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46篇 |
免费 | 14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6篇 |
临床医学 | 17篇 |
内科学 | 7篇 |
皮肤病学 | 3篇 |
神经病学 | 3篇 |
特种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17篇 |
综合类 | 57篇 |
预防医学 | 146篇 |
药学 | 2篇 |
中国医学 | 1篇 |
肿瘤学 | 1篇 |
出版年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8篇 |
2021年 | 10篇 |
2020年 | 6篇 |
2019年 | 8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7篇 |
2016年 | 6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12篇 |
2013年 | 18篇 |
2012年 | 26篇 |
2011年 | 15篇 |
2010年 | 18篇 |
2009年 | 14篇 |
2008年 | 11篇 |
2007年 | 13篇 |
2006年 | 18篇 |
2005年 | 17篇 |
2004年 | 11篇 |
2003年 | 8篇 |
2002年 | 9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5篇 |
1996年 | 1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目的 了解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成蚊携带登革病毒状况与健康人群登革病毒抗体水平,为登革热的流行风险评估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于2009—2011年对龙岗区10个街道和21个大运场馆进行蚊种构成及密度监测,检测成蚊携带登革病毒和健康人群的登革病毒IgG抗体水平。结果 2009—2011年龙岗区共捕获25 556只成蚊,其中东乡伊蚊和白纹伊蚊分别占2.45%与1.60%;学校和工地的诱蚊诱卵指数均高于平均水平,分别为18.34%和11.29%;不同生境成蚊密度以医院最高,达27.67只/灯;从2批伊蚊标本中检测有登革病毒,其中1批标本经测序分析与登革病毒II型流行株同源性最高,达98%;检测884名健康人群中登革病毒IgG抗体阳性率为4.20%(37/884)。结论 深圳市龙岗区伊蚊密度较低,但伊蚊携带登革病毒的效能较高,登革病毒已经在龙岗区自然界中存在。 相似文献
22.
中国的艾滋病流行已经走过了传人期和扩散期,目前正处于快速增长期。监测资料表明,我国的艾滋病流行仍以共用注射器静脉注射毒品为主要传播方式,而经性接触传播呈逐年上升。HIV传播主要是个人行为所致。从感染者个体来看,造成HIV传播的行为主要包括性行为、共用注射器吸毒行为、不安全采浆佣血或血制品、感染HIV的孕、产妇分娩和哺乳,其中性行为和共用注射器吸毒行为约占总感染的90%以上。由于吸毒和性行为都能给其从事者带来一定的快乐感,使得改变这些行为特别困难。控制艾滋病流行,主要是改变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以及那些有感染HIV危险行为人群的行为。要改变那些有传播和感染HIV危险行为人群的行为,首先要改变艾滋病防治工作人员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本文将重点介绍与艾滋病相关的两种危险行为,即共用注射器吸毒和不安全性行为,以及制定针对这两种行为的干预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23.
目的通过对深圳市龙岗区0—6岁健康儿童开展肠道病毒71型(EV71)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了解辖区儿童对EV71的易感性,从而为手足口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1年上半年及2012年上半年入学体检期间,收集托幼机构入托体检健康儿童血液样本464份,采用ELISA法进行EV71IgG和IgM抗体检测。结果464份健康托幼儿童血样中,血清EV71IgG阳性率和IgM阳性率分别为46.12%(214/464)和1.51%(7/464)。1岁以下儿童EV711gG阳性率(24.78%,28/113)低于1~6岁儿童(52.99%,186/351)(P〈0.01),但EV71IgM阳性率在2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sexacttest,P〉0.05)。男童EV71IgG、IgM阳性率分别为47.84%(122/255)和2.35%(6/255),女童EV71IgG、IgM阳性率分别为44.02%(92/209)和0.48%(1/209),男童与女童的EV71IgG阳性率及IgM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街道健康托幼儿童EV71IgG阳性率与辖区手足口病暴发疫情密度(r=0.90,P〈0.01)、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密度(r=0.84,P〈0.05)相关,但与辖区手足口病报告发病率(r=0.11,P〉0.05)、重症发病率(r=-0.67,P〉0.05)相关不显著。结论深圳市龙岗区仍有过半健康儿童对EV71易感,3岁以下儿童尤其是1岁以下儿童为EV71感染高风险人群。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头颈部血管闭塞的血管内治疗的方法及再开通的临床运用价值。方法对2010年3月至2011年8月该院神经内科收治的5例头颈部血管闭塞的血管内再开通的诊治过程的相关资料进行系统回顾,其中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1例、颈内动脉起始段闭塞2例、锁骨下动脉起始端闭塞1例、椎动脉起始段闭塞1例。结果 5例患者成功置入支架,血管再开通,术后无严重并发症,1例椎动脉起始段支架置入术1年再次闭塞。结论血管闭塞的血管内治疗技术是一项较新的技术,难度较大,操作技术复杂,但成功率较高,预后较好,其长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获得性癫痫性失语症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例获得性癫痫性失语症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经过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此例患者临床特点为全身性癫痫发作,继之出现言语功能障碍伴智能减退。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曾在院外诊断为病毒性脑炎。经糖皮质激素、卡马西平治疗及语言训练后痊愈。结论对获得性癫痫性失语症进行正确诊断、及时治疗及功能训练可使患者全面康复。 相似文献
27.
目的 了解深圳市龙岗区法定传染病的流行规律和变化趋势。 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龙岗区2008-2011年的传染病疫情监测综合分析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4年间龙岗区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报告乙、丙类传染病共28种计75 608例,年均发病率为478.30/10万,报告死亡49例,年均死亡率为0.31/10万,病死率0.06%。 结论 4年间传染病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淋病、梅毒、肺结核为乙类传染病发病率前3位传染病,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泻、流行性腮腺炎为丙类传染病发病率前3位,成为近4年危害龙岗区人群健康的主要传染病,应作为今后几年防制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28.
29.
30.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后实质性出血(parenchymal hemorrhage,PH)2型颅内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的影响因素.方法 纳入2020年4-12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且行血管内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共计64例.根据术后72 h内头颅...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