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9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5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2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以噬菌体显示技术制造抗体的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噬菌体显示技术制造抗体是近年来创造的制备抗体的基因工程新技术。它模拟了体内B淋巴细胞的免疫选择和抗体亲和力的成熟过程,成功制备了高亲和力特异性人抗体。本文简介该技术建立的基础、基本程序和特点。  相似文献   
42.
经额胼胝体-穹隆间入路切除儿童松果体区肿瘤   总被引:41,自引:9,他引:32  
目的 研究和探索切除儿童松果体区肿瘤的手术入路。方法 经额胼胝体-穹隆间入路切除儿童松果体区肿瘤45例。结果 肿瘤全切除34例,近全切除8例,大部切除3例,无手术昏迷死亡。结论 经额胼胝体-穹隆间入路是切除松果体区肿瘤的最佳入路之一,直视下操作,按生理间隙进入,肿瘤全切率高,术后合并症少。  相似文献   
43.
经外侧裂脑岛叶入路至基底核区的显微解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外侧裂脑岛叶入路至基底核区的相关显微解剖。方法对13例(26侧)成人男性尸头标本进行外侧裂、大脑中动脉(MCA)及岛叶、基底核区的显微解剖与测量。结果①外侧裂干部平均长度为(41.5±5.3)mm,分支的长度为:前水平支(26.3±6.2)mm,前升支(36.0±10.1)mm,后支(43.0±7.1)mm。②MCA分叉到颈内动脉发出MCA处平均(18.7±8.9)mm;颈内动脉分叉处到岛阈的距离平均(24.4±4.8)mm。MCA分叉在岛阈内侧的18侧,在岛阈外分叉的8侧。MCA各段平均长度及直径:MI段(22.9±6.5)mm,(2.0±0.4)mm;M2段(26.8±10.8)mm,(1.6±0.4)mm;M3段(19.0±7.4)mm,(1.3±0.3)mm。③本组标本豆纹动脉均发自M1段及大脑前动脉A1段;有2组豆纹动脉的23侧,有3组豆纹动脉的3侧。其中内侧组距颈内动脉6.0~12.0mm,外侧组距大脑中动脉分叉5.0~23.0mm。④岛叶额盖宽(28.3±0.9)mm,顶盖宽(28.6±0.7)mm,颞盖宽(38.3±1.1)mm;短回长度为(28.8±3.5)mm,长回长度为(42.6±5.2)mm,岛叶中央沟长度为(38.9±5.1)mm。结论熟悉经外侧裂脑岛叶人路的解剖,有利于岛叶、基底核区肿瘤手术路径的选择和术中重要血管及结构的保护;高血压基底核出血可以经外侧裂脑岛叶短回的乏血管区造瘘,清除血肿。  相似文献   
44.
本世纪初疫苗中已使用佐剂来增强疫苗效力,但迄今人用甚至兽用疫苗的佐剂大多数仍为铝盐。近年来许多新疫苗正在开发中,并期望通过增加疫苗组分和减少剂数来简化免疫程序,这就需要更有效的新佐剂。本文讨论佐剂的发展和作用方式,并尝试根据作用方式进行佐剂分类,以期有助于佐剂的选择。  相似文献   
45.
本文介绍用人淋巴细胞Ea花环试验筛选和评价细胞免疫增强剂的方法。选用正常人外周血分离的淋巴细胞,经一定浓度的胰酶处理,使淋巴细胞暂时丧失形成Ea花环的能力。洗涤后置37℃,加被测药物刺激,培养4~19小时,洗去药物再测定其Ea花环形成率,与对照相比较,观察药物对淋巴细胞Ea花环形成有无增高作用,来判断药物的性能。用本法测试了15种生物制剂和中西药物,证实并发现转移因子、左旋咪唑、胸腺素V、PHA、免疫RNA、黄芪多糖和掌叶半夏蛋白,均能明显增高淋巴细胞Ea花环形成,显示具有细胞免疫增强作用;而脂多糖、神灵杆菌素、白色念珠菌素蛋白、心叶淫羊藿、葫芦巴碱等九种药物无增高作用。用本法还比较了四个转移因子制品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本法是一个简便、敏感、重复性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46.
1979年2月20~21日,二百多位来自欧、亚、美洲的科学家出席了由美国国立变态反应和传染病研究所发起的关于“增强对疫苗的免疫应答”的国际讨论会。会议回顾了1976年在国立卫生研究院召开的美国全国  相似文献   
47.
本文研究的两种抑制性细胞同前文Ⅳ。选择15例20~26岁的正常成年人,单次静脉注射氢化考的松琥珀酸钠400mg,在注射后即刻和4小时后,分别抽取静脉血,继用Ficoll Hypaque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单个核  相似文献   
48.
目前,应用单克隆抗体OKT系统对Moretta等所记述的Tγ细胞群的均一性以及是否属于T淋巴细胞已产生怀疑。本文进一步研究了健康人Tγ细胞的异质性。取人外用血白细胞先以Ficoll isopaque密度离心,继经尼龙毛柱除去单核细胞、粒细胞和B淋巴细胞,获得纯度达90%以上的T淋巴细胞群。用Ripley型抗D血清包被的人ORh~ 红细胞血影作EA单层粘附等方法获得纯Tγ细胞群。然后以荧光标记的单克隆抗体OKT3和OKM1着染,并用荧光激活细胞分离器  相似文献   
49.
本文研究氢化考的松(氢考)在体外对入外周血中抑制性细胞功能的作用。所研究的抑制性细胞有两种,一种是天然存在于10%正常人的外周血中的抑制性细胞,用直接抗绵羊红细胞空斑形成试验(PFC试验)检测,其对体外美洲商陆促有丝分裂素  相似文献   
50.
许多学者曾报导人T淋巴细胞表面存在Fc-IgG和Fc-IgM受体。这些受体和据此所鉴定的T细胞亚组的功能特性最近正作深入研究。曾证明,带Fc-IgM受体的Tμ细胞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