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3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0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56篇
神经病学   143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143篇
预防医学   1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9篇
  2篇
中国医学   41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31.
蒙药“地格达”品种的本草考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考证蒙药“地格达”文献记载达7科20余种植物,但《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蒙医分册》、《内蒙古蒙药材标准》研究的只有2科5属10余种植物.为了解蒙医药,充分运用蒙医服务患者,更正名称不统一,笔者浅述“地格达“考证情况.  相似文献   
32.
锡林郭勒盟草原毛莨科药用植物资源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锡林郭勒自然保护区毛莨科药用植物资源及少数民族特用品进行调查整理。以利天然资源的合理应用,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3.
帕金森病患者运动并发症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帕金森病(PD)患者中异动症及症状波动的发生率、分布情况以及影响因素.方法 详细记录患者资料,并进行统一帕会森病评分量表(UPDRS)、Hoehn&Yahn(H-Y)分级评分.根据UPDRS Ⅳ记录患者有无异动症及症状波动.结果 122例患者接受左旋多巴治疗,疗程至少6个月.其中15例(12.3%)合并异动症,41例(33.6%)合并症状波动.异动症的独立影响因素为:发病年龄(OR=0.907,P<0.01)和左旋多巴总量(95%C/1.000~1.004,OR=1.002,P<0.05);症状波动的独立影响因素为:发病年龄(OR=0.922,P<0.05),接受左旋多巴治疗的时间(OR=1.234,P<0.05),左旋多巴总量(95%CI 1.002~1.008,OR=1.005,P<0.01)和H-Y分级(OR=1.869,P<0.05).结论 本组患者异动症及症状波动的发生率均低于欧洲调查结果,每日左旋多巴总最是异动症及症状波动的独立影响因素.添加其他药物辅助治疗而减少左旋多巴用量,可以减少运动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4.
目的:观察6-OHDA单侧毁损帕金森病(PD)大鼠模型基底节内大麻素受体1(CBR1表达特点,探讨其与PD的关系。方法:6-OHDA两点法立体定向单侧前脑内侧束(MFB)注射建立PD大鼠模型,采用免疫组化(IHC)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基底节内CBR1的表达水平。结果:IHC显示CBR1在大鼠基底节内广泛表达,PD组患侧纹状体(CPU)和苍白球(GP)CBR1较对照组显著增多(均P〈0、01);但PD组患侧黑质网状部(SNr)CBR1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Western blot结果同IHC一致:PD组患侧CPU内CBR1较对照组显著增多(P〈0、01)。结论:PD时基底节内CBR1系统信号传导改变可能对PD的病理生理发展有重要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35.
目的观察低剂量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对小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α-突触核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C57BL小鼠腹腔注射MPTP20mg/kg体重,每周注射1次连续3周,观察小鼠行为改变,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Western印迹法、免疫组化染色检测α-突触核蛋白表达,荧光双标染色观察多巴胺能神经元内α-突触核蛋白聚集。结果与注射生理盐水组相比,注射MPTP组小鼠出现暂时性躯干震颤、竖毛、动作减少等;α-突触核蛋白基因表达百分比(79·5%±0·8%,生理盐水组为19·2%±3·3%,P<0·05)及蛋白表达百分比(82·2%±4·1%,生理盐水组为18·5%±1·0%,P<0·05)均明显增加;黑质部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细胞数减少,α-突触核蛋白阳性细胞数增加;α-突触核蛋白与硫磺素S、TH与硫磺素S复合定位染色的阳性细胞数均升高。结论低剂量MPTP可诱导小鼠行为改变,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α-突触核蛋白表达升高,并出现蛋白聚集。  相似文献   
36.
黑质注射脂多糖致大鼠黑质纹状体多巴胺含量下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黑质内注射脂多糖对黑质纹状体系统单胺类递质的影响。方法 :将 2 0只SD大鼠随机分成A、B、C 3组和对照组D ,取各组大鼠纹状体和黑质组织 ,采用高压液相色谱 电化学法 (HPLC ECD)检测该部位的单胺类递质含量。结果 :A、B、C 3组纹状体、黑质部位多巴胺及其代谢产物含量明显并持续降低 ,较D组均有显著性差异 ,但纹状体、黑质部位 5 羟色胺含量仅有一过性变化。结论 :黑质内注射脂多糖能使纹状体、黑质多巴胺及其代谢产物含量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水溶性Aβ25-35损伤体外培养大鼠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的钙离子机制。方法:应用二甲基噻唑二苯基四唑溴盐(MTT)分析法研究细胞活性的改变,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 相对变化。结果:用MTT分析法发现10μmol/LAβ25-35、10μmol/LAβ25-35+5μmol/L硝苯地平、10μmol/LAβ25-35+10μmol/L硝苯地平3个实验组的细胞活生较对照组分别下降34.5%、25.1%和11.0%;预加10μmol/L硝苯地平可有效地阻Aβ25-35所致的细胞活性下降。0.1、1、10、20和30μmol/L不同浓度的Aβ25-35可致胞内离子浓度分别升高约6.4%、6.4%、62.2%、69.3%和107.5%,呈一剂量依赖性。预加Aβ25-351min后可以增强氯化钾升高细胞内钙离子的程度。上述两种作用依赖于细胞外钙离子,同时可被L-电压门控钙通道特异性阻断剂硝苯地平所拮抗。结论:水溶性Aβ25-35作用早期可以破坏神经经细胞的钙离子稳态,使细胞对外界生理性或闰理性刺激敏感度增强,空易遭受损伤。  相似文献   
38.
笔者应用中药治疗75例产后尿潴留,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75例患者,年龄均在20~35岁之间;第一胎者51例,第二胎者21例,第三胎者3例;病程最短2天,最长者达89天。除两例为门诊病人外,其它均为我院妇产科住院患者。  相似文献   
39.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人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上以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步态异常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40.
目的研究七氟醚后处理对糖尿病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32只,3.0~3.5月龄,体重280~32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组:非糖尿病缺血-再灌注对照组(NDC组)、糖尿病缺血-再灌注对照组(DC组)、非糖尿病缺血-再灌注七氟醚后处理组(NDS组)和糖尿病缺血-再灌注七氟醚后处理组(DS组),每组8只。采用栓线法和链脲佐霉素制备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和糖尿病大鼠模型。缺血2 h,再灌注24 h后,进行大鼠神经缺损评分,采用TTC法测定脑梗死体积,Western blot法测定血管生成素-1(angiopoiettin-1,Ang-1)蛋白含量。结果DC组神经缺损评分、脑梗死体积百分比明显高于NDC组,Ang-1蛋白含量明显低于NDC组(P0.05);NDS组神经缺损评分、脑梗死体积百分比明显低于NDC组,Ang-1蛋白含量明显高于NDC组(P0.05);DS组神经缺损评分、脑梗死体积百分比明显低于DC组,Ang-1蛋白含量明显高于DC组(P0.05)。结论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糖尿病可加重神经缺损,增大脑梗死体积,减少Ang-1蛋白含量;七氟醚可减轻神经缺损,减小脑梗死体积,增加Ang-1蛋白含量;七氟醚后处理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与Ang-1蛋白含量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