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0篇
药学   5篇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目的 观察哮喘患者肺部γδT淋巴细胞数量、分类、增殖率、所分泌的细胞因子和T细胞受体δ链的多态性,探讨肺部γδT细胞对哮喘患者气道炎症的影响.方法 7例哮喘患者和7例对照者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胞分类计数,流式细胞术检测γδT细胞,免疫磁珠分选技术纯化γδT细胞,MTT法检测γδT细胞的增殖活性,ELISA法检测γδ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浓度,RT-PCR技术和基因扫描技术测定γδT细胞δ链的克隆性.结果 哮喘患者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γδT细胞的百分率为(6.39±0.71)%,高于对照组的(2.62±0.37)%(P<0.01);巨噬细胞为(81±4)%,低于对照组的(86±2)%(P<0.05);哮喘组γδT细胞的增殖率为(284.2±43.6)%,高于对照组的(217±5±59.5)%(P<0.05).γδT细胞分泌的白细胞介素-4浓度为(18.9±3.1)pg/ml,高于对照组的(14.1±3.0)pg/ml(P<0.05).γδT细胞受体δ1链、δ2链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γδT细胞在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肺部明显增多,加剧了Thl/Th2失衡.γδ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是非特异的.  相似文献   
32.
33.
34.
目的研究跟骨骨折患者运用闭合撬拨复位斯氏针内固定,切开复位跟骨钛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诊治的128例(139足)跟骨骨折患者,将其分为两组,比较分析。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组1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以及治疗费用均优于组2患者,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跟骨骨折运用不同方法治疗各有优缺点,但综合来说,如跟骨软组织条件允许及经济许可,最好选择切开复位跟骨钛板内固定治疗。  相似文献   
35.
目的:了解健康人群的咽部菌群密集度和多样性,优势菌群的构成,呼吸道感染时咽部菌群变化及抗生素治疗后咽部菌群种类和数量的变化趋势。方法:采集健康人、呼吸道感染未治疗及经5d三代头孢菌素治疗后患者的咽拭标本各30例,进行需氧菌及厌氧菌的分离纯化、染色镜检及定性鉴定。结果:呼吸道感染未治疗组及经抗生素治疗组患者的咽部需氧菌密度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未治疗组与健康组厌氧菌密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经抗生素治疗组患者的厌氧菌密度明显高于健康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经抗生素治疗组患者需氧菌及厌氧菌密度皆增高,同时导致呼吸道感染的致病菌和条件致病菌的检出率明显提高。如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亚种、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等细菌。结论:早期呼吸道感染仅是咽部需氧菌菌群的轻度失调和紊乱,厌氧菌菌群基本保持平衡;呼吸道感染患者经5d广谱抗生素治疗后,其咽部需氧菌及厌氧菌菌群的紊乱和失调则较为严重;甚至会选择出引起呼吸道感染的致病菌和条件致病菌。  相似文献   
36.
37.
目的 探讨成人起病的脑白质病伴轴索球样变和色素胶质细胞(ALSP)的临床及影像特征,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对早期影像的诊断能力。 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经临床诊断的ALSP病人,分析其临床表现、神经影像学特征和基因检查结果,并行文献复习。 结果 ALSP病人的临床表现多样,3例病人均有认知障碍和锥体束征,存在精神行为异常和帕金森病样表现者2例,存在癫痫、共济失调和步态异常者2例。MRI显示3例病人双侧侧脑室旁和深部白质多发病变,呈额、顶叶分布,可累及胼胝体;2例累及锥体束,均未累及脑干;3例病变均呈不对称分布,其中2例病灶呈大片状、融合分布;3例均未见病灶强化及皮质下U纤维受累;除白质病变外,3例病人均可见侧脑室扩大和病变区扩散加权成像(DWI)点片状高信号,2例病人伴脑叶萎缩。2例病人CT伴点状微小钙化灶。2例病人基因诊断发现CSF1R突变。3例病人实验室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 结论 中青年ALSP病人可表现为认知障碍,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特征,可见以额顶叶受累为主的白质异常信号,伴受累部位脑叶萎缩、胼胝体萎缩,DWI上呈高信号和/或点状钙化,结合临床、影像特征及基因检查可考虑本病。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探讨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后左室血栓形成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7月于粤北人民医院明确诊断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的13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左室血栓(LVT)分为血栓组32例,对照组99例。入院时从肘正中静脉抽取血样用于测定生化和凝血四项指标,LVT由超声心动图或心脏声学造影诊断。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血栓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室壁瘤比例、血小板计数(PLT)、中性粒细胞计数(NEU)、PLR、左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PLR (β=0.075,OR=1.078,95%CI=1.025~1.134)、室壁瘤形成(β=2.193,OR=8.960,95%CI=1.252~64.111)是发生LVT的危险因素;LVEF(β=-0.145,OR=0.865,95%CI=0.784~0.953)是发生LVT的保护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PLR预测LVT最佳截点为215.35,曲线下面积(AUC)为0.756(95%CI=0....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探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血栓(LVT)形成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21年4月粤北人民医院收治的132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LVT分为血栓组(n=46)与非血栓组(n=86)。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LVT形成的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预测LVT的价值。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室壁瘤比例、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MLR)升高、经皮冠脉介入术(PCI)<12 h、左室射血分数(LVEF)、淋巴细胞计数(LYM)、白蛋白(Alb)水平下降与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后LVT形成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室壁瘤形成(β=2.028,OR=7.602,95%CI=2.003~28.857)、Alb下降(β=0.152,OR=1.165,95%CI=1.015~1.337)是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后发生LVT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