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 文献表明NF-κB活化可上调Cyclin D1,异常启动细胞周期诱导神经细胞凋亡。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氯胺酮能上调未成熟神经细胞Cyclin D1的表达,且呈时间剂量依赖性,提示NF-κB在氯胺酮诱导未成熟神经毒性方面起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体内和体外模型观察氯胺酮诱导的未成熟神经细胞凋亡过程中NF-κB活性的变化,探讨NF-κB在其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 体内模型: P7SD幼鼠每90分钟经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氯胺酮 (0、5、10、20 mg/kg)共5次,7.5 h后提取大脑皮质细胞浆蛋白及核蛋白。体外模型: E18胎鼠皮质神经细胞培养24 h,加入不同浓度的氯胺酮(0、1、10、100、1 000 μmol/L),作用不同时间(6、12、24、48 h)提取大脑皮质细胞浆蛋白及核蛋白。MTT法检测氯胺酮对E18胎鼠皮质神经细胞体外存活率的影响;蛋白质印迹法检测P7幼鼠皮质及E18胎鼠皮质神经细胞中核蛋白P65、P50和浆蛋白I-κB的表达水平。 【结果】 MTT法显示在体外模型中氯胺酮作用6 h后实验组神经细胞存活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作用12 h后100、1 000 μmol/L实验组神经细胞存活率低于对照组,作用24 h后10、100以及1 000 μmol/L实验组神经细胞存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作用48 h后实验组神经细胞存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蛋白质印迹结果显示在体内模型中10、20 mg/kg实验组细胞核中P65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20 mg/kg实验组细胞核中P50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10、20 mg/kg细胞浆中I-κB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体外模型中氯胺酮处理6、12、24、48 h的100、1 000 μmol/L实验组以及48 h后10 μmol/L实验组细胞核中P65水平高于对照组, 12、24、48 h的100、1 000 μmol/L实验组以及48 h的10 μmol/L实验组细胞核中的P50水平高于对照组,12 h的100、1 000 μmol/L实验组以及24、48 h的10、100、1 000 μmol/L实验组细胞浆中的I-κB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以上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一定的剂量作用一定的时间情况下氯胺酮可以诱导未成熟神经细胞凋亡,其可能的机制之一是氯胺酮激活NF-κB,活化NF-κB迅速转移到细胞核内促进Cyclin D1表达,导致细胞周期异常启动从而导致神经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42.
近年来黑龙江省梅毒发病急剧上升,其临床表现特点有些新变化,现将1996年8月~1998年3月在本所门诊确诊治疗的早期梅毒226例作一临床分析,现报道如下。1 资料来源 收集本所门诊确诊和记录较全的早期梅毒226例进行分析,入选病例均经梅毒螺旋体血清抗原试验证实,资料可靠。2临床一般情况 226例患者中,男87例,女139例,男女之比为0.63:1;已婚190例,未婚36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62岁,平均33岁;其中19~40岁为187例,占83%。文化程度初中以下153例,占68%,无大专以上学历。职业为经商 54例,占 24%;司机、饮服员 63例,占28%;无业人员18例,占8%。其它如工人、农  相似文献   
43.
儿童腹部闭合性损伤131例的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丽  李晓庆  蒲丛伦  刘潜 《重庆医学》2006,35(16):1494-1495
目的 探讨儿童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儿童腹部闭合性损伤13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 闭合性损伤单纯腹内脏器损伤90例,伴发腹外脏器损伤41例.非手术处理109例,手术处理22例.131例患儿均痊愈出院,住院期间无并发症及死亡发生.结论 对于儿童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治中要警惕有无伴发内脏及腹外脏器损伤,对损伤的脏器及性质应及时准确判断,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诊疗措施.非手术保守治疗为主要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4.
我省自1985年重新有梅毒病例报告以来,至1994年,每年报告不超过10例,呈高度散发状态。从1995年开始,梅毒出现多发,1997年,全年报病1310例,是上年度的6.3倍,比此前报病总数多1000例。为了尽快掌握我省梅毒的发生分布特点及流行规律,为制订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现将黑龙江省1997年梅毒报告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并就防治策略加以探讨。回资料来源全省各级性防机构上报的疫情资料及本中心门诊收集的梅毒病例资料。2流行病学特征分析2.l性别、年龄与梅毒分期在1310例梅毒中,男性668例、女性642例、男女之比为1:0.96,无显著差…  相似文献   
45.
目的 探究非工作日手术对患者住院期间死亡及术后重要器官功能衰竭的影响。方法 收集2021年华西医院住院时间≥24 h、住院期间接受手术患者病例资料。根据手术结束时间将患者分为两组:工作日组和非工作日组(包括法定节假日)。采取倾向得分匹配法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率、术后重要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研究共纳入74 664例病例,其中工作日组64 433例,非工作日组10 201例。匹配前,纳入全部可干预及不可干预因素的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非工作日手术是影响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率及术后重要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率的独立危险因素(OR=1.16,95%CI:1.00~1.35,P=0.04;OR=1.23,95%CI:1.07~1.42,P<0.01)。此外,是否为微创手术及出血量也是影响住院期间死亡率及术后重要器官功能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匹配后,非工作日组住院期间死亡率(2.6%vs 1.7%)与术后重要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率(3.5%vs 2.3%)显著高于工作日组(P<0.01);同时,非工作日手术的手术时间(1.5 h vs 1.3 ...  相似文献   
46.
1988年2月16日至29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所辖的阿城市镇内发生腹泻暴发。共3004人发病,病例主要分布在胜利街道办事处辖区内,病人最多居民委发病率高达45.60%,发病以青壮年为主,性别间无显著差异(P>0.05)。病人表现均有腹泻,稀水样便,多数病人有恶心、呕吐、腹胀和腹痛,少数病人有微热。采集病人粪便19份,检出成人轮状病毒13株(均同时经核酸电泳和电镜所证实)。所有  相似文献   
47.
目的对比研究双重血浆滤过(DFPP)与血浆置换(PE)两种血型抗体清除方法在ABO血型不相容(ABOi)肾移植术前预处理中的血型抗体清除效率、并发症及对血细胞计数、凝血功能和手术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省立医院2020年1月至2020年6月单纯采用DFPP预处理的9例ABOi肾移植受者和单纯采用PE预处理的10例ABOi肾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收集并分析两组受者各阶段的血型抗体滴度、血细胞计数和凝血功能等参数。结果 DFPP组和PE组分别共行23、24次血浆处理,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PE处理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41.67%显著高于DFPP组4.35%(P=0.003);DFPP组和PE组受者经预处理后血型抗体IgM、IgG滴度均达到≤1∶8的合格标准,IgM的清除效率分别为1.29±0.46、1.31±0.46(P=0.955),IgG的清除效率分别为0.84±0.16、1.13±0.50(P=0.288);DFPP组完成整个血浆处理过程后,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国际标准化率升高、纤维蛋白原(FIB)降低、凝血酶时间延长,对比血浆处理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至手术当日除FIB外,其...  相似文献   
48.
刘惠  仇敏  刘潜  林俊芝  陈振彩  郭治平  杨明  张定堃 《中草药》2024,55(14):4670-4678
目的 针对小儿复方鸡内金散腥臭气、苦味等口感不佳问题,采用粉体改性技术改良创新为儿童友好型小儿复方鸡内金速溶散。方法 通过志愿者视觉模拟评分法、溶化性评价方法等,筛选速溶散的掩味剂、分散剂种类与用量。采用常规粉体性质测量方法比较小儿复方鸡内金散与小儿复方鸡内金速溶散的粒径、比表面积、密度、休止角、接触角、微观形态、吸湿性等粉体学性质差异。采用近红外脑功能成像技术和志愿者感官评价方法对比评价2种散剂气、味、砂粒感、溶化性等口感差异。结果 添加处方量0.85%的β-环糊精可显著掩蔽鸡内金的腥臭气与苦味,添加处方量49.15%的木糖醇可使速溶散在15 s内快速溶化,溶化效果最好。传统散剂改良为速溶散后,粒径显著降低,粒径累积分布90%时对应粒径(D90)从311.539 μm降低至58.389 μm,比表面积从0.065 8 m2/g增加至1.018 2 m2/g,振实密度由0.821 2 g/mL减小至0.610 7 g/mL,休止角由47.6°增大至55.3°。口感多模态评价结果表明,志愿者对速溶散的依从性更佳,速溶散几乎无苦味,仅具轻微腥臭味、砂粒感,明显甜味,溶化时间(14.8±6.3)s;而传统散剂具有较弱苦味、腥臭味,明显砂粒感,甜味较淡,溶化时间(26.7±8.5)s。结论 小儿复方鸡内金散的速溶化改良实现了“口腔速溶、无水服药”功能,显著提升了服药口感,为中药儿童药或传统散剂的现代改良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49.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CHPS)是新生儿及小婴儿常见的消化道畸形,传统治疗方法是经腹幽门环肌切开术。2008年3月~2010年12月我们对收治的15例CHPS患儿进行了腹腔镜下幽门环肌切开术,术后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肝后间隙的解剖基础及其在肝脏外科的临床应用.方法:对36例尸肝进行解剖,测量肝后间隙的相关解剖数据.经肝后间隙入路行11例巨大肝癌、8例血管瘤切除.结果:肝后间隙的长度平均为(55.43±9.65)mm,肝后间隙上口(膈面)的宽度平均为(20.04±6.88)mm,肝后间隙下口(脏面)的宽度平均为(18.1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