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7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50篇
内科学   28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32篇
预防医学   4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6篇
  1篇
中国医学   57篇
肿瘤学   3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刘艳艳 《中外医疗》2012,31(10):95-95
目的探讨丝裂霉素c与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联合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4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组治疗前、后眼压比较,P>0.05,无显著差异性;2组并发症,浅前房分度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性。结论应用丝裂霉素C联合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可主动调节青光眼滤过手术的滤过量,防止滤过道粘连阻塞,有效地控制眼压水平,最大限度地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青光眼的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2.
胡春华  刘红  刘艳艳 《中外医疗》2012,31(31):141-142
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治疗当中应用比较广泛,但是由于患儿的特殊性,增加了应用以及护理的难度。该研究主要从应用方法、护理以及并发症的预防三个方面简单分析了静脉留置针在儿科的应用以及护理,以更好地发挥出留置针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3.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IRF4/MUM1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与转录因子BCL6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95例,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IRF4/MUM1和BCL6的表达,Kaplan-Meier方法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61.1%(58/95)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表达IRF4/MUM1,46.3%(44/95)表达BCL6,58例IRF4/MUM1阳性患者中51.7%(30/58)同时表达BCL6;IRF4/MUM1表达以及与BCL6同时表达与患者的年龄、Ann Arbor分期、结外病变累及数目、LDH水平以及国际预后指数危险度均相关;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IRF4/MUM1阳性患者的无病生存率显著低于阴性患者,总体生存率两者无显著差别;IRF4 /BCL6 组的无病生存率和总体生存率均显著低于IRF4-/BCL6 组。结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IRF4/MUM1蛋白表达比例较高,且可同时表达BCL6;IRF4/MUM1蛋白表达提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不良预后,这在同时表达BCL6的患者中更显著。  相似文献   
134.
我们于1993年以来,采用中草药与西药多潘立酮等结合治疗胃下垂66例,取得较满意疗效,优于单用西药治疗对照组.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128例胃下垂患者均来自门诊,随机分成治疗组66例,对照组62例,年龄22岁~53岁治疗组男17例,女49例,平均年龄30.6岁,平均病程3.6a;对照组男14例,女48例,平均年龄21岁~54岁,平均病程4.1a。全部病例经X线胃肠钡餐造影(GI)均见胃张力低,蠕动减慢,胃下垂在两侧髂嵴联线下,并排除心、肺。肝、肾等器质性病变.其中胄下垂3cm~5cm者治疗组35例,对照组34例:5”crn~8cm者治疗组24例,…  相似文献   
135.
136.
目的 了解安徽地区临床分离弗劳地枸橼酸杆菌临床分布、耐药性及质粒介导AmpC酶(pAmpCs)基因的流行情况。方法 收集2012~2017年安徽省细菌耐药监控中心监测网内的34所医院报送的临床分离的104株弗劳地枸橼酸杆菌,采用琼脂稀释法进行抗生素敏感性实验。提取细菌质粒,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质粒介导AmpC酶基因,对阳性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分析;AmpC酶阳性菌株做转移接合试验,PCR扩增并测序确定接合子的基因型;测定供体菌、受体菌和接合子对多种抗生素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 104株弗劳地枸橼酸杆菌临床分布广泛,最多见于呼吸内科(30.77%)及重症监护病房(24.04%),标本来源以痰液、尿液最多。4株AmpC酶基因阳性的菌株中,有3株DHA-1基因阳性,1株ACT-1基因阳性。4株AmpC酶基因阳性的菌株有3株转移接合成功。这3株接合子与受体菌相比,对多种常用抗生素尤其是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MIC值提高了8~128倍。结论 弗劳地枸橼酸杆菌临床分布广泛,耐药严重,携带有质粒介导的AmpC酶基因的菌株对多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并且可通过接合性质粒在不同菌属间播散。  相似文献   
137.
目的:探讨介入上肢垫在经桡动脉介入治疗(TRI)术后护理中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3年5月本院心内科三病区收治的628例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资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根据有无采用介入上肢垫进行术后穿刺部位护理,将患者分为试验组298例(介入上肢垫护理)和对照组330例(非介入上肢垫护理)。通过护理记录对两组术后6 h穿刺部位疼痛、肿胀、出血、指端紫绀等局部症状进行比较和评价。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局部疼痛、肿胀、出血等症状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1)。结论:介入上肢垫能有效减少TRI术后患者肢体的局部相关并发症,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8.
目的:探讨介入上肢垫在经桡动脉介入治疗(TRI)术后护理中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3年5月本院心内科三病区收治的628例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资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根据有无采用介入上肢垫进行术后穿刺部位护理,将患者分为试验组298例(介入上肢垫护理)和对照组330例(非介入上肢垫护理)。通过护理记录对两组术后6h穿刺部位疼痛、肿胀、出血、指端紫绀等局部症状进行比较和评价。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局部疼痛、肿胀、出血等症状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1)。结论:介入上肢垫能有效减少TRI术后患者肢体的局部相关并发症,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9.
目的:观察米力农联合酚妥拉明治疗AECOPD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的研究方法,对90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随机分成三组,治疗组(A组)30例,给予米力农20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至50mL持续24h泵入和酚妥拉明20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至50mL,2~5mL/h泵入;观察组(B组)30例,给予米力农20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至50mL持续24h泵入;观察组(C组),30例,酚妥拉明20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至50mL,2~5mL/h泵入。结果:米力农组总有效率为%,对照组1有效率为%,对照组2有效率为%。三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治疗组患者的病情的改善,脑钠肽的降低,脱机拔管时间均明显与优于对照组。结论:米力农联合酚妥拉明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心力衰竭有更好的疗效,明显缩短在ICU的住院时间,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0.
目的 评价胸腹腔积液沉淀物石蜡包埋切片法联合常规涂片法在恶性胸腹腔积液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胸腹腔积液沉淀物石蜡包埋切片法及常规涂片法分别检测150例胸腹腔积液标本.结果 150例胸腹腔积液中,经手术病理、纤维支气管镜、纵隔镜、胃镜、淋巴结穿刺活检及痰检等确诊为恶性肿瘤120例,常规涂片法检出75例,检出率为62.5%;胸腹腔积液沉淀物石蜡包埋切片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出101例,检出率为84.2%;两法联合检出113例,检出率为94.2%,检出率明显高于前两者的单独应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假阳性结果;同时利用免疫组织化学联合检测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CK)+钙结合素(CAL)+波形蛋白(VIM),能够较好地鉴别腺癌细胞及间皮细胞.结论 两法联合并结合免疫组织化学能够提高恶性胸腹腔积液癌细胞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