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5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2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慢性铅暴露对仔鼠脑海马NMDAR受体蛋白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发育期慢性铅暴露对仔鼠空间学习记忆及海马细胞NMDAR受体亚单位ε1、ε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小鼠按雌、雄随机分为3个实验组,1个对照组,每组6只。其染毒剂量为1,48,14.4mmolL醋酸铅水溶液。用水迷宫检测仔鼠空间学习能力,用免疫蛋白印迹法检测慢性铅暴露时仔鼠海马细胞的NMDAR受体亚单位ε1蛋白、ε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慢性铅暴露可致仔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海马细胞的NMDAR受体亚单位ε1(NR2A)蛋白表达水平下降(2~4W),ε2(NR2B)蛋白表达水平基本不变。结论铅致仔鼠空间学习能力下降,与其致海马细胞的NMDAR受体亚单位ε1蛋白表达水平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42.
43.
目的 通过测定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FGF)对染铅的原代培养大鼠脑神经元细胞膜蛋白液酶(PKC)活力的影响,探讨aFGF在铅中毒时对神经元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细胞培养7d后,用0.6μg/L aFGF及不同浓度铅处理细胞,用改良的Takai法测定PKC活力。结果 神经元染铅30min,在0.1~5.0μmol/L铅浓度范围内,胞膜PKC比活性明显升高,尤其1.0μmol/L时最高。用aFGF预处理后再染铅时,铅浓度0~0.1μmol/L时胞膜PKC比活性升高,在1.0~5.0μmol/L时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变化。结论 细胞膜PKC比活性可随着染铅浓度不同而发生改变。aFGF可保护神经元避免铅对胞膜PKC活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涂片法与培养法对细菌性和真菌性角膜炎实验室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自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唐山市眼科医院收治的感染性角膜炎患者222例,经确诊68例为细菌性角膜炎,154例为真菌性角膜炎。患者均行涂片法、培养法检查,比较两种方法对细菌性和真菌性角膜炎的检出情况及阳性检出率。结果细菌性角膜炎涂片法的检出率为88.2%(60/68),培养法为70.6%(48/6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真菌性角膜炎涂片法检出率为93.5%(144/154),培养法检出率为94.8%(146/154),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涂片法、培养法在细菌性、真菌性角膜炎中均具诊断价值,涂片法在细菌性角膜炎中的诊断价值高于培养法,两种方法在真菌性角膜炎中的诊断价值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5.
背景:以往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软骨分化的研究,多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作为辅助因子与其他细胞因子联合应用,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单独应用能否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泌软骨特异性胶原仍存在争议,其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软骨分化及软骨胶原纤维稳定性的影响尚不清楚.目的: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软骨分化以及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的影响.方法:构建含有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基因完整编码区的表达载体,稳定转染至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设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稳定转染组,同时设未转染组作对照.结果与结论:MTT 检测结果显示,实验成功筛选得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稳定过表达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转染后4 d,细胞增殖能力显著增强(P〈0.05).RT-PCR,Western blot法及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结果显示,与未转染组相比,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稳定转染组细胞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Ⅱ型胶原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基质金属蛋白酶1,2,3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1).结果证实,单独应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能够有效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以及软骨分化,并维持软骨胶原纤维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6.
背景:目前已有较多研究表明将种子细胞复合于支架材料进行骨缺损的修复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但仍需探索有效的生长因子以促进修复过程。 目的:探讨负载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GF-1)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壳聚糖-胶原复合物对大鼠骨缺损的修复作用。 方法:分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流式细胞术鉴定细胞表面标志物;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成骨诱导后检测碱性磷酸酶的活性以鉴定其成骨能力;IGF-1过表达载体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筛选稳转细胞系,Real-time PCR以及Western blot鉴定稳转细胞系中IGF-1的表达。扩培细胞,并与壳聚糖-胶原进行复合培养。同时建立大鼠骨缺损模型,造模成功后将20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5只。实验组植入负载IGF-1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支架,支架修复组植入未经细胞复合的支架,干细胞复合支架修复组植入单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支架,空白对照组缺损处未植入任何物质。术后分别通过X射线和组织学切片观察比较各组大鼠的骨缺损修复情况。 结果:流式细胞术鉴定结果显示细胞CD44阳性率为98.19%,CD45阳性率为3.65%,CD90阳性率为97.62%。成骨诱导后碱性磷酸酶浓度升高至(11.57±0.48)U/L,显著高于未经成骨诱导的细胞(5.55±0.63)U/L(〈0.05)。Real-time PCR以及Western blot检测结果IGF-1稳定转染的细胞中IGF-1 mRNA以及蛋白的表达均显著升高(〈0.05)。X射线以及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空白组骨缺损不能自行修复,壳聚糖-胶原支架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物植入大鼠后未见明显的免疫排斥反应,与其他组相比负载IGF-1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壳聚糖-胶原复合物组的成骨及修复效果均较为明显。 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较为理想的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将IGF-1负载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够促进骨组织的修复。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3D打印个性化导航模板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笔者自2014-03—2015-03对48例(70膝)行全膝关节置换术,随机分为导航模板组(利用个性化导航模板在术中辅助操作)和对照组(采用传统膝关节置换术),导航模板组术前采集CT扫描数据,设计个体化导航模板,并通过3D打印机进行制作。比较2组术前、术后血红蛋白(Hb)、血沉(ESR)及C反应蛋白(CRP)、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影像学测量股骨和胫骨机械轴的夹角(a MFTA)、股骨远端机械轴外侧角(a LDFA)、胫骨近端机械轴内侧角(a MPTA)和胫骨近端解剖轴后方角(m PPTA)。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获随访6~12个月,平均10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2组术前术后HS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导航模板组较对照组患者满意度均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第2天导航模板组血Hb值高于对照组,CRP值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ESR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前术后Hb、ESR、CR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导航模板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影像学测量结果显示导航模板组和对照组术后的a MFTA、a PPT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3D打印个性化导航模板,可以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8.
慢性铅暴露小鼠海马NMDAR亚单位基因表达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目的探讨发育期慢性铅暴露对仔鼠学习记忆及海马细胞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亚单位ε1、ε2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跳台法检测小鼠被动回避反应的学习能力;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法检测慢性铅暴露时仔鼠海马细胞的NMDAR亚单位ε1、ε2mRNA表达水平.结果慢性铅暴露可致小鼠被动回避反应学习记忆能力下降,与对照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海马细胞的NMDAR亚单位ε1mRNA表达下降(2~4周),ε2mRNA表达水平基本不变.结论铅致仔鼠被动回避反应的学习能力下降,与其致海马细胞的NMDAR亚单位ε1mRNA表达水平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新型胆碱酯酶抑制剂(NAI)对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海马结构神经元胞浆和血液红细胞膜的抑制作用,为AD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基础研究资料。方法选用48只W 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n=12):NAI组、石衫碱甲(Hup)组、AD组、空白(B lank)组。将前3组大鼠切断穹窿-海马伞制作AD动物模型。2周后静脉给予NAI和Hup,采用分光光度计对各组大鼠海马结构神经元胞浆和红细胞膜分别进行AChE酶活性测定。结果AD海马结构神经元胞浆和红细胞膜的AChE活性均较B lank组明显增高(P<0.01);NAI组上述两个部位的AChE活性较AD组显著降低(P<0.01),Hup组与AD组比较其活性也降低(P<0.05)。并且NAI组上述两个部位的AChE活性均较Hup组降低(P<0.05)。结论NAI和Hup对AD大鼠海马结构神经元胞浆和血液红细胞膜AChE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NAI抑制作用强于Hup。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