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2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50篇
内科学   28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34篇
预防医学   4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6篇
  1篇
中国医学   58篇
肿瘤学   3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目的:探讨阳性调控区Ⅰ蛋白(PRDM1)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和预后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根据CD10、BCL6和IRF4的表达将82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分为生发中心和非生发中心型,显微切割联合RT-PCR和W estern杂交方法检测患者PRDM1的表达情况并观察对CHOP和美罗华联合CHOP方案(R-CHOP)治疗后生存期的影响;利用半定量RT-PCR和W estern杂交观察PRDM1在B细胞淋巴瘤Namalwa细胞株中表达和美罗华、阿霉素以及美罗华联合阿霉素对其表达的影响,利用ELISA方法观察PRDM1表达与NF-κB活性的关系。统计分析软件SAS 8.2,P值小于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PRDM1存在α和β两种亚型,显著表达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非生发中心亚型的肿瘤细胞(73.5%比38.8%,39.4%比6.1%;P=0.0020和P=0.0009),而PRDM1β在CHOP方案治疗的非生发中心型患者中与短生存期相关,但在R-CHOP方案治疗组中未显示相关性;Namalwa细胞株中表达PRDM1β,美罗华和美罗华联合阿霉素均能够抑制PRDM1β表达,同时伴随NF-κB的失活。结论:PRDM1显著表达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非生发中心亚型中,PRDM1β可能与疾病的不良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22.
[目的]探讨自体外周血CD 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可行性。[方法]应用CliniMACS系统分选纯化患者外周血CD 造血干细胞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分选纯化结果。选马法兰200mg/m2 作为预处理方案。[结果]分选纯化结果 ,单个核细胞数为3.7136×108,活性率96.6% ,CD 细胞数3.68018×108,即5.52×106/kg。移植后患者骨髓像获得完全缓解。移植相关并发症少且易于控制。[结论]自体外周血CD 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是安全、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3.
红外光乳腺扫描对妇女乳腺疾病的检测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温伟锋  刘艳艳 《河北医药》2004,26(4):317-318
目的 探讨我市近年来妇女乳腺疾病的发病情况。方法 应用中科院生产的KH-D10C型红外光扫描仪对来我院检查乳房的2267例妇女进行双乳检测,并根据肿块的图像分析肿块的性质,作出相应的诊断。结果 总检测人数2267例,患病人数1308例,总发病率为57.70%;其中乳腺增生974例占受检人数的42.96%,占患病人数的74.46%;发病以21~40岁为高峰;乳腺纤维瘤189例,占受检人数的8.34%,占患病人数的14.45%,发病以21~30岁为高峰;乳腺癌32例,占受检人数的1.41%,占患病人数的2.45%,发病年龄以41~50岁为高峰;乳腺炎97例占受检人数的4.28%,占患病人数的7.42%,发病年龄以31~40岁最为多见;乳腺导管扩张症6例,占受检人数的0.26%,占患病人数的0.45%。结论 妇女乳腺疾病的发病率较高,乳腺癌的发病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红外光乳腺扫描对早期发现乳腺疾病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24.
目的探讨医学生临床实习现状与改进措施。方法分析了目前实习医生的实习现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结果临床实习存在4个阶段,不同阶段的特点和干扰实习的因素不同。针对不同阶段采取了入院培训、强化技能操作及巩固提高等措施,取得明显教学效果。结论加强不同实习阶段管理与技能培训是提高临床实习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5.
目的 构建稳定且可靠的肺炎克雷伯菌肝脓肿(KP-LA)小鼠模型,为该疾病的后续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肺炎克雷伯菌(KP)临床分离菌株181608为实验菌株,将不同浓度的细菌悬液通过腹腔注射,利用改良寇式法计算半数致死量(LD50),以1/2的LD50浓度注射C57BL/6J小鼠.通过小鼠一般情况、体质量变化、白细胞计数、HE染色以及肝脏菌落计数等指标综合评价该模型.结果 根据改良寇式法计算出KP在C57BL/6J小鼠中的LD50约为104 CFU/ml.小鼠感染细菌24h取肝脏脓肿部位的细菌培养结果为阳性,通过菌落形态、拉丝试验阳性和质谱结果鉴定致病菌为KP.HE染色结果提示小鼠感染后肝脏出现大面积坏死以及炎性细胞的大量浸润.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小鼠精神状况变差,加之进食量的减少,体质量逐渐降低.检测造模小鼠的白细胞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此之外,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5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在肝脓肿组明显升高,且RT-qPCR结果也显示炎性和趋化因子[IL-1β、IL-6、IL-10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的mR-NA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腹腔注射成功建立KPLA小鼠感染模型,为肝脓肿的研究提供稳定和易复制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26.
王晓黎  刘艳艳 《吉林医学》2013,34(14):2805-2806
目的:探讨各类昏迷患者的呼吸道管理。方法:对ICU 23例各种原因引起的昏迷患者呼吸道管理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加强呼吸道管理,可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结论:对昏迷患者应加强呼吸道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  相似文献   
127.
穴位敷贴作为传统中医外治方法之一,在支气管哮喘的缓解期和持续发作期都已得到广泛应用,疗效确切,能够调整机体免疫失衡,提高免疫功能,减少发作次数和程度,从而达到控制哮喘病情、减少发作次数甚至不发的目的.但由于目前穴位敷贴的临床研究存在药物处方多样,穴位选择不定,疗程长短不一,敷贴次数随机,检测指标各异的特点,因而如何更可靠的提高穴位敷贴的临床效应,使其科学的推广和应用,在穴位敷贴的时机选择、治疗次数、药物处方上尚需更多的研究来支持.  相似文献   
128.
刘艳艳 《中外医疗》2012,31(10):95-95
目的探讨丝裂霉素c与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联合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4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组治疗前、后眼压比较,P>0.05,无显著差异性;2组并发症,浅前房分度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性。结论应用丝裂霉素C联合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可主动调节青光眼滤过手术的滤过量,防止滤过道粘连阻塞,有效地控制眼压水平,最大限度地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青光眼的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9.
胡春华  刘红  刘艳艳 《中外医疗》2012,31(31):141-142
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治疗当中应用比较广泛,但是由于患儿的特殊性,增加了应用以及护理的难度。该研究主要从应用方法、护理以及并发症的预防三个方面简单分析了静脉留置针在儿科的应用以及护理,以更好地发挥出留置针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0.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IRF4/MUM1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与转录因子BCL6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95例,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IRF4/MUM1和BCL6的表达,Kaplan-Meier方法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61.1%(58/95)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表达IRF4/MUM1,46.3%(44/95)表达BCL6,58例IRF4/MUM1阳性患者中51.7%(30/58)同时表达BCL6;IRF4/MUM1表达以及与BCL6同时表达与患者的年龄、Ann Arbor分期、结外病变累及数目、LDH水平以及国际预后指数危险度均相关;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IRF4/MUM1阳性患者的无病生存率显著低于阴性患者,总体生存率两者无显著差别;IRF4 /BCL6 组的无病生存率和总体生存率均显著低于IRF4-/BCL6 组。结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IRF4/MUM1蛋白表达比例较高,且可同时表达BCL6;IRF4/MUM1蛋白表达提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不良预后,这在同时表达BCL6的患者中更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