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66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双途径化疗联合伽玛刀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1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双途径化疗联合三维立体定向伽玛刀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2005-06/2007-12我科选择性收治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23例, 均经穿刺病理学检查证实或经CT、MRI、肿瘤标志物(CA199、CEA等)临床诊断. 患者随机分为2组:联合治疗组(n = 12)采用双途径化疗(区域动脉灌注和全身静脉化疗)联合三维立体定向伽玛刀治疗;对照组(n = 11)仅采用双途径化疗. 对比2组患者治疗后疗效、疼痛缓解程度、生存期、不良反应.结果:联合治疗组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75.0% vs 27.3%, P <0.01); 联合治疗组患者的6、9 mo生存率分别为83.3%和75.0%, 与对照组72.7%和45.5%比较, 无统计学差异; 联合治疗组12 mo生存率50.0%(中位生存期13.1 mo)明显高于对照组9.1%(中位生存期8.7 mo)(P <0.05); 联合治疗组肿瘤标志物CA199的表达明显降低(P <0.05); 联合治疗组比对照组能够较大程度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P <0.05); 2组治疗模式的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双途径化疗联合三维立体定向伽玛刀是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黏膜相关淋巴瘤(mucosa-associatedlymphoidtissuelymphoma,MALT-L)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学、生物学及临床特点。方法:报道1例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MALT-L并文献复习。结果: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MALT-L的临床发病率低,易被忽视,导致延误诊断和治疗,随病程发展,可进一步向中高度恶性淋巴瘤演变。结论: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MALT-L是一组有独特临床、病理和生物学特点的疾病,深入认识该组疾病有助于提高该病的临床诊疗。  相似文献   
33.
大豆异黄酮及其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目的 合成大豆异黄酮及其衍生物,对其抑制肿瘤的活性进行初步评价。方法 以多元酚和取代苯乙酸衍生物为主要原料经多步合成制备了大豆异黄酮及其衍生物,对所得化合物用蓝染法测定了在50 μg.mL-1时体外抗肝癌H22瘤株活性。 结果 合成了13个脱氧安息香和14个异黄酮化合物,其中5个(1f~4f, 1h)为新化合物。 结论 未发现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其中化合物1d和1g样品在24 h, 100 μg.mL-1时蓝染率分别为5%和10%。对目的物抑制肿瘤转移评价方法的研究正在进行中。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探讨氟达拉滨和环磷酰胺联合利妥昔单抗(FCR方案)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的效果.方法 采用FCR方案治疗21例CLL患者,其中10例为初治患者,11例为复治患者.FCR方案为氟达拉滨25 mg/m2,第2~4天,静脉滴注;环磷酰胺250 mg/m2,第2~4天,静脉滴注;利妥昔单抗375 mg/m2,第1天,静脉滴注.每28 d为1个疗程.采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微量残留病(MRD).同时对治疗前临床特点与完全缓解(CR)率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1例(52.4%)患者获得CR,7例(33.3%)获得部分缓解,总有效率为85.7%;中位随访时间19(7~73)个月,总生存率为86.0%,无进展生存率为72.0%.单变量分析表明治疗前Binet分期为A+B、免疫球蛋白重链可变区基因有突变或ZAP-70阳性细胞率≤20%与高CR率相关;6例患者化疗后MRD低于1%.FCR方案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结论 FCR方案对CLL的治疗有确切疗效.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combination chemoimmunotherapy of fludarabine,cyclophosphamide and rituximab (FCR) in 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 (CLL). Methods Twenty-one patients with CLL were treated with FCR regimen which consisted of fludarabine (25 mg/m2, days 2 to 4),cyclophosphamide (250 mg/m2, days 2 to 4) and rituximab ( 375 mg/m2, day 1 ) in a course of 28 days.The minimal residual disease (MRD) was determined by multiparameter flow cytometry.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pretreat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complete remission (CR) rate was analyzed. Results Eleven patients (52.4%) achieved CR, 7 (33.3%) achieved partial remission (PR) with a overall response (OR)rate of 85.7%. With a median follow-up time of 19 (7 -73 ) months, the overall survival (OS) was 86.0%,and the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PFS) was 72.0%. Pretreatment parameters independently associated with higher CR rates were Binet stage A + B, IgVH mutated and ZAP-70 less than 20%. MRD was less than 1% in 6 patients. The most common toxicities were myelosuppression and gastrointestinal reaction. Conclusion FCR is an effective regimen for CLL patients.  相似文献   
35.
本研究比较K562细胞与相同数量以及不同数量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黏附培养前后K562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变化,以探讨MSC对人白血病K562细胞生长的影响。通过建立正常人骨髓MSC的体外培养体系及其与K562细胞共培养的体系测定K562细胞的生长曲线;将不同数量的MSC与K562细胞共培养测定K562细胞的增殖率曲线;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K562细胞周期以及凋亡的变化。结果显示:与单独K562细胞培养相比,K562细胞与相同数量MSC共培养后,生长受抑;K562细胞与不同数量MSC共培养后,MSC对K562细胞的抗增殖作用呈剂量依赖性;细胞周期分析发现,K562细胞与MSC共培养后,G0/G1期以及G2/M期的细胞增加,S期的细胞减少。共培养24、48、72小时后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K562细胞的凋亡率下降。结论:正常人骨髓MSC能使导致K562细胞生长抑制,阻止K562细胞周期的运行,凋亡率下降,且在一定范围内,随着MSC数量的增加,对K562细胞的抗增殖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36.
过敏反应的致病因素虽然研究很多 ,但目前最受关注的是对遗传基因的探讨。从大量事实证明致过敏反应的主要因素有遗传基因和环境影响两大类。在遗传共因尚不能普及的条件下 ,控制环境因素是降低过敏反应的有力措施。在环境因素中微量元素是其核心部分。因为控制机体代谢作用的是各种生物酶 ,而生物酶的活性中心部分常是所含的微量元素。在环境中的金属微量元素尽管含量微不足道 ,但对机体产生的影响却很大 ,其中包含引起过敏反应等 ,这是研究微量元素与过敏反应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37.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是骨髓内除造血干细胞外另一种成体干细胞,已经在组织工程和移植领域显示了巨大的应用前景。由于其易于分离培养、免疫原性低、易于外源基因的转染和表达,它也是基因工程中良好的受体细胞,已经在基因治疗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研究。本文就MSC生物学特性及其在基因治疗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比较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与纯化CD34+细胞(PCC)移植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导致的重度肢体缺血(CLI)的长期疗效。方法 选择自2014年8月—2016年12月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管外科确诊为TAO并接受干细胞移植治疗的患者43例,均为男性;年龄范围20~58岁,年龄为(41.7±10.6)岁。根据移植的细胞产物将患者分为PBMNC组(23例)和PCC组(20例),于全身麻醉下将PBMNC或PCC于缺血侧下肢行均匀肌内注射,每点注射PBMNC或PCC 0.5 mL。记录并比较两组移植细胞产物的体积和移植CD34+细胞数量、移植后注射点疼痛情况。记录移植前和移植后1、3、5年的无大截肢生存率(MAFS)、无痛步行时间(PFWT)、Wong-Baker面部疼痛评分(WBFPS)、踝肱指数(ABI)、趾肱指数(TBI)、经皮氧分压(TcPO2),以及移植前、移植后1、6个月和移植后1、3、5年非CLI状态的患者比例。结果 PBMNC组移植的细胞体积为(80.2±12.4) mL,显著大于PC...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蛋白酶体抑制剂PS-341(bortezomib)诱导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U266细胞凋亡时对IL-6、IL-1β和SCF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用含15?S的RPMI1640培养液体外培养U266细胞,分别用0、50、100、150、200 nmol/L的PS-341干预U266细胞4 h后收集,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凋亡,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凋亡率的变化,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析U266细胞IL-6、IL-1β和SCF三种细胞因子表达的改变.结果:荧光显微镜和FCM发现PS-341以浓度依赖方式诱导U266细胞凋亡;PS-341明显抑制U266细胞IL-6、IL-1β和SCF的表达(P<0.05);对IL-6和SCF的抑制与PS-341浓度成正相关,对IL-1β的抑制在PS-341浓度为0~150 nmol/L时成正比关系,当浓度大于150 nmol/L时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蛋白酶体抑制剂PS-341诱导U266细胞凋亡时明显抑制其IL-6、IL-1β和SCF的表达,是有效治疗MM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0.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PPH),发病率约为1~2例/100万人[1].其临床经过从肺动脉阻力升高到右心室功能不全,预后不良.从1960年至1970年间PPH病例突然增加10倍.其中绝大多数PPH患者有使用氨苯恶唑啉等抑制食欲的减肥药史,引起相关学者注意.1973年WHO召开PPH专门会议,对抑制食欲的药物与PPH的因果关系,及其PPH的流行病学、病理及病理生理等开始研究.到1998年WHO再次召开世界性PPH专门会议进行研讨[2].在这次会议上制订了<肺动脉高压WHO分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