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篇
  免费   16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55篇
内科学   17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79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99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1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刘文亚 《新疆医学》2000,30(3):201-203
增强CT已广泛应用于肝脏占位性病灶的检查诊断,螺旋CT的出现更加完善了CT检查的诊断作用。本文复习近年来的有关文献,分析各种常规肝脏增强CT检查技术的不足之处,介绍螺旋CT肝脏检查技术,比较常规CTAP和螺旋CTAP的差异,评价螺旋CT扫描在肝占位性病变检查中的优势,认为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可明显提高病灶的检出率和定笥准确性,并具有重要的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析影像科急救教学中应用严重碘副反应模拟课程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影像科2016年10月—2017年5月参与急救教学的30名医师选为观察对象,依据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即常规组(n=15)、模拟组(n=15)。常规组医师采用常规方法予以教学,模拟组医师采用严重碘副反应模拟课程予以教学,对两组医师学习成绩、急救操作时间予以统计学比较。结果模拟组医师学习成绩高于常规组医师,数据分别为(85.6±12.7)分、(70.4±14.1)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拟组医师急救操作时间短于常规组医师,数据分别为(5.4±1.0)min、(10.5±1.3)min,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像科急救教学中应用严重碘副反应模拟课程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不仅可以提高医师学习成绩,还可以缩短医师急救操作时间。  相似文献   
53.
R.F.  El  Sayed  S.  El  Mashed  A.  Farag  M.M.  Morsy  M.S.  A  bdel  Azim.  赵艳萍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08,31(5):403-403
目的回顾性确定由不同经验水平的放射医生读片时,伴有或不伴肝实质侵犯(LPI)的卵巢癌病人肝周围性转移CT鉴别的敏感性与特异性。研究以剖腹探查分期及病理检查为参考标准。方法学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此项研究不必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符合HIPAA要求。121例卵巢癌病人(年龄29~94岁,平均57.8岁)纳入本研究。2位放射医生(放射医生1:6个月专业经验;放射医生2:2年6个月专业经验)在不知道病人临床资料情况下,相互独立地回顾性记录CT显示是否有周围性转移,  相似文献   
54.
对于国内外公认的临床医师而言,住院医师培训是其成长必由之路。我院于2010年首次实施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医学影像科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承担着对住院医师进行规范化影像培训工作,怎样在现代体制下实施规范化的住院医师影像培训工作,是医学影像科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肝泡型包虫病(alveolar echinococcosis,AE)影像学分型与PNM分期、直径的相关性及其病程变化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AE患者的CT和MRI资料,根据影像学表现对病灶分型,同时记录病灶最大直径、钙化及其PNM分期情况。比较不同影像学分型在PNM分期、病灶最大直径及钙化方面的差异。结果AE患者87例111个病灶中肿块型占33.3%(37/111),混合型占41.4%(46/111),假囊肿型占25.2%(28/111)。病灶内钙化形态及分布特点:斑点状占49.5%(55/111),地图状占42.3%(47/111),大片状占8.1%(9/111);假囊肿型与肿块型及混合型在P、N分期及发生钙化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块型与混合型在P、N分期、最大直径以及发生钙化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种影像学分型病灶最大直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灶钙化分布与最大直径无相关性(r=0.035,P>0.05)。结论肿块型与混合型病灶是AE晚期的主要表现形式,假囊肿型可能是AE的一种特殊类型。  相似文献   
56.
目的:基于机器学习的CT影像组学分析构建肝泡型棘球蚴病(HAE)边缘带浸润术前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为HAE的92例患者,其中边缘带有浸润40例,边缘带无浸润52例,所有患者手术前均接受GE Discovery750HDCT扫描。从CT门脉期图像中逐层勾画病灶区域并提取影像组学特征,采用方差阈值法和SelectKBest法进行特征降维,并结合极限梯度增强树(XGBoost)机器学习分类器,对提取的特征进行统计建模。结果:共勾画92个VOI,每个VOI上提取了1409个影像组学特征,最终筛选出2个最优特征,分别为10Percentile和Gray Level Non Uniformity,结合XGBoost分类器构建的模型具有良好预测能力,其中边缘带有浸润在训练集上AUC为0.94,测试集AUC为0.73。结论:本研究引入机器学习技术预测HAE边缘带浸润状态,结果提示其可作为一种新型无创术前预测方法,所提取的2个CT影像标志物构建的模型具有良好预测准确度,为HAE的精准诊疗提供了新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57.
目的总结儿童急性布鲁氏菌性骨髓炎的MRI影像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急性布鲁氏菌性骨髓炎患儿的MRI影像资料,包括骨髓受累部位,T_1WI、T_2WI、短时反转恢复序列(short T_1 inversion recovery,STIR)骨髓信号改变,关节骨质改变,周围软组织的MRI异常信号,有无关节腔积液及脓肿形成等。结果脊柱骨髓受累5例,外周关节骨髓受累47例,以单侧持重大关节为主;52例MRI均表现为骨骺及干骺端骨髓水肿,T_1WI呈低或中等低信号,T_2WI及STIR呈明显高信号;2例骨质破坏,有骨脓肿形成;25例关节腔内积液形成;28例关节旁软组织水肿;5例关节旁软组织内脓肿形成;1例行MRI增强扫描示病变均匀强化。结论儿童布鲁氏菌性骨髓炎以累及骨骺及干骺端的单侧持重大关节骨髓为主,骨质破坏少见;MRI在早期儿童急性布鲁氏菌性骨髓炎诊断中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58.
目的 探讨能谱CT在鉴别肝脏单纯囊肿(HC)和肝脏单房囊性包虫(UHCE)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9例肝脏单房囊性占位病变患者,其中HC 19例(HC组),UHCE 20例(UHCE组),行平扫和三期增强能谱CT扫描后获得40~140 keV单能图像病灶的CT值、碘(水)浓度、水(碘)浓度、有效原子序数,测量正常肝组织和腹主动脉碘值,计算不同期相标准化碘浓度(NIC)和病灶与周围正常肝组织碘浓度比值(LNR),对两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并进行ROC曲线分析.结果 HC 40~50 keV平扫、动脉期及延迟期单能量CT值均低于UHCE (P均 <0.05),平扫和增强三期HC的碘(水)浓度低于UHCE(P <0.05),平扫、 动脉期及延迟期HC的有效原子序数低于UHCE(P <0.05);平扫和动脉期HC的NIC高于UHCE(P均 <0.05);HC动脉期水(碘)浓度略低于UHCE(P <0.05);平扫40 keV下鉴别HC和UHCE的敏感度(100%)和特异度最高(75%).结论 能谱CT成像的定量分析对HC和UHCE的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及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在评价肝泡状棘球蚴病(hepatic alveolar echinococcosis,HAE)肝脏功能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患者及30名健康志愿者,均行肝脏常规磁共振成像和DWI,b值为0和600 s/mm~2,根据Child-Pugh分级标准将病例组分为3组,A组共45例,B组共19例,C组共4例,测量正常肝实质内的ADC值,并以同层面椎管内脑脊液的ADC_椎管进行标准化处理,即ADC_比值=ADC/ADC_椎管;首先分析病例组ADC_比值与Child-Pugh评分的相关性;其次对照组与病例组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病例组组间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正常对照组ADC_比值为0.29±0.03,病例组ADC_比值为0.27±0.05,病例组A组的ADC_比值是0.28±0.05,B组ADC_比值是0.25±0.04,C组ADC_比值是0.21±0.02,病例组ADC值与Child-Pugh评分呈中度相关(r=0.432,P0.01);正常组与病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例组A组与B组、A组与C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例组B组与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DC值有望评估肝泡状棘球蚴病的肝脏功能,并且随着肝脏功能的下降,ADC值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60.
本研究的目的是确定CT血管成像生理盐水自动触发不同注射速率时对主动脉的强化作用。利用生理流动模型进行单层动态CT扫描,扫描时间为开始注射对比剂后0~50s。对比剂注射方式相同(150mL,注射速率5mL/s),以4个注射参数注射生理盐水:基础参数A,不使用自动触发的盐水注射;参数B、C和D,注射50mL生理盐水,注射速率分别为2.5、5、10mL/s。自动触发生理盐水注射速率为对比剂的2倍时,主动脉强化峰值较以对比剂的一半或与其相同的速率注射生理盐水时明显要高(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