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2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9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7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60篇
内科学   97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70篇
综合类   130篇
预防医学   59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58篇
  4篇
中国医学   22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探讨平衡易位携带者孕中期胎儿产前诊断结果及妊娠结局,为平衡易位携带者遗传咨询及生育指导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夫妻之一为平衡易位携带者65例,于妊娠18~24周在我院行羊水染色体核型检查,并针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65例平衡易位携带者,28例(43.1%)胎儿染色体核型正常,25例(38.5%)胎儿为平衡易位携带者,12例(18.4%)胎儿为不平衡易位患者。其中总妊娠次数为187次,早期流产总次数为122次(65.2%);妊娠活产53次(28.3%),此次妊娠活产率81.5%(53/65);引产12次(6.4%)。13号与14号染色体发生相互易位的几率最高(16.2%,19.2%),其生育不平衡胎儿的几率分别为4.8%和12.0%。结论:平衡易位携带者夫妇其早期流产发生率较高,妊娠到孕中期后获得染色体正常后代和平衡易位携带者后代的几率较高,选择自然妊娠并进行产前诊断来获取健康后代是完全可行的。不同染色体发生易位其生育不平衡后代几率不同。  相似文献   
82.
正彭江云,云南省中医医院风湿科主任医师、云南中医学院教授,云南省名中医,南京、天津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云南省中医药领军人才。彭教授从事临床、科研、教学及管理工作30余年,1997年师从全国第二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云南省名中医吴生元教授,深得吴氏学术真传,在本专业领域有较高的知名度与学术影响力。彭教授擅用经方治疗内科杂病,尤其对风湿免疫性疾病有独特认识痛风作为。一种代谢性、炎性、免疫性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其发病率亦越发频繁,且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  相似文献   
83.
目的 Eha是一个影响迟缓爱德华菌(Et)胞内生存的转录调控因子,本研究有助于揭示其调控Et抵御酸的分子机制。方法用ATPase抑制剂洛霉素A1抑制巨噬细胞的酸化,菌落计数法比较酸化对野生株和eha基因缺失株胞内存活数目的影响;比较两种细菌在酸性应激实验中存活率的差异;构建pMP220-P_(eha)LacZ质粒,采用β-半乳糖苷酶实验检测eha基因的启动子在不同酸性pH值下和不同培养时间的转录活性;选择Eha转录水平最高的一个酸性pH值和培养时间,分别提取两种细菌RNA,进行RNA-Sequencing;并用qRT-PCR验证其结果。结果野生株ET13在巨噬细胞内和不同pH酸环境中的存活率明显高于缺失株,阻止酸化胞内菌数明显高于未阻止酸化的胞内菌数(P0.05)。对数期细菌pH6.3培养基生长2h,RNA-Sequencing结果表明:eha基因缺失株转录水平和野生株相比,147个差异显著表达的基因(DEGs)(|log2Ratio|≥1),其中113个上调,34个基因下调,qRT-PCR随机抽样,和RNA-Sequencing表达趋势呈强相关。147个基因采用GO数据库进行功能聚类,分成25类,主要涉及细菌加工、定位、代谢、结合、催化、运输、细胞成份;基于KEGG通路的富集分析,有130个可以富集到55条通路中,包括与氨基酸、核苷酸、脂质代谢及铁的转运等路径,涉及基因较多的有双组分系统、ABC转运系统、不同环境中的微生物代谢和次级代谢产物等路径。结论在酸性生存环境,Eha对Et的转录组呈多途径、多基因的适应性的全局性调控。  相似文献   
84.
 与传统化疗相比,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可提高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缓解率,延长无进展生存期,是治疗MM的一线方案。但近年来,基于新型药物的联合诱导、巩固和维持治疗提高了MM的治疗效果,对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地位构成了挑战。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虽然具有治愈MM的潜能,但移植相关死亡率高,患者的总体生存并未获益。而减低剂量预处理异基因移植虽降低了移植相关死亡率,具有一定的移植物抗骨髓瘤作用,但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率高。文章总结了MM干细胞移植相关的临床试验结果,旨在定义新药时代造血干细胞移植在MM治疗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颈椎旁阻滞联合不同方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240例颈源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各80例。A组实施颈椎旁路神经阻滞,B组在A组基础上联用臭氧注射治疗,C组在A组的基础上加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比较三组患者的视觉疼痛评分(VAS)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1周、3个月和6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A组分别为(1.51±1.2)、(3.42±1.4)和(4.32±2.3)分,B组分别为(1.31±0.5)、(1.81±1.3)和(2.32±1.5)分,C组分别为(1.32±0.4)、(1.82±1.2)和(2.31±1.5)分,A组治疗后3、6个月VAS评分均明显高于B组和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及3、6个月A组优良率分别为100.0%、71.25%、62.50%;治疗后1周及3、6个月B组优良率分别为100.0%、87.50%、80.00%;治疗后1周及3、6个月C组优良率分别为100.0%、88.75%、81.25%;A组治疗后3、6个月优良率均低于B、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颈椎旁阻滞联合不同方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86.
缺血性脑卒中(IS)是一种严重的脑组织缺血坏死性疾病,其不同病程阶段的脑结构损伤、重塑与病人后期脑神经功能障碍的恢复及生活质量密切相关。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VBM)能定量分析全脑灰、白质间体积和密度的差异,在IS的病情评估、病程监测、治疗及康复方案选择等方面表现出独特优势。对VBM技术及其在IS运动功能、认知功能及卒中后抑郁研究等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胸透、胸片对自发性气胸患者气胸量判断的差异。方法:45例白发性气胸患者24h内同时行胸透、胸片检查,期间未行胸穿排气。结果:胸透诊断的气胸量(53±12)%,胸片诊断的气胸量(35±8)%,P〈0.01;42例闭合性气胸胸透诊断的气胸量比胸片高10%以上,3例交通性气胸胸透、胸片在气胸量判断差异在5%以下。结论:由于胸透时常规无嘱患者深吸气,对气胸量的判断常偏多,特别是在闭合性气胸时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88.
隐形眼镜配戴对近视眼视网膜成像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软性和硬性透气性隐形眼镜配戴对近视眼视网膜成像质量的影响, 探讨硬性透气性隐 形眼镜减缓近视发展的可能机制。【方法】矫正视力正常的近视眼志愿者20 人40 眼, 用像差仪检查同一志愿 者配戴前、配软性和硬性透气性隐形眼镜后的波前像差。【结果】同一受试者配戴硬性透气性隐形眼镜后与配戴 前的波前像差比较, 第2、4 阶像差明显减小( P< 0.05) , 而配戴软性隐形眼镜后与配戴前的波前像差比较, 第 2、3、6 阶像差明显增加( P< 0.05) 。合并有散光的同一受试者配戴硬性透气性隐形眼镜后与配戴前比较, 第2、 4 阶像差明显减小( P< 0.05) , 配戴软性隐形眼镜后与配戴前比较, 第4、6、7 阶像差明显增加( P< 0.05) 。【结论】 硬性透气性隐形眼镜配戴可明显减小近视眼的波前像差, 从而改善其视网膜成像质量; 配戴软性隐形眼镜则 可增加近视眼的波前像差。硬性透气性隐形眼镜配戴可能通过改善视网膜物像质量而减缓青少年近视的进一 步发展。  相似文献   
89.
一线医护人员心理应激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一线医护人员的心理应激状况,以帮助医护人员进行心理疏导,减轻心理压力,保持心理健康,提高工作质量。方法对60名一线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22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应激,占37.7%;只有44人对压力有较好地应对能力,占73.3%。结论医护人员应注意保护自身的心理健康,减少精神压力,并对其及时进行心理指导。  相似文献   
90.
目的 分析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和死亡流行特征,为制定乳腺癌预防和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全球疾病负担研究项目中1990—2019年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和死亡数据。采用标化率和截缩率描述女性乳腺癌发病和死亡趋势,应用年龄-时期-出生队列(age-period-cohort models, APC)模型和内源估计算子法(intrinsic estimator, IE)评估年龄、时期和出生队列对我国女性乳腺癌发病和死亡风险。结果 2019年女性乳腺癌中国人口标化率(中标)和世界人口标化率(世标)发病率分别为35.52/10万和36.54/10万,较1990年增加了1倍,以平均每年3.33%速度递增。1990—2019年标化死亡率呈波动下降趋势,中标死亡率在2001年达到最高(8.71/10万),世标死亡率在2004年达到最高(9.30/10万)。APC模型结果显示,随年龄发病风险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50~<60岁达到最高为0.70,死亡风险从20~<25岁的-0.21上升到75~<80岁的1.07;随时期发病和死亡风险上升,分别从1990—1994年的-0.53和-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