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低级别胶质瘤是颅内常见肿瘤,好发于幕上,具有高复发特点,手术切除是治疗的基础,但难以完全切除,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由于其生物学行为和预后多有不同,因此确定影响预后的因素和理想的治疗模式将有助于提高胶质瘤患者的整体治疗水平.本研究总结我院2009年1月~2010年6月低级别胶质瘤患者临床资料,对低级别胶质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因素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2.
<正>随着我国人口的逐渐老龄化,老年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1975年,国内报道老年病毒性肝炎发病率为1.5~3.0%;1986年,首届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CA)的临床特征和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颅内CA的临床资料,其中脑内型29例,脑外型1例。采取临床观察4例,显微手术治疗26例。结果 4例临床观察病人,随访无特殊不适。26例显微手术治疗,均镜下全切病变,效果满意,无死亡病例。术后随访3个月~3年,病人均恢复良好。结论对有症状的CA积极行显微手术治疗可获得良好效果,无症状的CA可临床观察。脑内型CA行伽玛刀治疗需要慎重。  相似文献   
34.
文题释义: 羟基磷灰石:是目前最为理想的生物活性材料,具有生物相容性、骨传导性和骨诱导性,植入人体后对组织无刺激和排斥作用,能与骨形成很强的化学结合,用作骨缺损的充填材料,能为新骨的形成提供支架,发挥骨传导作用,是理想的硬组织替代材料。 MicroRNA(miRNA):是一类内生的、长度为20-24个核苷酸的单链小分子RNA,由具有发夹结构的70-90个碱基大小的单链RNA前体经过Dicer酶加工后生成,其可以通过几个miRNAs的组合在转录后水平精细调控基因的表达。 背景:多孔羟基磷灰石支架具有良好的体内外成骨效能,但其所涉及的miRNAs复杂调控机制相关研究较少。 目的:探讨多孔羟基磷灰石支架材料介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矿化过程中相关miRNA表达谱的变化。 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和鉴定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多孔羟基磷灰石支架共培养为实验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单独培养为空白对照组,分别进行成骨诱导7 d,运用mi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两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矿化过程中相关miRNA表达谱的变化并进行GO分析,筛选出两组中表达差异明显的miRNA分子并进行qRT-PCR验证。 结果与结论:①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成骨诱导7 d时实验组BMP2、ALP、Runx2 mRNA表达上调,其中BMP2上调明显(P < 0.05);②microRNA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miR-210-3p、miR-146a-5p等13个miRNAs明显上调;let-7c-3p、let-3615等17个miRNAs明显下调;③GO分析上调的miRNA靶基因主要参与生物学调节、细胞基因表达、基因表达调节等,包括NF-κB、Toll样受体9、细胞间黏附、白细胞介素1调节、血管生成、Hippo等信号通路;④实时荧光定量qPCR验证结果显示miRNA-210在实验组上调15倍,miR-146a-5p在实验组上调10倍(P < 0.05);⑤结果表明,新型微渠多孔羟基磷灰石支架可以通过上调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iRNA-210-3p和miR-146a表达,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 ORCID: 0000-0002-8722-1548(郑佳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35.
临床应用负压玻璃接管时常因接管破损导致硅胶吸痰管连接处损坏,延误抢救时机,造成不良后果,有时也可因破损而割伤护理人员的手。我院临床工作中,用一次性1ml注射器针筒替代负压玻璃接头,效果满意,避免了上述事情的发生。方法:取一次性1ml注射器针筒,保留乳头端,针筒保留约6cm,  相似文献   
36.
目的 应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的处方.方法 以HPMC K100M的用量和Carbopol 71GNF的用量为考察因素,以1,3,6和10 h的累积释放度为考察指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和多元非线性回归拟合选择合适的模型,根据最佳模型绘制效应面图和等高线图,选择最佳处方并进行验证.采用相似因子对自研片和...  相似文献   
37.
目的对比分析神经内镜经鼻-鞍结节入路与开颅手术治疗鞍结节脑膜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学中心2014年1月至2018年9月行开颅手术治疗的75例Ⅰ~Ⅳ级(由本中心根据鞍结节脑膜瘤的生长特点将其分为Ⅰ~Ⅴ级)鞍结节脑膜瘤患者(开颅手术组)与2018年10月至2022年9月行神经内镜经鼻-鞍结节入路手术治疗的86例Ⅰ~Ⅳ级鞍结节脑膜瘤患者(神经内镜组)的临床资料。对比两组患者的肿瘤切除程度、视力和视野改善情况、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肿瘤复发率等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与开颅手术组比较, 神经内镜组中肿瘤切除程度为Simpson分级Ⅰ级者比率较高[95.3%(82/86)对比70.7%(53/75)], 术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1.2%(1/86)对比6.7%(5/75)]、癫痫[0(0/86)对比12.0%(9/75)]以及颅内血肿[0(0/86)对比6.7%(5/75)]的发生率较低, 术后1 d出现皮质醇功能减退者[12.8%(11/86)对比21.3%(16/75)]的占比低(均P<0.05);但两组术后脑脊液漏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  相似文献   
38.
39.
复方儿茶水提液的抗腹泻和抗炎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以单味使用具有较弱的收敛、敛疮、抗菌、消炎等多种功能的中药组方的复方儿茶水提液抗腹泻和抗炎作用,寻找高效低毒的抗腹泻药。方法:实验于2005-07/12在大连大学药理实验室完成,选择清洁级昆明种小鼠280只,体质量18-22g,雌雄不拘、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复方儿茶水提液2,4g/kg剂量组、阳性药对照组、生理盐水组4组,每组70只。分别灌胃复方儿茶水提液2,4g/kg。阳性药(黄连素0.03g/kg,硫酸阿托品10mg/kg,阿司匹林0.3g/kg,以等容积生理盐水制成药液),同容积生理盐水。每组再均分为7个亚组,分别施加番泻叶(2g/kg)、蓖麻油(7.5g/kg)、大黄(20g/kg)、硫酸钠(20g/kg)和二甲苯(0.05mL/只)、乙酸(0.7g/kg)7个因素致小鼠腹泻或炎症模型,观察复方儿茶水提液的抗腹泻和抗炎作用。结果:纳入280只小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复方儿茶水提液2,4g/kg剂量组给药后1,2,3,4h番泻叶、蓖麻油、大黄,硫酸钠所致腹泻次数显著低于生理盐水组(P〈0.05-0.001),复方儿茶水提液4g/kg剂量组作用优于2g/kg剂量组。②复方儿茶水提液2,4g/kg组胃肠推进率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0.001),与阳性药(硫酸阿托品10mg/kg)对照组比较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P〉0.05)。复方儿茶水提液2,4g/kg组、阳性药对照组抑制率分别为40.0%、78.6%和34.4%。③复方儿茶水提液2.4g/kg组、阳性药(阿司匹林)对照组左右耳片质量差均显著低于生理盐水组(P〈0.05-0.01)。④复方儿茶水提液2,4g/kg组和阿司匹林组对乙酸提高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抑制率分别为42.5%,64.9%和66.7%(P〈0.05-0.01)。结论:复方儿茶水提液抗腹泻作用机制广泛,具有抗渗透性泻下和刺激性泻下作用,可以通过抗炎对抗炎症介质的泻下作用,产生抗腹泻作用。这些抗炎作用可能是复方儿茶水提液抗腹泻作用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40.
目的寻找最佳的护理行为,以达到持续改进和提高护理质量的目的。方法建立健全护理质量保证体系,明确职责,强化自我监督意识。结果护理质量评价是保证护理质量的关键。结论ISO-9002质量管理保证将是21世纪护理质量管理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