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23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磷酸钙骨水泥对骨形态发生蛋白缓释作用的体外实验研究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5  
目的:研究CPC对BMP的体外缓释作用及其药代动力学,为将CPC与BMP制成复合型生物活性人工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单纯CPC为对照组,以按1g CPC固相配5mg rhBMP-2的配比将CPC与rhBMP-2复合作为实验组,浸入0.01mol/L的磷酸盐缓冲液中,分别在第1、2、3、4、7、14、30、90、180、360d取缓释液,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分析不同时间rhBMP-2缓释量,绘制rhBMP-2缓释曲线,总结药代动力学规律。结果:第1-7d rhBMP-2出现快速释放,释放曲线呈快速上升直线;第7-14d rhBMP-2释放处于平台期;第14-360d rhBMP-2出现缓慢而持久 的释放,释放符合Higuchi方程。结论:CPC能对rhBMP-2有缓慢而持久的体外缓释作用,有望充当rhBMP-2的缓释载体,但缓释速度尚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82.
维持蛋白质药物的稳定性是其聚合物微球化过程工艺设计和优化的关键。综述了制备蛋白质可生物降解聚合物微球过程中影响蛋白质稳定性的主要因素,着重介绍了保护蛋白质活性损失的先进策略。选择精确的蛋白质稳定性的分析技术才能得到对结果的真实评价。  相似文献   
83.
载rhBMP-2人工骨促进家兔脊柱融合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CPC作为rhBMP-2载体促进家兔脊柱融合的作用及效果. 方法 取1 mg rhBMP-2分别与1 g CPC、体积为6.0 cm×2.0 cm×0.5 cm的医用明胶海绵(absorbable gelatin sponge,AGS)吸附复合,冻干制备rhBMP-2/CPC、rhBMP-2/AGS生物材料.45只24周龄新西兰兔,体重2.5~3.5 kg,随机分为A(n=17)、B(n=11)、C(n=17)3组.暴露L5、6横突,将L5、6横突后缘骨皮质磨除,露出松质骨,行后路双侧L5、6横突间植骨,A、B、C组分别植入rhBMP-2/CPC、rhBMP-2/AGS、CPC 3种材料.于术后4、8、24周,行大体、组织学观察及影像学检查. 结果 术后4、8周脱钙组织切片,A组均见明显骨痂连接;B组仅见小片骨痂;C组见纤维连接,局部少许软骨.术后4周A、B、C组脱钙组织切片评分分别为(7.30±0.76)、(3.68±1.60)和(1.75±0.54)分,术后8周分别为(8.32±1.11)、(3.75±1.23)和(1.47±0.23)分;各时间点A、B组以及A、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脱钙硬组织切片术后4、8周A组均见类松质骨样骨组织再生,C组植入物周围见纤维连接,少许成骨.术后4周单位面积内成骨面积A、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周,A、C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维重建CT评分A、B、C组分别为(2.50± 0.57)、(1.00±0.00)和(1.00±0.00)分,C组与A、B组以及A、B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CPC作为rhBMP-2载体能够促进家兔脊柱骨性融合,可作为一种新型的人工骨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84.
 目的  探讨不同载药方式对载三氧化二砷(arsenic trioxide,As2O3)磷酸钙骨水泥(calcium phosphate cement,CPC)固化时间和抗压强度的影响。方法   将As2O3粉末与CPC粉末的混合物或载As2O3壳聚糖微球与CPC粉末的混合物加入固化液制备载药CPC。分别在不同固化液和固液比的条件下,测定载药CPC的固化时间及抗压强度。结果  固化液为4%磷酸氢二钠(Na2HPO4)时,无论CPC直接荷载As2O3或复合载As2O3壳聚糖微球,CPC的固化时间都有明显延长。CPC直接荷载As2O3时,药物含量和固液比越大,其固化时间也越长。将固化液改进为含柠檬酸混合溶液后,复合载药微球的CPC的固化时间延长不明显。直接荷载As2O3使CPC的抗压强度有所下降,而固化液的改进和壳聚糖微球的复合则能显著提高CPC的抗压强度。结论  相比直接荷载As2O3的CPC,复合载As2O3壳聚糖微球的CPC具有更好的生物力学性能,并在固化液改进后能维持适宜的固化时间。  相似文献   
85.
在不引入除溶剂和溶质以外的第三组分情况下,用溶液浇铸法制备表面呈孔聚乳酸膜。通过在高分子量的聚乳酸中混入低分子量的聚乳酸,借助电子扫描电镜、差热分析、力学试验机考察低分子量聚乳酸对聚乳酸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通过在高分子聚乳酸中混入低分子量的聚乳酸可以制备出表面呈孔膜,该膜可满足力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好的临床要求,该方法减少了影响膜性能的因素。  相似文献   
86.
原发性高血压是重要的心血管危险因素 ,若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可损害心、脑、肾等靶器官 ,引起动脉硬化性疾病和相应的器官功能不全 ,甚至致死或致残。笔者应用氨氯地平加小剂量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的降压效果、安全性、副作用进行了临床观察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39例患者均符合WHO的高血压诊断标准。即安静休息 10min后 ,取坐位使用台式水银血压计测量血压 ,右上肢收缩压 (SBP) 140~179mmHg ,舒张压 (DBP) 90~ 10 9mmHg的Ⅰ、Ⅱ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并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和严重心、脑、肾并发症 ,…  相似文献   
87.
羟基磷灰石纳米粒子对人肝癌BEL-7402细胞毒性的评价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从抑制细胞生长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角度评价羟基磷灰石纳米粒子对人肝癌BEL 740 2细胞的细胞毒性。方法 将羟基磷灰石纳米粒子以不同终浓度、不同时间作用于人肝癌BEL 740 2细胞 ,用MTT比色法观察其细胞毒性 ,荧光显微镜、透射电镜检测细胞凋亡形态改变 ,前者同时记数凋亡指数 ,流式细胞仪定量分析细胞凋亡率。结果 羟基磷灰石纳米粒子以剂量依赖和时间依赖的方式抑制BEL 740 2细胞的生长 ,作用 48h后的半数有效抑制浓度IC50 值为 2 9.3 0 μg/ml。荧光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到细胞皱缩、核质浓缩、核碎裂、细胞起泡以及凋亡小体形成等凋亡特性的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仪直方图上可见亚二倍体峰。浓度为 5 0 μg/ml、75 μg/ml、10 0 μg/ml、15 0 μg/ml、2 0 0 μg/ml的纳米粒子处理 48h后 ,细胞凋亡率分别为 ( 2 0 .3 5± 2 .2 3 ) %、( 2 5 .3 5± 1.92 ) %、( 2 9.3 4± 4.61) % ,( 4 4.92± 3 .78) %和( 5 3 .64± 3 .49) % ,与对照组 ( 2 .2 3± 0 .14 ) %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5 0 μg/ml浓度作用 12h、2 4h、3 6h和 48h后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 ( 2 .73± 0 .17) %、( 3 .5 2± 0 .3 5 ) %、( 6.3 7± 0 .3 4) %和 ( 2 1.64± 2 .46) % ,与对照组 ( 2 .2 3± 0 .14 ) %比较亦均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88.
目的 构建一种新型钙磷硅基活性骨修复材料,研究材料成分、孔道结构和是否负载生长因子对支架力学性能、细胞粘附性能和骨组织形成过程的影响。方法 以磷酸钙骨水泥(CPC)、介孔硅酸钙(MCS)为原料,采用3D打印技术构建不同孔道结构的MCS/CPC(MCS/CPC)复合支架,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支架内部孔道结构,通过万能力学试验机测试各组支架的最大抗压力学性能,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测试各组支架的细胞粘附性能。建立大鼠颅骨原位缺损修复模型,在支架上负载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rhBMP-2)制备得到钙磷硅基活性多孔支架(MCS/CPC/rhBMP-2),考察CPC、MCS/CPC和MCS/CPC/rhBMP-2支架的组织相容性与成骨性能。结果 采用3D打印技术能够实现对钙磷硅基骨修复支架内部孔道结构的可控制备。垂直孔设计大小为350 μm 的MCS/CPC支架具有适宜的孔隙率和抗压力学强度,分别为56.6%和9.8 MPa;细胞相容性良好,有利于细胞粘附。负载rhBMP-2可显著加快新生骨组织形成,植入MCS/CPC/rhBMP-2复合支架初期纤维组织即可在连通孔道中自由生长,在植入12周后,MCS/CPC/rhBMP-2支架新生骨面积明显高于CPC和MCS/CPC支架,且新生骨组织形成过程与颅骨膜内成骨过程相似,具有一定仿生效应。结论 采用3D打印法制备的MCS/CPC/rhBMP-2支架材料具有规则的连通孔道,力学性能良好,促进成骨效果优异,是理想的新型骨缺损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载三氧化二砷(arsenic trioxide,As2O3)壳聚糖微球的制备工艺,并观察其表征和体外药物释放效果。方法:以三聚磷酸钠混合丙酮为凝胶浴,采用静电液滴法制备载As2O3壳聚糖微球。光镜和电镜下观察所得载药微球的成球效果,并进行粒径分析、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FT-IR)和X-射线衍射分析。另将载As2O3壳聚糖微球置于模拟体液中,定时提取样本液,采用原子荧光法检测砷的释放量,从而评价载药微球的药物释放效果。结果:载As2O3壳聚糖微球外观圆整、均匀度好、颗粒形状规则无粘连,具有良好的分散性。这种载药微球的粒径为(239.5±11.2)μm,包封率为(87.3±6.5)%。FT-IR和X-射线衍射分析都表明三聚磷酸钠在微球制备中起到了较好的离子交联作用,能降低壳聚糖的结晶度,提高其水溶性。在最初4 h内载药微球的药物释放迅速,之后则平缓上升,24 h内药物释放量仅为(30.8±0.5)%。结论:采用静电液滴法制备载As2O3壳聚糖微球,工艺简单可靠,所得载药微球水溶性较好,表征较为满意,包封率高,药物释放较为平缓,在载药骨修复材料的研究中具有潜在的优势。  相似文献   
90.
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是神经内科常见的疾病,及时控制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可有效减少死亡率和致残率,目前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的治疗是临床最棘手的问题之一。本研究采用硫喷妥钠治疗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并与咪达唑仑进行效果比较,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4月-2014年4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患者40例。本组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的诊断符合以下标准:①癫痫持续发作超过2h以上,或2h内反复发作,间歇期意识未恢复正常;②均为强直-阵挛发作,有意识障碍;③经反复静脉推注安定、苯巴比妥、氯硝安定无效。排除标准:①单纯部分发作持续状态,无意识障碍;②有继发性头部外伤,无法行脑电图监测。本组患者发作时昏迷、发绀、呼吸加快或呼吸不规则,心动过速或心律失常,甚至出现高热、酸中毒、脑水肿和呼吸、循环衰竭等濒危状态。将40例患者分为咪达唑仑组21例,其中男12例,女9例,平均年龄为(44.7±16.7)岁;病因:脑外伤16例,急性细菌性脑膜炎2例,急性病毒性脑膜炎1例,颅内出血2例;硫喷妥钠组19例,其中男10例,女9例,平均年龄为(45.7±17.1)岁;病因:脑外伤14例,急性病毒性脑膜炎2例,颅内出血3例。2组患者采用ApacheII 评分:咪达唑仑组(23.2±7.8)分,硫喷妥钠组(24.1±6.9)分。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