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41.
42.
目的 探讨颅脑创伤(TBI)后凝血功能的变化及与损伤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将150例TBI患者根据GCS评分分为轻、中、重型损伤三组,同时选取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其入院24 h的凝血功能指标.治疗1个月后根据GCS标准将TBI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结果 各型TBI中凝血功能指标均有异常,随着伤情的加重,TBI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和D二聚体(DD)水平依次增加,血小板(PLT)水平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的PT、APTT、TT、FDP和DD水平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PLT水平明显低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BI后存在凝血功能异常,其与TBI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3.
44.
45.
46.
目的:钻颅引流联合尿激酶灌洗对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其中应用钻颅引流联合尿激酶灌洗的32例为观察组,应用传统开颅术治疗30例为对照组,观察2组术后颅内压值变化、神经损伤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1)观察组患者在术后48 h及术后72 h颅内压值分别为(3.02±1.11)mmHg和(3.13±1.04) mmHg ,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组治疗后NIHSS及mR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患者治疗后NIHSS及mRS评分分别为6.54±0.81和1.73±0.51,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30/3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2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钻颅引流联合尿激酶灌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颅内压,对患者神经功能损伤小效果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7.
对于硬膜外血肿脑晚期患者的抢救中,采用先锥颅放血,后手术清除血肿,可争取时间作手术准备,又可避免术中全麻插管过程中所致的颅内压增高而加重病情。 相似文献
48.
早期肠内营养对预防颅脑损伤后上消化道出血的作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earlyenteralnutrition,EEN)对预防重型颅脑损伤后发生应激性溃疡(stressrelatedmucosaldamage,SRMD)出血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我科3年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4例,按照开始肠内营养的早晚分成两组,对比两组病例上消化道出血发生情况。结果给于早期肠内营养的一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EEN可以有效预防消化道应激性溃疡的发生与减少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49.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辅助下微创手术治疗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5例丘脑出血并破入脑室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式分为神经内镜+脑室外引流组(30例)与单纯脑室外引流组(35例)。对两组患者的疗效、手术安全性及预后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与单纯脑室外引流组比较,神经内镜+脑室外引流组患者的血肿清除率明显增高,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明显缩短,术后再出血率、脑积水发生率、颅内感染和肺部感染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神经内镜+脑室外引流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预后良好率显著高于单纯脑室外引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对于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神经内镜微创手术在提高血肿清除率、缩短引流管留置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预后方面较单纯脑室外引流术具有更大优势。 相似文献
50.
目的 探讨颅骨修补术后皮瓣坏死与钛网外露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颅骨缺损修补术后皮瓣坏死、钛网外露患者的临床资料,7例保留钛网,分别采取换药、减张后直接缝合、咬除外露钛网后缝合及转移皮瓣等措施修复;4例取出钛网后坏死皮瓣清创缝合。结果 11例患者坏死处皮瓣均愈合。7例保留钛网修复皮瓣的病例随访 2~24个月,未再发生皮瓣坏死、钛网外露。4例取出钛网病例中,2例1年后再行数字化成形钛网修补,2例放弃再修补手术。结论 颅骨缺损修补术后皮瓣坏死、钛网外露通过合理治疗可以保留钛网修复皮瓣,但对排异引起或发生化脓性感染病例,应及时取出钛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