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1.
超声引导穿刺抽液并注入尿激酶治疗良性复杂性胸腔积液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穿刺抽液并注入尿激酶治疗多房性胸腔积液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 36例结核性胸腔积液 (多房性 2 0例 ,包裹性 6例 ,脓胸 10例 )患者 ,超声引导穿刺抽液后并注入生理盐水 5 0 ml稀释的尿激酶 12 .5万 IU,2 4 h后抽尽液体 ,如仍有分隔或积液重复上述治疗。结果  36例患者共穿刺了 116次 ,成功率 10 0 % ,没有并发症。 2 4例 (6 6 .7% )患者仅经 1次尿激酶治疗后有效 ,总有效率91.7%。 3例 (8.3% )无效。注入尿激酶之后第 1次抽液量较用药前明显增多 (P<0 .0 5 )。而第 2~ 4次用药后抽液量增多不明显 (P>0 .0 5 )。结论 超声引导穿刺抽液并注入尿激酶是治疗多房性胸腔积液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使绝大多数患者避免了外科手术  相似文献   
22.
床旁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原位肝移植术后监护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床旁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原位肝移植术后监护中早期发现并发症的作用。方法应用Sonosire彩色多普勒便携式超声诊断仪对69例原位肝移植术后患者的腹部及胸腔进行系统检查,重点观察肝动脉、门静脉、下腔静脉及胆管。结果超声检查发现的主要并发症有胸水。腹水,门静脉、下腔静脉及肝动脉狭窄,血栓,胆道淤胆及胆瘘,血肿及脓肿形成等。结论床旁超声检查在肝移植术后早期发现并发症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3.
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乳腺肿物良恶性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使用多因素分析方法,探讨超声在鉴别乳腺良恶性肿物中的实用价值.方法 乳腺病变住院患者133例,观察乳腺肿物二维声像图及彩色多普勒血流的表现,将单因素分析得出的与乳腺恶性肿物有关的变量进入回归统计,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法建立回归模型.结果 乳腺良恶性肿物在测量值的纵横比、形态、边界、包膜、内部回声、后方衰减、回声类型、钙化、腋窝淋巴结、血流分级、血流形态、峰值流速,平均流速、PI、RI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将上述变量进入回归统计,显示肿物形态,边界,及肿物的血流Adler分级进入回归模型.结论 乳腺良恶性肿物在二维声像图及彩色多普勒血流诸多方面均有差异,通过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认为肿物形态、边界、以及肿物的血流分级对诊断最有价值.  相似文献   
24.
自然组织谐波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成人肠套叠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自然组织谐波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成人肠套叠的实用价值.方法使用3.5 MHz和8.0MHz探头对22例因腹部疼痛或包块的患者,做二维基波、自然组织谐波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肠套叠的声像图特征,套叠类型及病因.结果 22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全部资料超声图像典型,超声定位符合率为95.5%(21/22),超声对病因的发现率为90.9%(20/22).其中小肠-小肠型7例,回肠-结肠型8例,结肠-结肠型7例.手术病理证实为肠道脂肪瘤4例,小肠间质瘤1例,肠道血管瘤2例,炎性纤维样息肉2例,Peutz-Jeghers型错构瘤性息肉2例,肠道淋巴瘤2例,肠癌6例,盲肠炎症1例,血友病肠壁血肿1例,Meckel's憩室1例.结论自然组织谐波较基波能更清晰地显示病变,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判断套叠肠管的缺血有重要帮助,超声在发现肿瘤等病因上有较高敏感性.  相似文献   
25.
目的 :应用超声显像法探讨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方法 :对 6 0例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反应性充血时和含服硝酸甘油后肱动脉内径的变化 ,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反应性充血时肱动脉内径的扩张程度为 ( 2 .2 7± 5 .39) % ,与正常对照组 ( 17.5 8±6 .4) %相比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0 1)。含服硝酸甘油后肱动脉内径的变化在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5 )。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与总胆固醇水平、低密度脂蛋白 ( L DL - C)水平均呈负相关关系 ( r=- 0 .6 0 19、- 0 .3919,P均 <0 .0 1)。结论 :1.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可做为简便易行的方法评价血管内皮的功能 ;2 .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明显受损 ,受损程度与血浆总胆固醇水平、L DL- C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6.
27.
28.
甲状腺血管能量三维超声技术相关技巧探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 探讨血管能量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在甲状腺检查中的实际应用和技术技巧。方法 使用ATL-HDI5000型数字化彩色多普勒超声仪的血管能量图三维检查甲状腺患者92例,采用7,11和15幅三维成像处理方法对甲状腺附属血管和实质内血流血管三维成像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36例正常者和33例甲状腺弥漫性病性变患者的甲状腺实质和23例甲状腺肿的瘤体及其周围的血管三维成像获得成功。结论 三维能量血管成像对甲状腺上动,静脉和甲状腺中,下静脉的显示较为理想。对于了解弥漫性甲状腺病变时实质血管分布改变,区分肿瘤内,外血流,鉴别肿瘤边缘部位的血流归属有重要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29.
彩色多普勒和三维血流能量成像在肝脏肿瘤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探讨新型彩色超声多普勒在肝脏肿瘤的应用。方法:对41个肝脏肿瘤进行了彩色超声多普勒和三维血流成像检查。结果:原发性肝细胞癌(HCC)(19例22个肿块)和肝脏转移瘤(11例18个肿块)的瘤内血流信号检出率有明显差别(100%,44.4%);HCC血流抵达瘤体中心区域者占36.4%(8/22)。而转移瘤的血流多位于肿块内的外侧。一例巨大肝细胞腺瘤周围和瘤体内也显示了丰富血流。结论:数字化程度高的超声仪器可望获得更敏感的低速度血流。在部分较大瘤体内的不同部位能测到不同速度的血流。三维血流图像(3D)对鉴别肿瘤边缘部位的血流归属有重要的帮助作用,使肝内肿瘤的定位更加准确;为鉴别肝内和肝外肿瘤能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0.
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的发生机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糖尿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我国的患病人数与西方发达国家一样。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而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在发达国家糖尿病的发病率继心血管病和肿瘤之后 ,居第三位[1 ] 。糖尿病为全身系统性疾病 ,可影响全身各重要器官 ,其中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最主要的并发症。因为血管内皮损伤是血管病变的基础 ,而血管内皮细胞又具有多种生理功能 ,参与机体的凝血、免疫、物质转运和生物活性物质释放等重要的生命活动 ,其损伤可导致血管张力及血流动力学改变、激活凝血系统和血小板及增加血管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