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6篇
神经病学   19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对比评价GLUMA牙齿脱敏剂与常规脱敏剂治疗牙本质过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12例,398颗患牙随机分为2组,分别用GLUMA和氟化钠甘油涂擦治疗,观察即刻与1年的疗效。结果:实验组即刻有效率100%,1年有效率97.9%,对照组即刻有效率71.6%,1年有效率31.6%,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GLUMA脱敏剂操作方便,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2.
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 CSVD)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病,其起病隐匿且临床表现多样。研究表明,神经血管单元(neurovascular unit, NVU)功能失衡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血脑屏障通透性改变、胶质细胞活化等病理生理学过程存在多向作用和反复激活现象,在炎症和免疫...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讨对农村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家庭-社区医院一体化管理的可行性方法。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在门头沟区妙峰山镇卫生院就诊的老年慢性病患者100例。按健康档案号尾数的奇偶数不同分为两组,奇数组为对照组,偶数组为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按常规门诊管理方法,患者自行到院复诊。观察组按家庭-社区医院一体化管理方法,建立专门的门诊病历档案,由接诊医生制定复诊方案,对患者每周1次定期电话随访,指导患者进行慢性病自我管理。两组干预时间均为半年。比较两组干预后的SF-36生活质量评分及服药依从性。结果 随访半年,观察组生活质量SF-36评分总健康得分(86.28±10.35)分,高于对照组的(61.96±10.47)分,其他维度如生理、心理/情绪、精神、活力、体能、社会功能、健康变化、身体疼痛得分均高于对照组;服药依从率观察组为100%,高于对照组的8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农村慢病患者进行家庭-社区医院一体化的管理可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4.
目的 研究脑出血患者血小板CD62p、CD42b表达及血浆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a(6-keto-PGF1a)和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对4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脑出血组)发病后<3 d、1周、2周及20例高血压患者(对照组),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小板CD62p、CD42b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TXB2、6-keto-PGF1a和vWF的水平,并分析脑出血患者血小板CD62p、CD42b表达与血浆vWF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在发病后<3 d、1周及2周,脑出血组血小板CD62p表达和血浆TXB2、vWF水平及TXB2/6-keto-PGF1a(T/K)比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血小板CD42b表达和血浆6-keto-PGF1a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脑出血患者血小板CD62p表达与血浆vWF水平呈正相关(r=0.56,P<0.01),血小板CD42b表达与血浆vWF水平呈负相关(r=-0.60,P<0.01).结论 脑出血患者出现血小板CD62p表达和血浆TXB2、vWF水平升高,血小板CD42b表达和血浆6-keto-PGF1a水平降低.提示脑出血后有明显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及血小板活化.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C反应蛋白与患者入院及发病3周时NIHSS评分的关系,为患者的病情评估与预后评估提供参考证据。方法收集脑梗死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收集研究对象的基本研究信息,入院24 h内完成超敏C反应蛋白的检测,并记录患者入院时及发病3周时的NIHSS评分。结果入院时,重症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水平要高于轻型组患者[(5.59±3.72)vs(4.30±2.34)];入院3周时,神经系统预后不良组的C反应蛋白水平也比预后良好组的浓度高[(7.20±4.01) vs(2.97±1.6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元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患者发生重型卒中的风险升高1.56倍,95% C I为1.13~2.18;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脑卒中患者预后不良的风险升高2.01倍,95% C I为1.89~3.66。结论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入院时的超敏C反应蛋白的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相关,可能是患者出院时神经功能预后评估的相关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26.
目前临床上大多将甘露醇作为治疗脑出血后脑水肿的主要脱水药物,对于甘露醇的脱水作用虽已得到充分肯定,但很多学者都注意到其脱水效果并非与其使用剂量和次数呈正相关,而是随着甘露醇的使用次数的增加,脱水效果反而减弱,甚至可加重脑水肿,其具体机制尚未完全清楚。CD62p和CD42b两者都是体内血小板活化的敏感指标。我们应用流式细胞双标记技术观察不同剂量甘露醇对血小板CD62p和CD42b表达的变化,旨在比较不同剂量甘露醇对血小板活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27.
头面部烧伤感染的护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头面部是人体的暴露部位,烧伤后很容易引起组织毁损及吸入性损伤。即使是创面愈合以后也往往有面部器官功能障碍和面容畸形的后遗症,因此头面部烧伤感染的防护措施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对本组123例头面部烧伤感染病人采取了以下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8.
脑出血血肿周围半暗带的病理生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对于脑梗死而言,脑出血尚无有效的治疗办法。但近几年来,对脑出血血肿周围半暗带内局部脑血流、炎症反应、脑水肿和细胞凋亡等病理生理机制的研究,为脑出血的进一步治疗展现了光明前景。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索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MP)病人血清肌钙蛋白I(cTnI)、乳酸(Lac)、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C反应蛋白(CR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及磁共振成像上易受损脑组织平均表观弥散系数(ADC)与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发病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1月至2016年1月连续收入临淄区人民医院的ACMP病人56例.收集病人年龄、性别、昏迷程度等基线数据,于发病24 h内完成的血清碳氧血红蛋白(COHb)、Lac、cTnI、CK、CK-MB、LDH、NSE、白细胞计数、CRP数据,和入院48 h内的颅脑1.5T核磁共振成像上的双侧大脑苍白球、脑室周围及半软圆中心的平均ADC值;以发病60 d后是否出现DEACMP为终点.按发病60 d后是否出现DEACMP分为迟发性脑病组和非迟发性脑病组,比较2组的COHb、Lac、cTnI、CK、CK-MB、LDH、NSE、白细胞计数、CRP和双侧大脑苍白球、脑室周围及半软圆中心的平均ADC值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对差异显著的结果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DEACMP组昏迷发生率(15例,75.00%)显著高于非DEACMP组(12例,33.33%)(P<0.01).DEACMP组的Lac、CK、CK-MB、LDH、CRP和NSE均高于非DEACMP组(P<0.05~P<0.01).而COHb、cTnI和白细胞计数在2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EACMP组苍白球区域的ADC值显著高于非DEACMP组(P<0.01).而侧脑室周围白质与半软圆中心区域的ADC值在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昏迷程度、中毒时间、NSE、CK、CRP和LDH是DEACMP发病的可能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结论:ACMP病人血清Lac、CK、CK-MB、LDH、CRP和NSE水平可能与DEACMP有关,其对DEACM的诊断与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0.
小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稳定性与可重复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目前,转基因小鼠越来越多地在脑血管病研究中应用,小鼠的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是进行该项研究的一种重要模型,因此对该小鼠模型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研究也变得非常必要。目的:建立重复性强,稳定性好的小鼠大脑中动脉脑缺血模型,为以后对转基因小鼠的研究做好技术准备。设计:采用配对两组比较的研究方法。地点和材料:实验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器官移植研究所进行,选用BALB/c和昆明白两种小鼠(均购自同济医科大学动物房),5~0及6~0两种规格的尼龙丝线,在不同条件下进行试验。干预:选择BALB/c和昆明白两种小鼠进行栓塞试验,观察小鼠品系、体质量、线栓规格及术后温度对梗死结果的影响、主要观察指标:小鼠的梗死体积及神经功能评分。结果:昆明白小鼠的平均梗死体积为(12&;#177;4)mm^3,BALB/c小鼠的平均梗死体积为(22&;#177;3)mm^3,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16.425,P&;lt;0.01)。BALB/c小鼠的神经功能评分与昆明白小鼠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005,P&;lt;0.05)。17~22g小鼠匹配6~0的线栓组较30~35g的小鼠匹配6~0线栓组梗死体积所占百分比较大(t=14.070,P&;lt;0.01),神经功能评分也高于后者(t=3.714,P&;lt;0.05)。结论:小鼠品系、小鼠体质量与线栓规格是否匹配、术后温度是否保持恒定均影响小鼠线栓模型的稳定性。必须严格控制上述各种因素以建立稳定的小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为脑科学研究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