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0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6篇
耳鼻咽喉   9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96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14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65篇
预防医学   41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19篇
  1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41.
目的求解虹膜材料的弹性模量。方法采用自行研制的实验装置,对完整的离体兔眼虹膜试件进行0Pa到600Pa的压力加载,获取虹膜加压膨隆的数据,计算虹膜膨隆高度。然后以实测数据为基础,利用ANSYS12.0进行虹膜有限元分析,反推计算虹膜线弹性区间的弹性模量。结果虹膜在载荷为100Pa时的弹性模量为6.1kPa。结论虹膜在前后房压强差较小的情况下可以简化为线弹性材料。  相似文献   
242.
利用力学方法建立囊状动脉瘤动物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提出一种力学方法,并设计一套实验装置建立囊状动脉瘤动物模型.方法 将自行设计的动脉瘤模具通过外科手术方式固定于兔腹主动脉上,通过负压吸引增大跨壁压差使动脉局部发生形变,从而形成囊状动脉瘤.结果 建立了形态学、组织学和病理学仿真的囊状动脉瘤动物模型,并且获得3枚囊状动脉瘤.结论 建立囊状动脉瘤动物模犁的力学方法是可行的,而且这套自行设计的实验装置具有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43.
针灸治疗消渴病最早可追溯到马王堆出土的《足臂十一脉灸经》。晋代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首先记载了消渴病的具体取穴,明代的一些针灸书籍在前人的基础上,记载了很多治疗消渴病的腧穴。由此可见,在古代针灸已被广泛地应用于消渴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244.
1仪器和试药 1.1仪器Agilent 6890/5973N气相色谱仪,MettlerAE 240电子天平(十万分之一). 1.2试剂吡啶,AR,上海化学试剂总厂,批号:030412;乙酸酐,AR,无锡县化学试剂厂,批号:840821.  相似文献   
245.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目前已在国内普遍开展,然而其配套手术器械不尽满意,尤其对人工股骨头表面光洁度有所影响,以至加重对髋臼软骨的磨损,影响人工关节的使用期。为此笔者于1977年在工厂协助下自行设计制作了一种股骨头打入器,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46.
二、医院工作质量评价标准的计分方法为了对工作质量的评价结果进行定量化分析,专门研究制定了评价标准的计分方法。全部标准总分为500分,5个部分各得100分。每条标准中对各种供选择的结果(a、b 或a、b、c)均规定了相应的得分,对可能不适合于一些医院具体情况的部分标准在评价用表中专门列出“不适用,  相似文献   
247.
人眼虹膜组织力学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我们创建的将瞳孔水密缝合后,模拟眼内前后房压强差,对虹膜整体进行加压的实验方法,对人眼虹膜的力学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人眼虹膜是典型的粘弹性物质;面积模量与前后房压强差之间基本成线性关系。实验结果可为青光眼致盲机制解释和瞳孔阻滞力的估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48.
一、引言血液流变学是研究血液的流动和变形的科学。其临床应用,即临床血液流变学,旨在研究疾病对人体血液循环、血液的流动形态、血管性能的改变及血液与血管的相互作用机制和作用结果等。所有这些都必须通过  相似文献   
249.
目的 探讨胫骨前肌肌筋膜瓣转位在胫骨肿瘤患者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采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胫骨上段骨肿瘤 3 1例。其中骨巨细胞瘤 1 7例 ,成骨肉瘤 8例 ,软骨肉瘤 4例 ,软骨母细胞瘤 2例。肿瘤切除后 ,沿深筋膜浅层游离外侧缘皮肤达趾长伸肌内缘。沿趾长伸肌与胫骨前肌的间隙切开深筋膜 ,向内游离深筋膜达胫骨前肌外缘 ,切缘的上端向内绕行 ,使胫骨前肌的胫骨侧起端与深筋膜一起游离 ,形成深筋膜及胫骨前肌肌瓣。将此肌筋膜瓣向内翻转 ,覆盖在假体前方 ,与内侧的髌韧带、深筋膜或股薄肌、半腱肌、半膜肌与鹅足缝合 ,形成一肌筋膜袖重新包裹在胫骨侧假体周围 ,然后再缝合皮肤。结果 切口愈合按甲、乙、丙、丁分级。其中 :甲级 2 6例 ,乙级 3例 ,丙级 2例 ,切口一期愈合。关节活动度 :术后 2周 ,0°~ 85°。术后 6周 0°~ 1 1 0°。随访 0 5~ 9 0年 ,局部复发 1例 ,远处转移 5例。结论 胫骨前肌肌筋膜瓣解剖血管恒定 ,血运丰富。采用胫骨前肌肌筋膜瓣向内转移与肌筋膜或深筋膜共同形成一肌筋膜袖重新包裹在胫骨侧假体周围 ,可有效避免胫骨肿瘤患者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近期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50.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及内美通用于重度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 (内异症 )术后辅助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了 16 3例重度盆腔内异症患者术后随访资料 ,比较术后应用米非司酮、内美通及未用药组的复发率和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米非司酮组、内美通组复发率分别为 13 1%、15 2 % ,低于未用药组 32 1% (P<0 0 5 ,P <0 0 5 )。米非司酮组副反应发生率 13 1% ,显著低于内美通组 4 5 7% (P <0 0 5 )。结论 米非司酮、内美通用于盆腔内异症的术后辅助治疗是有效的 ,米非司酮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