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49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53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27篇
  2篇
中国医学   47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盆腔炎性疾病若未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可能发生一系列后遗症[1].主要病理改变为组织破坏、广泛粘连、增生及瘢痕形成,导致输卵管阻塞、输卵管增粗;输卵管卵巢粘连形成输卵管卵巢肿块;若输卵管伞端闭锁、浆液性渗出物聚集形成输卵管积水;或输卵管积脓或输卵管卵巢脓肿的脓液吸收,被浆液性渗出物代替形成输卵管积水或输卵管卵巢囊肿;盆腔结缔组织表现为主、骶韧带增生、变厚,若病变广泛,可使子宫固定.在古代文献中没有专症论述,而散载于"痛经""瘢瘕""带下""崩漏"等病症中[2].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观察六味地黄丸对老年大鼠行为学的影响及对海马CA1区、CA3区和S1Tr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清洁级雄性SD大鼠分为青年对照组(3月龄)、老年对照组(24月龄)和老年用药组(24月龄),通过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其行为学变化,并通过尼氏染色光镜检测,观察大鼠海马CA1区、CA3区及大脑皮质初级躯体感觉皮质区(S1Tr)脑组织细胞数量变化.结果 老年用药组平均逃避潜伏期自第三天起较老年对照组明显缩短,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老年用药组锥体细胞轮廓清晰,形态完整,细胞排列紧密,可见少许突起,其细胞数量明显增多,与老年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六味地黄丸可以改善自然衰老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机制可能与其保护海马CA1区、CA3区及S1Tr神经元有关.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研究栀子柏皮汤对阳黄证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与作用机制。 方法: 采用以异硫氰酸苯酯(APIT)ig诱导大鼠肝损伤基础上,同时结合高温高湿的环境因素、高糖高脂的饮食因素的方法,复制阳黄证大鼠模型,施以栀子柏皮汤低、中、高剂量(2.0,4.0,8.0 g·kg-1)治疗,观察大鼠的一般生物学状态,检测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胆汁酸(TBA)和补体C3,C4水平,以及肝组织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和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光镜下观察大鼠肝组织病理变化。 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ALT,AST,TBIL,TBA含量均有极显著升高,肝组织中MDA的含量极显著增加、SOD的活性极显著降低(均P<0.01)。与阳黄证模型组相比,栀子柏皮汤中、高剂量组均能显著降低大鼠血清中ALT,AST,TBIL,TBA和补体C3,C4表达水平(均P<0.01),显著提高肝SOD活性(P<0.05,P<0.01),且栀子柏皮汤中剂量组可以显著降低肝MDA含量(P<0.05),病理切片显示二者均可不同程度地减轻肝组织损伤。 结论: 栀子柏皮汤对阳黄证模型大鼠有治疗作用,清除自由基、抑制炎症反应从而减轻肝脏损伤,可能为其退黄机制。  相似文献   
104.
考察隔山消提取物中4个活性成分青阳参苷元、去酰基萝藦苷元、白首乌二苯酮和东莨菪内酯在正常与功能性消化不良(FD)模型大鼠尿液、粪便中的排泄情况。大鼠分为正常组和FD模型组,模型组采用灌胃冰盐酸结合不规则饲养诱导FD模型。按1 g·kg^(-1)的剂量分别灌胃隔山消提取物,分别在4、8、12、24、36、48、60、72、84 h收集大鼠尿液和粪便进行UPLC-ESI-MS/MS分析,比较4个成分在正常和FD大鼠中的排泄情况。结果表明,除粪便中的白首乌二苯酮外,84 h内青阳参苷元等成分在尿液和粪便中均未达到坪值。青阳参苷元主要经粪便排泄,正常和FD模型状态下的累积排泄率分别为0.32%、0.66%;去酰基萝藦苷元主要经尿液排泄,正常和FD模型状态下的累积排泄率分别为6.70%、7.56%;白首乌二苯酮正常状态下主要经粪便排出,FD模型状态下主要经尿液排泄,累积排泄率分别为0.41%、0.52%;东莨菪内酯主要经尿液排泄,正常和FD模型状态下的累积排泄率分别为0.83%、2.13%。总体来看,FD状态下各成分主要经尿液排出,与正常组相比,FD组中青阳参苷元、白首乌二苯酮、东莨菪内酯在尿液中的累积排泄率显著降低(P<0.05)。可见FD状态对隔山消主要成分的排泄有一定影响,同时各成分经尿液、粪便的排泄量均较低,提示其经口服给药后可能存在较为广泛的代谢途径,主要以代谢产物的形式排出体外。该实验为隔山消的新药开发和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咖啡酸锗对小鼠肝癌H22端粒酶活性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建立小鼠肝癌H22移植瘤模型,应用咖啡酸锗腹腔注射给药后,通过电镜观察H22细胞凋亡的情况以及用ELISA法半定量检测端粒酶活性.结果:咖啡酸锗能诱导H22细胞凋亡以及抑制端粒酶的活性,并与药物浓度有关.结论:咖啡酸锗能显著抑制H22细胞端粒酶的活性,抑制其细胞增殖,诱导其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06.
目的对患有呼吸道疾病的住院患者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和相应耐药性进行分析。方法抽取2006年7月至2011年7月来茂名石化医院就诊的患有呼吸道疾病的420例临床住院患者病例,采集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后对相关菌株进行分离鉴定,采用K—B法进行抗生素药敏试验。结果患有呼吸道疾病的住院患者的病原菌排在前4位的是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孢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结论对患有呼吸道疾病的住院患者的病原菌分布情况进行系统了解,可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07.
加味温胆汤及其拆方配伍抗大鼠营养性肥胖的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以“祛痰”为核心,对加味温胆汤及其拆方配伍抗大鼠营养性肥胖的药效进行研究,从实验角度探讨加味温胆汤理气、健脾、益气、活血药和祛痰药之间的配伍关系,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营养性肥胖模型.除空白对照组,其余各组动物每天灌胃给予高脂乳剂,20 ml·kg-1,连续4周.4周后,将高脂乳剂组动物打乱重新分组,并于每天下午灌胃给予相应的药物,空白对照组与模型对照组给同体积的水,连续4周.在给药同时依然给予高脂乳剂.每周称1次体质量,每4天记录1次摄食量.各组动物末次给药后,称重,测量体长,计算Lee's指数和BMI;取血清检测GLU,TC,TG,LDL-C和HDL-C含量;分离肝脏和脾脏,精细称重.结果 加味温胆汤及其拆方配伍能降低高脂乳剂所致营养性肥胖大鼠体重和脏器重量的增加,降低Lee's指数、BMI和血清TC,TG,LDL-C水平,对抗大鼠因长期高脂饮食所致GLU、HDL-C水平的下降(P<0.01,P<0.05).结论 加味温胆汤能对抗高脂乳剂所致大鼠营养性肥胖的发生,其作用是通过理气、健脾、益气、活血、祛痰药之间综合配伍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8.
本文对我院治疗的50例酒精依赖者(50例均为男性,平均日饮酒量500 ml,最高日饮酒量2000 ml,入院后经戒酒等治疗全部治愈)进行回顾性分析,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09.
2000~2003年,我们用新式灌肠法为30例患者进行治疗,效果较好,介绍如下. 1方法与步骤 有物准备:输液袋(瓶)、输液管、弯盘、润滑剂、卫生纸、橡胶单、治疗巾、便盆、输液架、水温计.  相似文献   
110.
急诊科护士院前急救常见的护理隐患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孟晓萍  刘春花 《护理研究》2006,20(3):831-832
为了探讨院前急救工作的特点及护理隐患,从而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降低院前救护中护理隐患的发生率。通过对2001年1月-2004年12月我院急诊科“120”院前急救病人进行回顾性的总结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