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1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9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7篇
口腔科学   16篇
临床医学   70篇
内科学   50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39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30篇
综合类   91篇
预防医学   24篇
药学   37篇
中国医学   55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451.
伽玛刀治疗术后残留垂体腺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术后残余的垂体腺瘤经伽玛刀治疗后可以减少肿瘤的复发率,作者评价了其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本组共108例患者,男51例,女57例,年龄21岁至75岁,平均37.53±1.78岁。6个月和12个月随访资料收集包括:MRI、内分泌检查、视力视野检查,以后每年一次的上述检查。结果平均随访时间52.6±3.4个月。5年内未复发者为97%(95%的可信区间为73.8%~100%)。在最后一次复查时肿瘤体积由2.6±0.4cm3减少为1.8±0.3cm3(P<0.001)。47例病人(43.5%)瘤体的减少大于20%,肿瘤缩小患者的处方剂量显著高于其他患者。无视力障碍和其它神经功能障碍等并发症。部分病例出现了垂体功能低下的情况,性功能低下、甲状腺功能低下和肾上腺功能低下和生长激素缺乏的发生率分别为5.6%4、.6%2.7%和1.9%。结论伽玛刀在治疗经手术残余的无功能性垂体腺瘤方面效果是明显的,与普通放疗比较其优势主要是副作用发生率低,尤其是垂体功能低下的发生率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452.
中医热病是临床常见病与多发病,相当于西医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占了急诊门诊就诊患者的80%以上[1].《内经》早在二千多年前明确提出"热病"并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所以我们有必要对此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53.
目的:探讨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多态性与寻常型银屑病的关系。方法:2018年3月至2020年2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和体检中心分别收集101例海南籍汉族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与79例海南籍健康对照。采用靶基因捕获测序法对VDR基因及其上、下游各2 kb进行全长测序,对于最小等位基因频率大于1%的单核苷酸多态...  相似文献   
454.
目的 探究悬灸联合自拟筋骨止痛膏对膝骨性关节炎(KOA)的疗效。方法 筛选2019年5月到2021年5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符合标准的KOA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观察组(悬灸联合自拟筋骨止痛膏治疗),各35例,对照组脱落1例,最终纳入对照组34例,观察组35例。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西安大略和麦克玛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C反应蛋白(CRP)水平、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QOL-BREF)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干预后,两组WOMAC评分、血CRP、SDS评分、SAS评分、QOL-BREF评分均较干预前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悬灸联合自拟筋骨止痛膏干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55.
【】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CHD)患者对其血清腹腔脂肪型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Rho激酶(ROCK)活性、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舒张功能(FMD)的影响作用。方法 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在我院诊治的120例CHD患者,采用前瞻性随机研究方法分为瑞舒伐他汀组、阿托伐他汀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一致的基础治疗,对比两组治疗8周后的血清Vaspin、ROCK活性、FMD等指标。结果 治疗后,瑞舒伐他汀组的TG、TC、LDL-C、HDL-C水平与阿托伐他汀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瑞舒伐他汀组的ROCK活性低于与阿托伐他汀组(P<0.05),瑞舒伐他汀组的FMD、血清Vaspin水平高于阿托伐他汀组(P<0.05),瑞舒伐他汀组的血清IL-6、IL-10、TNF-α水平低于与阿托伐他汀组(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治疗CHD患者能抑制ROCK活性、提高FMD及Vaspin水平、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456.
目的:探讨项痹通颗粒联合颈部力量康复训练治疗风寒湿型颈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2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100例。观察组干预措施为颈部力量康复训练联合口服项痹通颗粒;对照组干预措施为米字操锻炼联合口服塞来昔布,7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颈部残障指数(NDI)、椎动脉(VA)和基底动脉(BA)血流速度及血清中炎症小体(NLRP3)和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的变化,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两组各观察指标在治疗前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NDI、NLRP3及IL-1β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 VA和 BA的血流速度均提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项痹通颗粒联合颈部力量康复训练治疗风寒湿型颈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57.
高俊丽  李丽  刘琨 《河北医药》2023,(19):3018-3021+3025
目的 对单中心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eritoneal dialysis-associated peritonitis, PDAP)致病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进行分析,为PDAP抗生素选择提供指导,提高其治愈率。方法 收集金山分院2017年1月至2019年9月PDA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87例PDAP患者中,2次及2次以上感染者62例(71.26%)。透析液致病菌培养阳性55例次(63.22%),其中革兰氏阳性菌35株(57.38%),主要为表皮葡萄球菌9例(25.71%),粪肠球菌6例(17.14%);革兰氏阴性菌26例(42.62%),主要为大肠埃希菌8例(32%),洛菲不动杆菌6例(24%);混合感染6例,无真菌感染,其中7~9月份发病率明显增高(33.33%)。革兰氏阳性菌对达托霉素敏感,未发现有耐药病例。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敏感性均较高,对氨苄西林/舒巴坦(70%)、阿莫西林/克拉维酸(70%)、氨苄西林(72.41%)、头孢曲松(73.91%)、苯唑青霉素(72.73%)、青霉素(79.41%)耐药。革兰氏阴性菌对米诺环素、阿卡米星、链霉素、头孢替坦敏感,未...  相似文献   
458.
目的 通过探索针灸治疗带状疱疹相关研究,总结针灸治疗带状疱疹的研究脉络、热点和发展趋势。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CNKI)1957年1月1日至2019年4月16日针灸治疗带状疱疹的相关文献,利用CiteSpace软件生成相关文献的作者、研究机构和关键词的共现图谱,并进行分析。结果 共有670篇文献被纳入,其中共有64位作者被纳入,黄国付、张红星、林国华和杨运宽等4位作者被引频次≥5。共有37所机构被纳入,共有5所机构被引频次≥5。共有98个关键词被纳入,带状疤疹、针灸治疗、缠腰火丹、带状疱疹、针灸疗法、疱疹、围刺等7个关键词出现爆发点,爆发点时间最近的是“围刺”,持续时间为2009-2012年。中介中心值最高的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0.3。结论 针灸治疗带状疱疹的研究热点主要在带状疱疹、针灸和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热点趋向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该方向的深入研究需要影响力大的作者之间进行沟通交流,加强多中心的合作,完善相关的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459.
目的探讨"阶梯复位法"治疗髂骨骨折合并骶髂关节前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云南大学附属医院2010年2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10例骶髂关节前脱位患者资料, 男5例、女5例, 年龄22~52岁, 平均38.8岁。均为车祸伤, 骨盆骨折Tile分型, C1.2型5例、C2型3例、C3型2例。采用"阶梯复位法"复位及钢板螺钉固定。第一步, 于髂嵴置入1~2枚Schanz针控制髂骨, 向外侧适当牵拉Schanz针;第二步, 使用骨膜剥离器在骶骨与髂骨间进行撬拨复位;第三步, 对仍无法复位者, 在骶骨上紧贴髂骨内缘由前上向后下置入1枚直径2.5 mm的克氏针, 并于骶骨与髂骨间插入一把骨膜剥离器, 用其尖端顶住克氏针, 以髂骨为支点进行撬拨使两者分离;第四步, 维持撬拨, 再紧贴髂骨内缘在骶骨上置入另1枚直径2.5 mm克氏针, 继续使用骨膜剥离器于骶骨与髂骨间撬拨, 重复操作, 同时结合牵引下肢复位骶髂关节前脱位。术后使用Matta评分评估复位质量, 使用Majeed评分评估骨盆骨折后功能恢复程度。结果 4例患者通过第一、二步即完成复位, 6例难复性骶髂关节前脱位通过第一至四步操作成功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