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6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采集有问必答网15 541名医生数据实证分析其线上义诊行为如何影响患者选择,结果表明医生义诊的数量和质量对患者选择产生积极影响,医生声誉和服务价格也起到显著调节作用,根据结果指出相应建议为在线医疗社区医生和管理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2.
目的研究双光子荧光染料MVEC对Hela细胞(人宫颈癌细胞)及Lewis细胞(小鼠肺癌细胞)的毒性和凋亡诱导作用,为确定该染料的使用浓度提供基础实验依据。方法通过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测定处理细胞与未处理细胞的增殖情况,据此判断该染料是否具有细胞毒性,以及毒性效应与剂量、时间的关系;通过流式细胞术Annexin V/PI双染色法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法,观察MVEC处理Hela细胞后凋亡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MVEC具有细胞生长抑制作用,并且抑制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大而增强。随着MVEC药物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发生凋亡的细胞比例也显著增加。结论在进行长时间活细胞染色观察时,MVEC的最大使用浓度应控制在2μg/mL以下为宜,但对经过固定的样本染色,则使用的浓度范围可以更宽一些。  相似文献   
23.
总结了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手术过程中的护理配合要点。主要包括术前各项准备工作的开展以及术中积极熟练的配合,术后器械清洗消毒灭菌以及维护保养。认为认真做好术前用物准备、术中密切配合、术后正确处理用物,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是保证手术安全顺利进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24.
迷走神经刺激器植入术(vagus nerve stimulation.VNS)作为一种治疗药物难治性癫痫的重要且全新的模式,逐步应用于临床。本文总结了42例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的VNS手术的护理配合。手术室护理配合要点包括:专科理论知识与娴熟配合,明确各阶段工作重点及各环节安全管理核心,完善高值精细无菌植入设备的使用管理。  相似文献   
25.
张文汇  王雪  马森  刘清  刘箐 《上海护理》2020,20(5):50-52
目的 探讨ERAS理念下泌尿外科短小全麻手术患者术后早期进食的安全时间。方法 选择2017年7月—2018年12月收治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南院行泌尿外科短小全麻手术的患者300例,以术后6 h后首次进食为A组、术后2~6 h首次进食为B组、术后2 h内首次进食为C组,每组各100例。比较3组患者术后首次进水、进食时间,进食前外周血糖值的变化,术后2 h、6 h、8 h内呛咳、误吸、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及术后首次进食前的口渴、饥饿程度。结果 A组患者术后首次进水进食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首次进食前,C组血糖变化差值小于B组,B组小于A组,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首次进食前,C组口渴、饥饿程度低于B组,B组低于A组,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后6 h内呛咳、误吸、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泌尿外科短小全麻手术患者术后2 h内进食是安全可行的,可减轻术后口渴、饥饿等不适症状,加强医患对ERAS理念的认知,有助于实施更人性化、舒适化、安全化的护理。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颅脑肿瘤患者术中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并观察通过应用护理干预对颅脑肿瘤患者术中压疮预防的效果分析。方法:分别将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3月的颅脑肿瘤手术患者65例设为对照组,同样标准将2016年4月—9月的颅脑肿瘤手术患者83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于围术期应用常规护理措施进行压疮的预防,而观察组则采用系统的围术期压疮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压疮的预防管理,观察两组间在压疮预报率、难免发生率及治愈率等几方面的差异及效果评价,并分析颅脑肿瘤手术患者压疮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通过在两组颅脑肿瘤手术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和系统的围术期压疮护理干预措施后比较各方面结果显示:观察组的压疮预报率为55.4%,远远高于对照组的49.2%;观察组压疮难免发生率为6.5%,明显低于对照组12.5%;观察组压疮治愈率为4.3%,也高于对照组的3.1%。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对颅脑肿瘤手术患者采用系统的围术期压疮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压疮的预防管理可明显预防手术压疮的发生,降低手术患者的压疮发生率,同时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获得手术医生及家属的满意及理解,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交流推广。  相似文献   
27.
宋宗胜  刘箐  唐巍 《吉林中医药》2022,42(2):142-145
为了深入挖掘古代经典著作《针灸甲乙经》中针灸治疗疾病的学术思想,本文从病因病机、治疗原则、针具选择、不同刺法、取穴规律以及针刺禁忌等方面对《针灸甲乙经》全卷中胸痹心痛的治疗思路进行分析与探讨.认为《针灸甲乙经》中多个疾病都涉及胸痹心痛,其穴位选择、治疗手段等都有一定的规律,对于现代临床治疗胸痹心痛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8.
目的观察甲钴胺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慢性酒精中毒性周围神经病(CAPN)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神经内科就诊的52例CAP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甲钴胺500μg.d-1肌注,连用4周,同时静脉滴注还原型谷胱甘肽1200 mg.d-1,连续4周;对照组给予肌肉注射维生素,Vit B1100 mg.d-1、Vit B12500μg.d-1,共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及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MCV、SCV)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MCV和SCV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甲钴胺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能改善慢性酒精中毒性周围神经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神经传导速度(NCV),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构建适用麻醉恢复室的护理敏感指标,为麻醉恢复室护理质量的监测与评价提供标准化的专科依据。方法 检索国内外文献借鉴护理专家的研究成果,在“结构质量—过程质量—结果质量”的理论基础上初步拟定敏感指标框架,运用德尔菲法进行2轮专家函询,确定最终麻醉恢复室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结果 专家权威系数>0.80,各指标变异系数<0.30。经过2轮专家函询,构建了包含5项结构指标,10项过程指标及5项结果指标的麻醉恢复室专科敏感指标体系。结论 基于德尔菲法构建的麻醉恢复室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具有敏感性、科学性与实用性,对提高麻醉恢复室护理质量安全具有指导意义,有利于麻醉恢复室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0.
目的:观察电针对脑缺血模型大鼠miR-126-3p及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电针疗法对脑缺血后血管新生的调控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电针组和抑制剂组,每组按治疗时程分为3、7、14 d共3个亚组,各亚组12只。采用Zea Longa法建立右侧大脑中动脉缺血(MCAO)大鼠模型。电针组予“大椎”“百会”电针治疗,疏密波,频率2 Hz/20 Hz,强度0.5 mA,20 min/次,术后4 h开始电针治疗,1次/d,分别治疗3、7、14 d。抑制剂组在电针治疗的基础上予腹腔注射mTOR特异性抑制剂雷帕霉素(0.1 mg/mL),每次0.3 mg/kg, 1次/d,分别注射3、7、14 d。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NSS)评估大鼠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透射电镜观察大鼠缺血半暗区皮层神经元及微血管内皮超微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缺血半暗区皮层内皮微血管密度(MVD),Western blot法和荧光定量PCR法分别检测大鼠缺血半暗区皮层mTOR、HIF-1α蛋白及其mRNA和miR-126-3p的表达。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