在移植物前上方及后下方)、复合固定(EndoButton联合小号界面螺钉)且螺钉固定在移植物后下方。在移植物与骨道边缘之间放置压敏片,并对其施以352N的负荷作用来测定其与骨道边缘之间压强。然后再对各移植物施以屈服负荷,记录各组压强值及屈服负荷。结果各组间的压强值以及屈服负荷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复合固定组压强值(3.28±0.22)Mpa低于其他各组,但是屈服负荷(470±55)N大于其他各组。并且,螺钉固定在后下方压强值(3.22±0.13)Mpa明显小于前上方固定(3.49±0.27)Mpa。结论应用复合固定技术重建后交叉韧带,可以减小"锐角效应",并且复合固定技术固定强度大于单纯皮质外固定及单纯界面螺钉固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