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8篇
  免费   107篇
  国内免费   20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1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33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237篇
内科学   100篇
皮肤病学   17篇
神经病学   19篇
特种医学   29篇
外科学   44篇
综合类   331篇
预防医学   14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21篇
  3篇
中国医学   115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在治疗大咯血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栓塞(BAE)治疗大咯血的疗效,并进一步分析不同栓塞材料对BAE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经内科治疗无效行BAE治疗的大咯血患者42例,采用Seldinger技术经皮股动脉穿刺插管,行支气管动脉造影术,根据造影明确出血的供血血管后选择明胶海绵颗粒联合明胶海绵条(A组,n=23)或明胶海绵颗粒联合弹簧钢圈(B组,n=19)进行栓塞治疗。所有患者进行至少6个月的随访,观察2组患者术后即时、近期、中远期疗效。结果42例患者均成功栓塞病变支气管动脉,技术成功率为100%。2组患者即刻止血效果满意,总有效率均为100%。术后随访6个月~3年,A组、B组患者近期止血总有效率分别为95.7%、100%,中远期止血总有效率为73.9%、100%。6例复发者均为A组患者,其中5例经内科保守治疗止血,1例外科手术止血。结论BAE治疗大咯血高效、安全、操作简便。与单纯明胶海绵联合栓塞相比,联合应用弹簧钢圈和明胶海绵颗粒治疗大咯血的复发率更低。  相似文献   
92.
目的 考评<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multidimensional sub-health questionnaire of adolescents,MSQA)在库区中学生中的信度和效度.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库区中学生1 522名,运用MSQA进行自我评定,1周后对其中218名库区中学生进行重测,同时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Cornell医学指数(CMI)问卷进行自我评定.采用重测信度和内部一致性信度考评问卷的信度,用结构效度和效标效度考评问卷的效度.结果 MSQA总问卷、躯体亚健康领域、心理亚健康领域及各维度得分的重测相关系数分别为0.941、0.926、0.901、0.838、0.822、0.831、0.923、0.913、0.934(P<0.01);MSQA总问卷得分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61,分半信度系数为0.938,躯体亚健康领域、心理亚健康领域及各维度得分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711~0.921,而分半信度系数为0.697~0.915.各维度与所属领域得分的相关系数为0.813~0.952(P<0.01);SCL-90问卷精神症状部分总得分与MSQA心理亚健康领域问卷总得分的相关系数为0.766(P<0.01),CMI问卷躯体症状部分总得分与MSQA躯体亚健康领域总得分的相关系数为0.575(P<0.01).结论 MSQA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作为定量评价库区中学生亚健康的工具.  相似文献   
93.
有研究表明,血管紧张素AT2受体的兴奋能产生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因此,AT2受体激动剂的研发已成为当前新药研究的热点之一。通过对血管紧张素Ⅱ的结构改造与修饰,目前已获得多种小分子拟肽类选择性血管紧张素AT2受体激动剂,而非肽类的激动剂也在研究之中。综述血管紧张素AT2受体的特征、生理作用及其激动剂构效关系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4.
耳穴贴压治疗四肢关节疼痛10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治疗四肢关节疼痛的疗效。方法:耳常规消毒后,于神门、枕小神经、耳大神经、肝、脾、肾、三焦,疼痛相应部位及耳背对贴配合耳尖及耳轮上放血。结果:显效98例,有效2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结论:耳穴贴压治疗四肢关节疼痛疗效显着,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95.
摘 要目的:探讨中药补肾活血解毒方联合大鼠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UCMSCs–EXO)移植调控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β1)/Smad 通路对急性肝衰竭模型肝细胞凋亡和肝功能的影响。 方法:取健康成年 SD 大鼠,随机分组给药后制 备含药血清。取健康 SD 大鼠随机分为联合给药组、外泌体对照组、中药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和正常组,除正常组外均进 行造模成功后并给药处理,对大鼠肝功能指标进行测定。肝卵圆细胞和原代肝细胞培养后分别加入不同的含药血清,孵育 后诱导细胞凋亡。凋亡诱导结束后,细胞计数试剂盒 –8(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免疫 荧光法检测凋亡肝细胞 TGF–β1 表达,Western blot 法对细胞中 Smad2/3 磷酸化(P–Smad2/3)、Smad7、TGF–β Ⅱ 型受体磷 酸化(P–TβRⅡ)和 TGF–β1 蛋白表达进行检测。 结果:联合给药组、外泌体对照组、中药对照组大鼠的谷丙转氨酶(ALT)、 谷草转氨酶(AST)水平均低于空白对照组大鼠(P < 0.05),且联合给药组大鼠的 AST 和 ALT 水平低于外泌体对照组、 中药对照组大鼠(P < 0.05);联合给药组细胞活性高于外泌体对照组和中药对照组(P < 0.05);联合给药组凋亡细胞少 于外泌体对照组和中药对照组(P < 0.05);联合给药组的 TGF–β1 表达低于外泌体对照组、中药对照组细胞(P < 0.05); 联合给药组 P–TβRⅡ、P–Smad2/3、TGF–β1 蛋白表达低于外泌体对照组和中药对照组,Smad7 蛋白表达高于外泌体对照组 和中药对照组(P < 0.05)。 结论:中药补肾活血解毒方结合 UCMSCs–EXO 能够改善急性肝衰竭大鼠肝功能并且能够通 过调控 TGF–β1/Smad 通路抑制急性肝衰竭模型肝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6.
97.
目的 探索二孩出生后大孩行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为后续二孩家庭相处模式提供参考。方法 2019年3—12月在重庆市某区两所三甲医院招募94名怀二孩的孕中晚期母亲,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大孩情况,并随访至二孩2月龄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人口学特征、家庭因素与大孩行为变化关系。结果 94名大孩中男童43人,女童51人,平均年龄(4.25±2.31)岁。二孩2月龄时,大孩行为均发生了变化,57.4%的大孩以积极行为变化为主导,61.7%的大孩积极和消极行为并存。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大孩年龄、与父母关系、父亲教养方式、对大孩的抚养方式是大孩各种行为变化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较大(OR=2.543,95%CI:1.196~5.366)的大孩更容易发生对母亲/二孩的积极行为变化;隔代和亲代共同抚养(OR=3.402,95%CI:1.033~11.195)的大孩更容易发生对自身的消极行为变化。结论 二孩出生后2月龄时,大孩行为均发生了变化,且大多数大孩表现为积极和消极行为并存,并以积极变化为主,其中年龄、大孩的抚养方式为大孩行为变化的主要...  相似文献   
98.
骨髓抑制是肿瘤病人化疗常见的不良反应,临床常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如瑞血新、里亚尔、吉洛因等皮下注射,取得满意效果.2003年5月6日,我科1例患者皮下注射吉洛因200mg后发生过敏反应,症状典型少见,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
我们设计并制作了一种“多通道输液针头” ,经临床使用方便快捷 ,现介绍如下。1 结构。结构见图 1。2 制作方法。用普通的头皮针在其靠近尾端的两侧分别打开 2个小孔连接上 5cm左右长的头皮针塑料管。3 使用方法。进针方法与普通针头相同 ,若需同时建立几个通道时可揭开输液接头的活动小帽 ,连接上输液管即可。4 优点。增加了少许耗材 ,但成本很低。需同时输入几种液体要建几个通道时 ,只需穿刺 1次 ,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在抢救病人时赢得抢救时间 ,提高了抢救效率和成功率。减轻了病人痛苦 ,减少穿刺次数 ,从而起到保护血管的作用 ,对…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探讨前瞻性干预措施对降低脑卒中病人医院感染发病率的临床效果.方法 首先确定脑卒中病人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将2005年7月~2006年6月,在我院神经内一科住院治疗的具有医院感染高危因素的60例脑卒中病人设为干预组,同期在神经内二科住院治疗的具有医院感染高危因素的59例脑卒中病人设为对照组,分别采取前瞻性干预措施及传统方式控制医院感染.结果 干预组及对照组病人医院感染的发病率分别为26.6%和55.9%,两者之间有高度显著性差异(χ2=10.52,P<0.01);干预组及对照组病人住院天数分别为(22.2±6.1)天和(26.4±9.8)天,两者之间有高度显著性差异(t=2.812,P<0.01);干预组及对照组病人侵入性操作比率分别为46.7%和86.4%,两者之间有高度显著性差异(χ2=21.1,Ρ<0.01);干预组及对照组病人抗生素使用率分别为33.3%和76.3%,两者之间有高度显著性差异(χ2=22.13,P<0.01).结论 前瞻性干预措施可以显著降低脑卒中病人医院感染的发病率,降低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为脑卒中病人控制医院感染的一项积极主动、确实可行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