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7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目的以乌药主要化学成分预测其作用靶点和药效作用,构建乌药多成分-多靶点网络。方法选取乌药挥发油、生物碱和呋喃倍半萜及其内酯3大类成分中的7个代表性化合物(乌药烯酯、异瑟模环烯醇、新木姜子碱、β-葎草烯、母菊薁、六驳碱、香樟内酯)为研究对象,利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对其潜在作用靶点和通路进行预测,通过数据整合剖析乌药主要化学成分药效作用。结果 7个化合物可作用于40个潜在靶点和20条相关信号通路,涉及抗炎、镇痛、胃肠运动调节、抗氧化、抗肿瘤、肝损伤保护等多个环节;各类成分之间有共同的作用靶点及通路群,有共同的药效作用又各有侧重。结论乌药挥发油、生物碱和呋喃倍半萜及其内酯通过多个蛋白靶点和信号通路的调节与转导,显示出不同成分间的多靶点、多途径的协同作用,为系统研究乌药药效作用及机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2.
麻醉性监护在隆乳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麻醉性监护(MAC)是指在一些局部麻醉或根本不需要麻醉情况下,需要专业麻醉医生提供特殊的麻醉服务,监护控制病人的生命体征,并根据需要适当给予麻醉药或其他治疗。作者将该技术使用于临床实施了60例门诊隆乳手术。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讨心肌细胞过表达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1(PPARγ1)基因后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导致的血流动力学、心肌梗死(心梗)面积、血清肌钙蛋白I(cTnI)及心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浓度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30只SD大鼠随机分成3组(n =10):SHAM组、MIRI组及PPARγ1组。SHAM组和MIRI组开胸经冠状动脉(冠脉)转染携带绿色荧光蛋白的腺病毒载体(Ad-EGFP),PPARγ1组转染携带PPARγ1基因的腺病毒载体(Ad-PPARγ1)至心肌组织。稳定3 d后重新开胸,SHAM组只过线,不接扎;MIRI组及PPARγ1组结扎冠脉左前降支30 min,再灌注120 min。观察缺血前(T0)、缺血30 min(T1)、再灌注30 min(T2)、再灌注120 min(T3)时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舒张末压(LVEDP),左室压最大上升和下降速率(±dp/dt max);再灌注120 min时检测心梗面积、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和组织MMP-9浓度的变化。结果  与T0时比较,T1~T3时MIRI组、PPARγ1组LVEDP升高,HR减慢,LVSP和(±dp/dt max)降低,MAP除PPARγ1组在T3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也明显降低(P <0.05);与SHAM组比较,T1~T3时MIRI组、PPARγ1组LVEDP升高,HR减慢,LVSP和(±dp/dt max)降低,MAP除PPARγ1组在T3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也明显降低(P <0.05);与MIRI组比较,PPARγ1组±dp/dt max升高,LVSP在T2、T3时升高,MAP在T3时升高(P <0.05);SHAM组无心肌梗死,MIRI组和PPARγ1组的缺血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MIRI组和PPARγ1组心肌梗死面积、cTnI和MMP-9均高于SHAM组,PPARγ1组低于MIRI组(P < 0.05)。结论  过表达PPARγ1基因能通过减轻缺血再灌注过程中血流动力学紊乱、减少心梗面积、降低血清cTnI及组织MMP-9的浓度,从而起到保护心肌的作用。

  相似文献   
24.
刘景诗 《医学临床研究》2014,(11):2268-2270
既往使用的镇静、镇痛等麻醉药物在肿瘤患者围术期使用的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副作用,如芬太尼有化学物质释放作用,会引起恶心、呕吐、头晕等不良反应;新型非类固醇抗炎镇痛药如氟比洛芬酯用于肿瘤术后静脉镇痛治疗时,其作用准确、药效持久,但会出现一过性的血压和心率增高;异丙酚作为一种新型静脉麻醉药,其起效快、维持时间短、清醒质量高且恶心和呕吐发生率低,但无镇痛作用,若单独用于静脉麻醉,用量过大或给药过快易导致血流动力学波动,还可产生注射部位疼痛等不良反应。因此,选用合适的麻醉药物及恰当的给药方式在肿瘤手术中保障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增加患者舒适度和促进良好的术后恢复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5.
26.
目的:探讨 FoxM1(fork head box M1)在结直肠癌(CRC)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PCR(qRT -PCR)及免疫组化检测80例结直肠癌及对应癌旁组织中 FoxM1的水平,分析 FoxM1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 FoxM1的相对表达量为1.326±0.018,高于癌旁结直肠组织的 FoxM1水平0.612±0.036(P <0.05)。免疫组化示结直肠癌组织中 FoxM1表达水平(70.0%,56/80)明显高于癌旁结直肠组织(12.5%,10/80)(P <0.05),且其表达水平与肿瘤病理分期、Dukes 分级、淋巴结转移、肝脏转移均有关(P <0.05)。FoxM1表达阴性者的无瘤生存率明显高于表达阳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2)。结论:FoxM1在结直肠癌组织的表达对预测 CRC 患者无瘤生存期及总生存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G蛋白偶联受体C组6A(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family C, group 6, subtype A, GPRC6A) mRNA在小鼠体内的分布规律。方法:比较传统和TSA信号放大系统分析石蜡包埋的小鼠组织中GPRC6A mRNA的分布情况。为了确保信号特异性,将GPRC6A基因剔除小鼠组织放在同一张切片上作阴性对照。结果:建立了一种用非同位素标记的互补RNA探针原位杂交检测石蜡包埋的小鼠组织中低表达GPRC6A mRNA 的方法。TSA信号放大系统明显提高原位杂交检测该受体的敏感性。GPRC6A基因剔除小鼠组织中没有可测信号。GPRC6A mRNA至少在消化腺、副消化腺中表达,同时也在肾、睾丸、子宫、脑、肌肉脂肪中有表达。结论:GPRC6A mRNA 的分布模式与GPRC6A基因剔除小鼠的基因表型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8.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对肺癌手术后患者疼痛和血清IL-6、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择期肺癌手术患者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包括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芬太尼组(F组)和舒芬太尼组(S组),观察并比较三组患者术后血清IL-6和IL-10的变化及VAS评分。结果与C组相比,F和S组患者的VAS评分、血清IL-6和IL-10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与F组相比,S组患者血清IL-6和IL-10水平和VAS评分亦显著降低(P<0.05)。结论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用于肺癌手术后患者的镇痛效果更好,且能有效地维持细胞因子的平衡,缓解术后的免疫损伤。  相似文献   
29.
镇痛灵用于临床术后镇痛和癌症止痛已有文献报道[1,2]。本院从1996年12月至1997年7月将镇痛灵用于硬膜外麻醉辅助用药40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ASAⅠ~Ⅱ级病例80例,年龄18~60岁,男47例,女33例,择期硬膜外麻醉下手术。其中肝胆手术41例,胃肠手术15例,阑尾切除术24例。1.2 方法 80例病人随机分成两组,A组为镇痛灵加氟哌啶醇;B组为杜冷丁加氟哌啶醇。术前所有病人肌注苯巴比妥0.1g,阿托品0.5mg,入手术室后开放静脉以10ml/(kg·h)输注血定安500ml和乳酸林格液,以1L/min鼻导管吸氧,维持血氧饱和度96%…  相似文献   
30.
我院对自愿者采用异丙酚静脉麻醉行人工流产手术,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全组孕妇100例均为ASAⅠ~Ⅱ级,平均年龄23~44岁,体重42~62kg。初孕妇35例,经孕妇65例,孕次1~4次,孕期39~84d,手术历时2~16min,术前禁食,无麻醉前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