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8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探讨减重平板步行训练(BWSTT)促进脊髓损伤(SCI)功能恢复的脊髓可塑性机制。 方法将84只成年雌性Wistar大鼠随意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n=18)、胸髓横断模型组(SCI组,n=33)和减重平板步行训练组(BWSTT组,n=33),每组大鼠再随机分为7,15,45 d 3个亚组。建立大鼠胸髓完全横断模型,观察BWSTT对SCI大鼠后肢运动功能的影响。采用激光共聚焦镜检免疫荧光双标技术,研究SCI大鼠腰髓前角腹内侧区神经元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EphA4)、囊泡膜谷氨酸转运体2(VGluT2)的表达,以及两者双标免疫阳性细胞比率的变化。 结果BWSTT组大鼠的后肢运动功能较SCI组大鼠明显改善。胸髓横断大鼠BWSTT后,腰髓前角腹内侧区EphA4和VGluT2的表达以及EphA4/VGluT2双标免疫阳性细胞比率均显著增加。 结论BWSTT通过增强胸髓横断大鼠腰髓前角神经元EphA4/VGluT2的表达,促进后肢运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62.
本文介绍一种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的评定量表 ,该量表根据患者不同的膀胱功能状态和不同的膀胱排空方式 ,将膀胱功能分为5个等级 ,能体现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改善的细微变化 ,内容科学、简便实用 ,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3.
目的 探讨减重平板步行训练(BWSTT)促进脊髓损伤(SCI)功能恢复的脊髓可塑性机制.方法 将84只成年雌性Wistar大鼠随意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n=18)、胸髓横断模型组(SCI组,n=33)和减重平板步行训练组(BWSTT组,n=33),每组大鼠再随机分为7,15,45 d 3个亚组.建立大鼠胸髓完全横断模型,观察BWSTT对SCI大鼠后肢运动功能的影响.采用激光共聚焦镜检免疫荧光双标技术.研究SCI大鼠腰髓前角腹内侧区神经元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EphA4)、囊泡膜谷氨酸转运体2(VGluT2)的表达,以及两者双标免疫阳性细胞比率的变化.结果 BWSTT组大鼠的后肢运动功能较SCI组大鼠明显改善.胸髓横断大鼠BWSTT后,腰髓前角腹内侧区EphA4和VGIuT2的表达以及EphA4/VGhT2双标免疫阳性细胞比率均显著增加.结论 BWSTT通过增强胸髓横断大鼠腰髓前角神经元EphA4/VGIuT2的表达,促进后肢运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64.
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的量表评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红俊  刘根林 《现代康复》2000,4(6):830-830
本介绍一种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的评定量表,该量表根据患不同的膀胱功能状态和不同的膀胱排空方式,将膀胱功能分为5个等级,能体现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改善的细胞微变化,内容科学,简便实用,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5.
综合功能评定法(CFE)的研究:(三)信度研究(上)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文报告综合功能评定法评定者内信度研究的初步结果。作者对同一组105例正常人间隔1个月进行两次评定,将评定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Kappa值为0.79,u=7.938〉2.56,P〈0.01。证明两次评定的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  相似文献   
66.
脊髓损伤患者的清洁间歇导尿   总被引:27,自引:3,他引:27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患者清洁间歇导尿的护理管理。方法 72例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3 7例采用清洁间歇导尿 (清洁组 ) ,3 5例采用无菌间歇导尿 (无菌组 ) ;所有患者在导尿前后做尿培养 2次 ,清洁组在导尿前做手培养 1次。结果导尿前后尿培养结果不一致的患者 ,清洁组有 10例 ,无菌组有 11例 ,统计学分析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手培养结果阳性 5例 ,菌落数在正常范围 ;两组各出现泌尿系感染 1例 ;6个月后随访 ,能够定时排尿 ,残余尿量少于 5 0ml的患者 ,清洁组为 3 5例 ( 94.5 9% ) ,无菌组为 3 3例 ( 94.2 9% ) ,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清洁间歇导尿操作简便 ,效果可靠 ,是处理脊髓损伤患者膀胱排尿功能障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7.
阿夫唑嗪用于脊髓损伤患者膀胱训练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α1受体阻滞剂辅助脊髓损伤患者膀胱训练的作用及局限性。方法 70例患者分为两组 ,分别采用间歇导尿、间歇导尿并口服阿夫唑嗪的方法 ,以治疗后残余尿量降低至可以停止间歇导尿或减少间歇导尿次数为有效 ,4个月后观察疗效并加以比较。结果间歇导尿组和间歇导尿加口服阿夫唑嗪组膀胱训练的效果无显著性差异 ;达到有效的时间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在膀胱训练中 ,阿夫唑嗪加间歇导尿的方法并不比单纯间歇导尿的方法优越。  相似文献   
68.
目的:建立脊髓损伤(SCI)动物模型,探讨在SCI后早期应用阿仑膦酸钠(ALN)和,或脉冲电磁场(PEMFs)对SCI大鼠骨密度(BMD)的影响。方法:将62只3月龄健康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SCI组、SCI ALN组、SCI PEMFs组、SCI PEMFs ALN组,Sham组仅行椎板切除术,其余4组行T10椎体水平脊髓完全横向切断术。脊髓横断大鼠于术后1周开始应用ALN和,或PEMFs,ALN每次0.25mg/kg腹腔注射,每周3次,共7周;PEMFs 30min/d,共7周。所有动物于术后8周时取材,检测股骨BMD值。结果:3月龄健康雌性SD大鼠脊髓完全横断术后8周时股骨BMD显减低;PEMFs早期应用可使股骨整体、股骨中段及下端BMD显增高:ALN早期应用可使股骨整体、股骨中段及股骨上下端BMD显增高;在本实验条件下ALN作用比PEMFs更强、更全面:ALN及:PEMFs早期联合应用比二单独应用时在BMD方面表现出更好的改善趋势,但析因分析表明二早期联合应用的协同效应不显。结论:3月龄雌性健康SD大鼠脊髓完全横断术后8周时股骨已发生显的骨量丢失:ALN及PEMFs早期应用可抑制SCI后骨量丢失,其中ALN的作用比PEMFs更强。  相似文献   
69.
目的 探讨减重平板步行训练(BWSTT)促进脊髓损伤(SCI)功能恢复的脊髓可塑性机制.方法 将84只成年雌性Wistar大鼠随意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n=18)、胸髓横断模型组(SCI组,n=33)和减重平板步行训练组(BWSTT组,n=33),每组大鼠再随机分为7,15,45 d 3个亚组.建立大鼠胸髓完全横断模型,观察BWSTT对SCI大鼠后肢运动功能的影响.采用激光共聚焦镜检免疫荧光双标技术.研究SCI大鼠腰髓前角腹内侧区神经元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EphA4)、囊泡膜谷氨酸转运体2(VGluT2)的表达,以及两者双标免疫阳性细胞比率的变化.结果 BWSTT组大鼠的后肢运动功能较SCI组大鼠明显改善.胸髓横断大鼠BWSTT后,腰髓前角腹内侧区EphA4和VGIuT2的表达以及EphA4/VGhT2双标免疫阳性细胞比率均显著增加.结论 BWSTT通过增强胸髓横断大鼠腰髓前角神经元EphA4/VGIuT2的表达,促进后肢运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儿童脊髓损伤后髋关节脱位的预防方法。方法 2017年3月起,对47例脊髓损伤后髋关节脱位患儿的家长进行坐位和卧位姿势指导,并采取综合预防措施。其中23例随访3个月以上。结果新发髋关节半脱位1例,髋关节发育接近正常18例,其余4例入组时已有髋关节半脱位,随访期间髋关节半脱位未加重。结论及时采取措施可有效预防脊髓损伤儿童髋关节脱位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