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5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6篇
  201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骨转移癌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骨转移癌的外科治疗原则、手术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1983年至1998年3月,79例有随访结果的骨转移癌患者行Guy′s疼痛分级和Karnofsky评分,测量X线平片中长骨骨皮质破坏厚度(或椎体骨折塌隐的程度)和肿瘤体积做为定量计算指标。依据全身状况和骨转移灶特征将患者分为4组,并作为包括手术在内的综合治疗的依据。对比治疗前后的Guy′s疼痛分级和Karnofsky评人结果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组平均随访28.5个月。79例患者中60例接受综合治疗,早期缓解率56.7%。有病理骨折或骨折危险性的患者治疗后早期缓解率为68.6%。其中25例患者接受大段异体骨关节移植,依据Mankin′s异体骨移植评价标准,术后总评优良率为88.0%。接受治疗与未行治疗的患者盯比,疼痛减轻,Karnofsky 评分增加,统计学处理显示治疗效果显著。结论:根据骨转移癌分组标准进行有选择性的综合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终末期期的生存质量和生命活力。在临床应用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大段异体骨关节移植治疗骨转移癌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52.
异体骨段复合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股骨近端骨转移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股骨近端骨转移癌患者行异体骨段复合人工股骨头置换的手术效果。方法:13例患者术后平均随访11.5个月。结果:术后患者肢体功能改善,手术优良率为84.6%;术后骨不连、假体松动、围手术期死亡各发生1例。结论:异体骨段复合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利于软组织修复重建和肢体功能康复,术前需综合评价患者的全身条件及局部转移灶状况。  相似文献   
53.
综合骨库各类骨移植材料的制备、消毒及保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丹  胡蕴玉  袁志  刘建  桑宏勋  刘继中 《医学争鸣》2001,22(22):2038-2042
目的:探讨综合骨库的建立及异体骨、异种骨、人工骨制备、保存有关问题,以便更好地满足临床对各种骨移植材料的需求。方法:作通过总结回顾本研究所综合骨库自1991年建立以来所做的工作,较系统地介绍有关异体骨(骨段、骨板、骨粒),系列重组合异种骨(颗粒型、大块型、抗感染型)及人工骨(TCP陶瓷、PVPV注射剂)的制备、消毒、保存经验。结果:自建立综合骨库以来,研究总结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骨移植材料的制备、消毒和保存方法,将所处理的各类植骨材料成功地应用于临床。结论:建立综合骨库不但可以满足临床对不同骨移植材料的需求,为临床提供良好服务;同时亦是科研和生产结合一体的重要研究基地,在骨移植领域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4.
骶管内蛛网膜囊肿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目的探讨骶管内蛛网膜囊肿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23例骶管内蛛网膜囊肿患者行椎板减压术后,分别对囊肿进行处理。13例行囊肿大部切除后,重新缝合残余部分以包绕囊内神经根;8例囊肿大部切除后用肌肉填塞交通孔;2例囊肿切开旷置。随访时间3个月~11年2个月,平均30.2个月,观察疗效,并对其临床表现,术中的病理特点,术后并发症,以及X线片、CT、CTM、MRI等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MRI可清晰地显示囊肿呈长T1及T2信号,信号强度与脑脊液一致。临床症状以骶管内神经受压表现为主,囊肿与硬膜囊一般有交通孔。囊肿切除后重新缝合包绕神经组与囊肿切除肌肉填塞组优良率并无统计学差异。术后并发症有皮肤糜烂和颅内感染。结论骶管内蛛网膜囊肿的发生是由于先天性硬脊膜缺陷所致。对囊肿的处理以囊肿切除、肌肉填塞封堵交通孔最为合理。术后以不放引流条及忌平卧为宜。  相似文献   
55.
青少年腰椎峡部裂性腰痛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青少年下腰椎峡部裂的手术方法及其价值。方法:共11例,年龄15~20岁,平均18岁。手术采用前、中、后柱360。脊柱融合方法治疗该疾病,术后3d开始下床活动,腰围固定2个月。结果:手术平均时间为3h,失血量为250ml,术后平均随访10个月,所有患者均在术后3个月愈合。结论:青少年下腰椎峡部裂,360。脊柱融合方法治疗该疾病,均取得了良好疗效,是一个比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56.
强直性脊柱炎的骨密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王全平王晶于会东刘继中强直性脊柱炎是引起腰背痛和脊柱僵硬的慢性疾病。主要侵犯脊柱关节,骶髂关节,有时累及髋关节,同时也引起脊柱及全身骨质疏松。我们观测了113例临床和X线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骨密度,本文报告观测...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大段同种异体骨移植后的骨密度变化及骨折发生的规律和特征。方法:对1985—01/2001—01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骨科48例四肢骨肿瘤切除,行大段同种异体骨移植患者,每6个月测定异体骨和对侧相应部位正常骨骼骨密度并进行比较。结果:异体骨和对侧相应部位正常骨骼骨密度术后12个月分别为(1.12&;#177;0.12)g/cm^2和(1.13&;#177;0.10)g/cm^2,两者间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1.48,P&;gt;0.05);手术18个月后分别为(1.04&;#177;0.11)g/cm^2和(1.10&;#177;0.10)g/cm^2,两者间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42,P&;lt;0.05);手术30个月后分别为(0.91&;#177;0.10)g/cm^2和(1.11&;#177;0.11)g/cm^2,两者间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3.78,P&;lt;0.01)。结论:异体骨移植后骨密度降低,是由免疫反应和爬行替代修复造成,多发生在植入术18个月后,异体骨移植后骨密度降低与骨折发生密切相关。提示:异体骨骨折多发生在植入术18个月后,降低免疫反应和加速爬行替代,坚强、持久内固定,术后延迟内固定物取出,适当控制患肢活动量等,均能有效预防异体骨骨折。  相似文献   
58.
外科治疗对晚期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岭  王臻  凌瑞  姚青  刘继中 《中国临床康复》2003,7(11):1674-1675
目的 探讨乳腺癌晚期骨转移的外科治疗对患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1988—04/2001—03,56例有随访结果的乳腺癌骨转移患行Guy's疼痛分级和Karnofsky评分,溅量X线平片中长骨骨皮质破坏厚度(或椎体骨折塌陷的程度)作为定量计算指标。依据全身状况和骨转移灶特征将患分为手术组与非手术组。对比两组临床缓解率、Karnofsky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平均随访19.5个月。56例患中42例接受手术治疗,总有效率83%,明显高于非手术组57%。17例有病理骨折或骨折危险性的患接受大段异体骨关节移植,依据Mankin's异体骨移植评价标准,术后总评优良率为88%。接受手术治疗与未行手术治疗的患相比,疼痛减轻,Karnofsky评分增加,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 根据骨转移癌分组标推进行有选择性的手术治疗可以提高患终末期的生活质量和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59.
60.
自固化磷酸钙复合BMP及同种异体骨修复兔股骨大段骨缺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 观察一种新型自固化磷酸钙(CPC)复合BMP与同种异体骨修复兔股骨节段性骨缺损的效果,为临床复合应用大段同种异体骨移植提供参考。[方法] 5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3组,于一侧股骨中上段造成2cm长皮质骨缺损模型,分别进行:A组复合BMP与CPC的新鲜冷冻同种异体骨移植;B组单纯新鲜冷冻同种异体骨移植;C组自体大段骨移植。移植骨均用直径3mm三棱髓内针固定。于术后4、8、12周,进行影像学、组织学检查,对比各组移植骨愈合过程与修复效果。[结果] CPC复合BMP大段同种异体骨移植早期骨修复效果优于单纯异体骨移植(P〈0.01),与自体骨移植修复效果相似,至12周3组均达骨性愈合,以A组及C组骨修复塑形较好。CPC复合BMP组骨痂量较多,分布于移植骨与宿主骨结合部及移植骨周围,形成皮质骨外骨桥,并较早在异体骨外表面形成破骨与成骨,异体骨内哈佛氏管扩大,衬垫细胞、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及血细胞较其它组多。CPC随着新骨的形成及改建塑形逐步缓慢降解。[结论] CPC复合BMP对大段同种异体骨移植的愈合及替代有增强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