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8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63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125篇
妇产科学   16篇
基础医学   93篇
口腔科学   22篇
临床医学   211篇
内科学   106篇
皮肤病学   13篇
神经病学   45篇
特种医学   39篇
外科学   155篇
综合类   501篇
预防医学   185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178篇
  4篇
中国医学   224篇
肿瘤学   18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145篇
  2011年   169篇
  2010年   157篇
  2009年   146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分化抑制因子Id1基因在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分化抑制因子-1(inhibitors of differentiation,Id1)在白血病白细胞中的表达,探讨其与急性非淋巴细胞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发病的相关性,为白血病的诊断、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应用KT-PCR.方法,检测Id1在健康志愿者、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白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健康自愿者相比,Id1基因在急性非淋巴细胞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中的表达均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后两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Id1在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明显降低,与白血病的发病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2.
患儿男,10岁,因"间断抽搐5年余"于2007年6月22日入院.患儿自5年余前出现快速耸肩,4年半前耸肩次数增多,有时伴四肢上抬,每月数次,于外院查脑电图提示有癎样放电,头颅MRI正常,诊断"癫癎",予口服丙戊酸钠治疗,半年未发作.  相似文献   
123.
缺氧是心血管疾病最常见的病理生理改变,心脏慢性缺氧后发牛的缺氧适应对心脏具有保护作用,心肌慢性缺氧适应的分子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可能与ATP敏感性钾通道、一氧化氮合酶和一氧化氮、血红素加氧酶-1、缺氧诱导因子-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激酶、抗凋亡因子等有关.  相似文献   
124.
目的总结对颈椎手术患者心理护理的经验。方法回顾63例颈椎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护理情况。结果97例患者均顺利渡过围手术期,无重大心理疾病。结论正确的心理护理能稳定患者情绪,主动配合治疗,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并取得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5.
蛋白质组及其在现代中医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过去几年里 ,蛋白质组研究取得了令人鼓舞的进展 ,这将推动生物技术发展进入一个更精确、更高效的设计和应用的新阶段。我们从蛋白质组的提出、技术等方面进行阐述 ,并且进一步研究其在现代中医中的作用。1 蛋白质组概念的提出和意义人类基因组计划 (HGP)的胜利完成 ,使得生命科学的研究进入了后基因组时代 ,研究热点逐渐发生了由结构基因组学向功能基因组学的转变。在对基因组的研究过程中 ,科研人员发现在完成了全序列测定的多个物种中 ,至少有 4 0 %~ 6 0 %的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功能是未知的[1]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执行者和体现者…  相似文献   
126.
血管迷走性晕厥(VVS)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脑血流低灌注引起一过性意识丧失和维持机体姿势的肌肉张力丧失,可在短时间内完全自行恢复。临床上常见到VVS患者有家族聚集倾向,近年来有关VVS患者的家族遗传特征引起关注,且从临床及分子水平进行了相关研究。现就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7.
目的 探讨β受体功能亢进症儿童立位与卧位同步12导联心电图(12 ECG)T波及ST段变化的意义.方法 β受体功能亢进症儿童(研究组)53例.男13例,女40例;年龄3.5~18.0(8.77±2.99)岁.广东中山SR-1000A心电综合自动分析仪描记卧位及立位12 ECG.匹配健康儿童40例为健康对照组.计算立位与卧位心率差及T波、ST段振幅及形态变化.采用SPSS 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研究组发病年龄高峰为7~11岁.男女比例约为13.2.研究组立位较卧位心率增加幅度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17.96±10.16)次/min vs(9.67± 6.97)次/min P<0.01].3.T波形态:研究组立位与卧位比较,T波振幅降低主要在Ⅱ、V3、V4、V5、V6导联,T波倒置主要在Ⅲ、aVF导联,T波倒置且振幅增加主要在Ⅲ、V1、V2导联,卧位时T波倒置变为立位时T波直立出现在V1、V2导联.4.T波振幅:研究组立位较卧位T波振幅下降幅度在V1导联大于健康对照组(P<0.05),在V2导联显著大于健康对照组(P<0.01).5.ST段振幅:立位较卧位变化在研究组及健康对照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儿童β受体功能亢进症发病年龄高峰在学龄期,尤以女性多见,心率明显增加,立位和卧位心电图T波形态和振幅变化明显.  相似文献   
128.
目的 探讨婴儿痉挛(IS)患儿一次发作事件中部分性发作(PS)和痉挛发作(ES)共存的现象(PS-ES).方法 2002年2月至2006年4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IS患儿,对存在PS-ES现象的14例进行分析.结果 14例中男9例,女5例.癫痈起病年龄为生后1d至2岁,监测到PS-ES现象的时间为生后1个月至2.9岁.PS-ES发作可为PS后紧跟ES,ES后紧跟PS,成串ES中混有PS.起病的惊厥类型分别有PS、ES及PS和ES同时起病,与PS-ES的组合方式无特定的相关性.PS-ES现象中的PS发作多起源于中央、顶区.半数以上患儿有病因和(或)影像学异常.经治疗的11例中5例短期有明显的临床和EEG改善,但仅3例得到了较长时间的控制.随访11例患儿发现智力运动发育均落后.结论 一次发作性事件中PS和ES可以不同的顺序组合出现,与起病时首发惊厥类型无特定的相关性.具有PS-ES现象的IS患儿可存在多种病因,且多数患儿治疗反应差及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29.
采用HP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色甘酸钠浓度,进行其滴鼻液和鼻用喷雾剂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并评价其生物等效性。采用高效液相分离系统,流动相为乙酸铵-甲醇(含50%乙腈)(15∶85),固定相为AGT Venusil XBP C18(250 mm×4.6 mm ID, 5 μm)色谱柱。采用质谱检测系统, ESI离子源, 正离子模式, 多级反应监测(MRM)方式, m/z 469→263.1(色甘酸钠), m/z 447.2→327.1(内标,普伐他汀钠)。在0.3~20 ng·mL-1色甘酸钠血药浓度呈线性关系, 定量限为0.3 ng·mL-1, 回收率在94.1%以上, 日内日间的RSD均小于14.3%。单剂量给药色甘酸钠鼻用喷雾剂或滴鼻液, 其药代动力学参数T1/2分别为(1.82±0.54)和(1.59±0.52) h; Tmax分别为(0.47±0.12)和(0.44±0.15) h; Cmax分别为(9.79±4.66)和(10.88±4.05) ng·mL-1, AUC0-5 h分别为(11.52±3.46)和(12.63±4.23) ng·mL-1·h。色甘酸钠鼻用喷雾剂相对生物利用度Fr为(93.6±13.8)%。本法灵敏度高, 适用于色甘酸钠治疗药物监测及其药代动力学和生物利用度研究。  相似文献   
130.
癫痫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之一,其本质是脑内电活动的阵发性紊乱引起短暂的神经功能障碍,类似阵发性心律失常引起的心功能障碍。因此脑电图(EEG)在癫痫诊断中的作用与心电图(ECG)在心律失常诊断中的作用同等重要。但由于脑电图不是医学院校教材的重点内容,大多数临床医师对脑电图远不如对心电图了解,从而影响了临床对癫痫的正确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