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6篇
神经病学   19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伴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大和社会节奏的加快 ,青年脑卒中的发病率越来越高 ,其病因及危险因素复杂多样 ,有些是难以改变不可干预的 ,有些是人为因素可以预防可以控制的.如果能对可防控的病因及危险因素给予及早有效的干预 ,做好一级预防 ,青年脑卒中的发病率就可以降低.故而研究青年脑卒中的病因及危险因素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2.
73.
双侧腹内侧丘脑综合征的临床与影像学(附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双侧腹内侧丘脑综合症 (Bilateral Ventromedial ThalamicSyndrome)是一少见的丘脑病变 ,由双侧丘脑腹内侧梗塞引起。我们于 1995年至 2 0 0 1年共收治 7例患者 ,现报道并分析如下。临 床 资 料1.一般资料 :男 6例、女 1例 ,年龄 4 2~ 6 9岁。 7例病人均为缺血性脑血管病。  相似文献   
74.
高血压脑出血血肿周围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周围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及其与血肿周围脑水肿形成的关系.方法取34例脑出血患者行微创血肿抽吸术,抽吸过程中获得的血肿周围脑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测定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根据术前头颅CT测量脑出血患者血肿周围脑水肿带的大小,用双盲法对染色结果及术前脑水肿的体积进行分析.结果脑出血后4 h,血肿周围组织已出现VEGF的表达,脑出血后48~72 h,VEGF的表达达到高峰.VEGF表达强阳性组、弱阳性组、阴性组之间比较,脑水肿体积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 VEGF在高血压脑出血血肿周围组织中表达上调,可能参与了血肿周围脑水肿的形成.  相似文献   
75.
脑血栓形成是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该病致残率高,死亡率也高,治疗时间长,患者心理威胁大,有的病人对后遗症的恐惧胜于死亡的威胁。焦虑恐惧的心理不仅影响病人的正常生活,而且会引起病人严重的心理变化,病人的心理活动失去平衡导致神经功能紊乱,对身体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如何帮助病人从痛苦中解脱出来,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是我们医护人员刻不容缓的责任。  相似文献   
76.
护士是医院护理工作的具体执行者,担负着各种治疗、护理、技术操作、心理护理、病房管理等各项工作,在完成各项工作和业务技术操作中起着重要作用。护士的素质、思想觉悟、业务水平、医德医风、工作能力、心理品质等都直接影响护理质量。因此,护士素质的优劣,直接影响护理质量的高低。  相似文献   
77.
1984~1993年,我院对16例颅内肿瘤病人误诊,均经脑血管造影与CT扫描确诊。现将误诊疾病及其原因报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8.
中西医结合分期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分期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小量高血压脑出血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中西医结合分期治疗组(治疗组),对两组病人发病早期血肿扩大发生率及治疗两周后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两组脑出血病人发病早期血肿扩大发生率比较。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两周后,治疗组的临床疗效、血肿体积和水肿带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分期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能有效控制脑出血后继续出血,可促进血肿吸收,减轻脑水肿,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9.
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病因之一,动脉斑块的形成导致血管狭窄,循环系统血流障碍,从而导致组织缺氧而引发一系列心脑血管疾病,严重狭窄或斑块破裂形成血栓可导致循环血管闭塞,从而导致组织坏死,增加心脑血管疾病致死风险。目前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手段主要是针对循环中血脂水平的降低,他汀类药物仍然是一线降脂药物,尽管他汀类药物已经被证实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广泛适用性,但由于其剂量依赖性和副作用,相当一部分患者在血脂水平未达到指南推荐的标准时就不得不停用,因此,开发除他汀类药物之外能够降低血脂水平并具有良好疗效和耐受性的替代治疗药物具有重要意义。本篇文章主要综述目前针对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的降脂新型药物的作用机制及临床研究进展,以期为动脉粥样硬化降脂治疗提供新的诊疗思路。  相似文献   
80.
脑出血是一种发病率很高的急性脑血管病 ,至今仍无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法。与同等体积的脑梗死比较 ,脑出血有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 [1]。脑出血后引起的神经细胞及轴突的急性坏死是不可逆的 ,任何治疗措施都是无效的。但近几年来人们注意到大约有 1 /3的脑出血患者在发病后一段时间内仍出现进行性中枢神经功能恶化 ,提示除血肿引起的急性神经组织损害外 ,还存在有血肿周边组织的继发性损害。研究表明 ,脑出血后血肿周围存在一个组织损伤和水肿形成进行性加重的区域 ,该区域内的病理改变在一定时间内是可逆性的 ,如果能在此时间窗内给予适当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