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40篇
内科学   25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痛风为常见的炎性关节疾病,高尿酸水平引起尿酸盐结晶并沉积,导致痛风性关节炎和尿酸尿石病。非布司他(febuxostat)为选择性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XO)抑制剂,是一种治疗痛风的新药,在治疗高尿酸血症及其引起的痛风方面具有良好的疗效及安全性。文章阐述了非布司他药理作用、药代动力学及临床研究进展,从安全性、有效性及临床应用的效益/风险比等方面综合分析其开发与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22.
目的:观察taurolidine联合X射线照射对小鼠恶性黑色素瘤(B16-4A5和B16-F10)细胞周期进程的影响,探讨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发生机制。方法:选择B16-4A5和B16-F10细胞系按给药浓度随机分为4组,taurolidine剂量分别为0、25、50和100  μmol.L-1,同时进行1、2和4 Gy X射线照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Western blotting分析cyclin B、cdc2和caspase-3的表达。结果:与25  μmol.L-1 taurolidine组比较, 50和100  μmol?L-1 taurolidine组诱导B16-4A5和B16-F10细胞发生G0/G1期阻滞,细胞数分别升高54.9%、73.7%和36.8%、55.5%(P<0.05); 50  μmol.L-1 taurolidine联合2和4 Gy X射线照射组,细胞G2/M期阻滞消除,细胞数分别降低52.1%、44.2%和59.3%、52.7%(P<0.05)。与对照组、单纯taurolidine组及单纯照射组比较,联合4 Gy X射线照射组cyclin B和cdc2的表达降低,caspase-3的表达升高(P<0.05)。结论:taurolidine联合X射线照射可去除G2/M期阻滞,可选择地抑制肿瘤细胞cyclin B和cdc2的表达、增强caspase-3的表达,共同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3.
目的观察taurolidine联合X射线照射对前列腺癌(DU145)细胞周期进程的影响。方法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浓度的taurolidine单独或分别联合12、和4Gy的X-射线照射对DU145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50μmol/L的taurolidine可诱导DU145细胞发生G0/G1期阻滞,和s期的降低,并呈显著的时效和量效关系,当25μmol/L的taurolidine联合2和4Gy的X-射线照射时,细胞发生G2/M期阻滞,然而当50μmol/L的taurolidine联合2和4Gy的X-射线照射,细胞发生G2/M期阻滞的去除。结论taurolidine联合X射线照射导致前列腺癌细胞G2/M期阻滞的去除,可能是诱导其细胞凋亡的一个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24.
小鼠分泌型γ干扰素原核表达载体pFLAG—IFN-γ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构建小鼠分泌型γ干扰素(IFN-γ)原核表达载体pFLAG-IFN-γ。方法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从peD—NA3.1-Egr1-IFN-γ质粒上将IFN-γ切下,然后连接到原核表达载体pFLAG-shift12^TM上,构建成pFLAG-IFN-γ表达载体,进行PCR、酶切鉴定。结果经鉴定,所构建的质粒pFLAG-IFN-γ的鉴定结果与预期的一致。结论成功地构建了带有分泌信号的原核表达载体pFLAG-IFN-γ。  相似文献   
25.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重楼分散片中重楼皂苷Ⅰ含量方法,为控制重楼分散片的质量提供依据。方法色谱柱为Waters Symmetry Shield TMRP18柱,柱温为室温,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03nm,以乙腈-水(41:59)为流动相,室温操作。结果该方法线性范围为2.112-21.112μg,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8%(RSD=1.48%,n=6)。结论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重楼分散片中重楼皂苷Ⅰ含量简便、准确,结果稳定,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26.
目的:构建携带人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hTRAIL)基因的辐射诱导表达载体pEgr-hTRAIL,并研究其在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中的表达及促凋亡作用。 方法:采用常规分子生物学方法构建表达质粒pEgr-hTRAIL,体外通过脂质体转染A549细胞,经G418筛选稳定转染细胞A549-shTRAIL,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采用Annexin-V-FITC凋亡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早期凋亡。 结果: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鉴定pEgr-hTRAIL表达质粒构建正确;稳定转染细胞A549-shTRAIL的hTRAIL mRNA表达量明显增加;稳定转染细胞A549-shTRAIL的凋亡细胞百分数明显增加,是A549细胞的1.8倍(P<0.05)。 结论:成功构建pEgr-hTRAIL表达质粒,体外稳定转染细胞A549-shTRAIL具有明显诱导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27.
目的:研究小鼠骨髓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的树突状细胞对T细胞增殖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树突状细胞的功能及临床肿瘤的治疗提供有效的实验方法。 方法:应用IL-4和GM-CSF培养小鼠骨髓细胞5~7 d,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培养至第5~6天,加入黑色素瘤(B16)冻融抗原继续培养1~2 d,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分子CD83、CD86,并与同种异体T细胞混合培养72 h,终止培养前16 h加入3H-TdR(18.5 kBq/孔),γ-液体闪烁仪测定cpm值。 结果:用IL-4和GM-CSF培养3 d可见细胞形态发生改变,细胞形状不规则,培养5~6 d时,有刺状突起、拉长,为典型树突状细胞形态学特征;抗原装载后流式细胞仪检测CD83、CD86表达,IL-4+GM-CSF+TNF-α组(61.68%、71.25%)及IL-4+GM-CSF+冻融抗原组(63.11%、76.88%)明显高于对照组(2.41%、3.88%)及单纯IL-4+GM-CSF培养组(21.86%、28.69%)(P<0.001),IL-4+GM-CSF+TNF-α组与IL-4+GM-CSF+冻融抗原组比较,CD83和CD86表达差异无显著性;液闪仪检测结果显示,IL-4+GM-CSF+冻融抗原组刺激T细胞增殖的能力明显强于其他组,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 P<0.05)。 结论:小鼠骨髓细胞体外培养成功地诱导扩增出足量树突状细胞,经肿瘤抗原刺激后绝大部分成熟,并能够刺激同种异体T细胞大量增殖,参与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28.
目的 观察药物球囊预扩张联合裸金属支架治疗椎动脉起始部狭窄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08—2021-07沧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4例椎动脉起始部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给予药物球囊预扩张联合裸金属支架置入,52例)和对照组(给予普通球囊扩张支架置入,52例)。对比2组患者手术成功率及手术前后血管狭窄率,以及手术前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随访1 a,对比2组患者血管内再狭窄发生情况及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手术成功率(98.08%)与对照组(96.1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43,P=0.558);研究组术后6、12个月血管狭窄率分别为(12.43±3.18)%、(13.61±3.2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78±3.62)%、(15.26±4.78)%(t=2.020、2.058,P=0.046、0.042)。研究组术后1、3、6、12个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分别为(2.14±0.59)分、(1.93±0.47)分、(1.75±0.43)分、(1.48±0.32)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1±0.73)分、(...  相似文献   
29.
左氧氟沙星是一种广谱的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是外消旋氧氟沙星的L-型异构体。它可抑制细菌DNA螺旋酶和拓扑异构酶Ⅳ,而对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细菌以及非典型病原菌均有抗菌活性[1]。我科自2004年6~11月对收住院的6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应用左氧氟沙星每日一次和每日两次静点,进行比较、研究。1对象与方法1.1一般资料共60例随机分成两组,男32例,女28例,年龄20~75岁(56.8±12.7岁),两组的病种分布见表1,治疗前48小时内未接受抗菌药物。其中左氧氟沙星每日一次给药组30例,每日两次给药组30例,两组患者的病例数、性别、年龄、给药前感染程度…  相似文献   
30.
目的 研究小鼠骨髓树突状细胞体外诱导分化、成熟及对T细胞增殖的影响 ,为进一步研究树突状细胞的功能及临床肿瘤治疗的应用提供技术方法。方法 应用IL 4、GM CSF培养小鼠骨髓细胞 5~ 7d ,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 ;培养至第 5~ 6d ,加入黑色素瘤 (B16 )冻融抗原继续培养 1~ 2d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分子CD83、CD86 ,并与同种异体T细胞混合培养 72h ,终止培养前 16h加入 3H TdR(0 .5 μCi 孔 ) ,γ 液体闪烁仪测定cpm值。 结果 IL 4、GM CSF培养 3d可见细胞形态发生改变 ,细胞形状不规则 ,培养 5~ 6d时 ,有刺状突起、拉长 ,为典型树突状细胞形态学特征 ;抗原装载后流式细胞仪检测CD83、CD86表达 ,IL 4 +GM CSF +TNF α组 (6 1.6 8% ,71.2 5 % )及IL - 4 +GM -CSF +冻融抗原组 (6 3.11% ,76 .88% )明显高于对照组 (2 .4 1% ,3.88% )及单纯IL - 4 +GM -CSF培养组 (2 1.86 % ,2 8.6 9% ) (P <0 .0 0 1) ,IL - 4 +GM -CSF +TNF -α组与IL - 4 +GM -CSF +冻融抗原组比较CD83、CD86表达没有显著性差异 ;液闪仪检测结果显示 ,IL - 4 +GM -CSF +冻融抗原组刺激T细胞增殖的能力明显强于其他组 ,且有显著性差异(P <0 .0 0 1,P <0 .0 5 )。结论 小鼠骨髓细胞体外培养可以成功诱导扩增出足够量树突状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