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23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妥布霉素对磷酸钙骨水泥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研究了载有妥布霉素的磷酸钙骨水泥体系的应用性能 ,包括体系的凝结时间、抗压强度、水化产物及微结构分析。结果表明 ,药物的引入并未影响材料水化产物的组成。随着药物含量的提高 ,凝结时间延长 ,抗压强度下降 ,这是由于药物的存在导致了骨水泥颗粒间的反凝聚。但材料在模拟体液中静置一周后 ,强度比缓释前均有不同程度提高 ,并趋于 36MPa,同时呈经沉淀 溶解 再水化过程形成的针状水化产物生成。这些结果将对该体系材料的临床应用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2.
纳米载药微囊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载药纳米微囊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着重介绍了关于囊材的选用、制备技术、表面修饰情况以及生物学评价等方面的内容.并对未来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展望,随着囊材可生物降解聚合物的发展,新设备的涌现以及纳米微囊的表面修饰方法、工艺过程、释放评价方法以及药物对机体的作用等的深入研究,都将把纳米载药微囊的发展推向更多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113.
 目的 研究不同调控方法对不锈钢表面混合药物涂层中紫杉醇释放速率的影响,并对药物的释放机制进行了研究。方法 研究了聚乙烯-乙烯醇(EVAL)和紫杉醇混合涂层中药物的存在状态,并通过改变外层涂层的厚度、引入溶胀控制剂(swelling control agent,SCA)、Ar 气低温等离子体(low temperature plasma, LTP)轰击等方法调控紫杉醇的释放速率。并运用Higuchi,Hixcon Crowen,Ritger-Peppas等方程分析了药物的释放机制。结果 药物在涂层中以无定型、均匀分散在聚合物中;药物的释放速率随外层涂层厚度的增加而降低;与外层引入SCA相比,在内层药物和高分子中添加SCA更能有效地降低药物的释放速率;Ar气LTP轰击涂层外表面后,药物的释放速率明显加快;随着LTP处理时间的延长,药物的释放速率加快;但LTP的功率对药物的释放速率无明显影响。药物从混合药物涂层中的释放为Fick扩散,而从含SCA体系中的释放为非Fick扩散。LTP 处理改变了药物的释放规律。结论 不锈钢表面EVAL和紫杉醇混合涂层中药物的释放速率可以通过适当的方法进行调控。  相似文献   
114.
分析39例周围型肺鳞癌的CT表现,其中16例做了薄层高分辨CT扫描(HRCT),6例做了增强扫描。结果显示:不规则厚壁空洞4例,短或长毛刺征象32例,病灶分叶28例。HRCT显示11例瘤体密度不均,9例见多发低密度灶。5例增强扫描提示低密度区不强化,说明坏死区是无血管的。26例病灶显示有明确的胸膜或胸壁侵犯。全面综合分析肿块的CT表现有助于周围型肺鳞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15.
骨质疏松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严重并发症,发病隐匿、致死致残率高,发病率逐年上升,带来巨大社会经济负担。西医诊疗在诊断和手术方面存在优势,传统中医强调整体调理、恢复机体平衡,中西医协同诊疗是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的有效策略。为推广中西医协同诊疗理念,促进骨质疏松性骨折中西医协同诊疗技术发展,建立规范化、标准化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方案,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年病学分会骨科专家委员会、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青年骨质疏松学组、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骨质疏松学组、上海中西医结合学会骨质疏松专业委员会牵头成立共识专家组,讨论并制订《骨质疏松性骨折中西医协同诊疗专家共识》,从预防、诊断和治疗三方面阐述中西医协同理念并提供推荐意见,期望改善骨质疏松性骨折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6.
目的 研究多孔磷酸钙人工骨与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复合后成骨的作用.方法 通过体外实验获取BMP-2/bFGF最佳比例,将犬的骨髓基质细胞与PCPC/BMP-2/bFGF复合材料扫描电镜观察,以BMSCs/PCPC为对照组,BMSCs/PCPC/BMP-2、BMSCs/PCPC/bFGF、BMSCs/PCPC/BMP-2/bFGF为实验组,植入裸鼠皮下,术后4、8、16周,取材行组织学观察,计算新骨形成面积.结果 扫描电镜显示,BMSCs/PCPC/BMP-2/bFGF吸附了大量BMSCs,BMSCs/PCPC/BMP-2/bFGF组新骨形成较其他组明显增多.结论 PCPC是BMP-2/bFGF较理想的载体材料,复合后具有良好的诱导成骨作用,可作为一种新型复合人工骨修复骨缺损.  相似文献   
117.
磷酸钙骨水泥固定桡骨远端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测试磷酸钙骨水泥(CPC)固定桡骨远端骨折的生物力学效果,为临床应用CPC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提供生物力学依据。[方法]18具成人上肢标本(肘关节以下)的桡骨远端制备成骨折伴有骨缺损模型,随机分为3组,分别用克氏针、CPC及CPC联合克氏针固定,在腕关节上垂直施加98N的纵向压缩负荷,并模拟腕关节的掌屈和背伸运动,运动范围为掌屈5°~背伸30°,运动2000次,每隔500次时测量桡骨远端向桡侧及背侧移位的距离。取2份标本进行CPC弹性模量测试。[结果]克氏针固定组与其他2组固定的骨折移位距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骨水泥固定组及骨水泥强化克氏针固定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PC对伴有骨缺损的桡骨远端骨折具有良好的固定效果。CPC的弹性模量为30MPa左右,介于松质骨和密质骨之间。  相似文献   
118.
BACKGROUND: Poly(propylene fumarate) (PPF) can crosslink at room temperature, and β-tricalcium phosphate (β-TCP) has good biocompatibility, but PPF/β-TCP composite bone cement has not yet been systematically studied. OBJECTIVE: To prepare PPF/β-TCP composite bone cement and to explore its in vitro bioactivity and degradability. METHODS: β-TCP and PPF were respectively synthesized by liquid-phase precipitation and a two-step method, and PPF/β-TCP composite bone cement was prepared through mixing PPF with β-TCP. The    in vitro bioactivity of PPF/β-TCP was compared with the commercial poly(methyl methacrylate) (PMMA) through the ability of forming hydroxyapatite after immersed in simulated body fluid for 7 days. The in vitro degradability of PPF/β-TCP was studied via investigat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pH values, water uptake and mass loss, compressive strength and morphology at each time point. RESULTS AND CONCLUSION: There were hydroxyapatites formed on the PPF/β-TCP material, but none on the commercial PMMA material. The pH values of the PPF/β-TCP were stable in PBS for 63 days, indicating its degradation is moderate; the mass loss was up to 13.5% after 84 days.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displayed the degraded PPF/β-TCP surface, and its compressive strength was decreased gradually, which good for the integrity and sustainability of mechanical properties during degradation.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PPF/β-TCP bone cement holds mineralization and degradability in vitro.  相似文献   
119.
磷酸镁骨粘合剂粘接骨折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磷酸镁骨粘合剂(magnesium phosphate cement,MPC)粘接固定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实验分为体外及体内两部分。体外部分:取54对新鲜猪股骨头标本,制备1cm^2骨折断面,随机分为6组,每组9对。分别用MPC粘接,在室温25℃和37℃、100%湿度两种不同条件下粘合固化30min,2、24h,行抗拉强度测试。体内部分:健康新西兰大白兔24只,通过开放截骨法制备兔双侧胫骨平台骨折模型。随机选取一侧为实验侧,采用MPC粘接;另一侧为对照侧,采用L形钢板内固定,术后均不作外固定。于术后3d,3、6和9周行X线片、周围血电解质、大体观察及组织学观察。结果体外部分:猪股骨头粘接体于两种不同条件下固化相同时间后其平均抗拉强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内部分:X线片可见实验侧和对照侧骨折均于术后9周愈合,MPC随骨折愈合而逐渐被吸收。术后不同时间点周围血钙、镁浓度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磷浓度术后6周出现一过性升高,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体观察:术后3d,实验侧和对照侧均可见骨折块复位良好;3周,实验侧骨折处有部分MPC残留,对照侧可见部分骨折线;6周,实验侧骨折线消失,对照侧周围瘢痕组织和骨痂出现过度增生;9周,实验侧骨折处塑形良好,对照侧可见钢板遗留痕迹。组织学观察:实验侧术后3d,MPC与骨间界面清晰;3周,MPC开始降解,骨小梁长入其中;6周骨折愈合,仅少量MPC未吸收;9周MPC骨折愈合良好,MPC全部吸收。结论MPC的粘接强度高、能降解、对体内电解质离子浓度干扰小,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骨粘合剂,可用于骨折的粘接固定。  相似文献   
120.
利用液相沉淀法研究了pH为10-11时,「Ca^2-」浓度大于0.5mol/L条件下基磷灰石的生成机理及其动力学。结果表明反应经历了从磷酸八钙很快转化为非晶态磷酸钙,继而转化为缺钙羟基磷酸石和羟基磷灰石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