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2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目的探讨临床细菌性肺炎感染病原菌的种类、分布特征和耐药性,为细菌性肺炎患者抗感染治疗提供方案。方法对2008年3月-2009年11月临床痰液标本中分离的病原菌进行菌株鉴定,采用K-B法,按照NCCLS规定标准进行药敏试验判断。结果革兰阴性杆菌占67.7%;革兰阳性球菌以及真菌分别占20.4%和11.9%;前3位病原菌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和白色假丝酵母菌,分离率分别为28.7%、18.3%和11.1%;革兰阴性杆菌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四环素和呋喃妥因耐药较严重;革兰阳性球菌对阿奇霉素、氨苄西林、青霉素和苯唑西林耐药较严重。结论病原菌对抗菌药物具有严重的多药耐药性;加强耐药性监测,合理选择应用抗菌药物,以提高细菌性肺炎抗感染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探讨医院感染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性,旨在降低医院感染率,提高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和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1年7月临床各科室送检标本中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氏不动杆菌的分离情况及耐药性.结果 分离出的1017株病原菌中,肺炎克雷伯菌542株,鲍氏不动杆菌475株,其中送检标本前两位分别是痰液占68.5%和69.9%、血液占14.0%和12.8%;呼吸内科病原菌检出率最高占41.7%和42.9%,其次是ICU占19.7%和17.3%;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唑林、哌拉西林、头孢噻肟、头孢呋辛、头孢他啶耐药性较高,耐药率均>35.2%;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均为0;鲍氏不动杆菌对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头孢唑林、哌拉西林、头孢呋辛耐药率较高,均>58.7%.结论 肺炎克雷伯菌及鲍氏不动杆菌的多药耐药性明显增加,加强预防控制措施及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避免病原菌在医院内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44.
目的 了解医院临床标本中分离的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检出规律、分布状况及耐药特点. 方法 回顾分析医院2008年10月-2009年9月住院患者各种送检标本中分离的349株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计算其构成比、科室分离率,并统计分析与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同时检出的微生物,分析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的药敏结果.结果 呼吸内科、综合ICU、神经外科和血液内科等科室分离出的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占全院检出率的56.4%;主要标本来源为痰液和支气管灌洗液,占总数的95.4%;绝大部分为混合感染或多重感染,70.5%的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感染患者同时感染了其他细菌或真菌等病原菌;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头孢哌酮/舒巴坦、米诺环素和左氧氟沙星的敏感率较高,均>75.0%,可用于临床经验治疗. 结论 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引起的感染因其耐药性高而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关注;及时送检标本进行微生物学检测并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抗菌药物才能有效控制该菌引起的感染.  相似文献   
45.
过去的几十年中,人们对肾脏微循环和氧合状态的研究主要依赖侵入性探针[1,2].它可以精确地测量生理、病理和药物干预条件下的.肾脏组织内的血流量和组织氧分压.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以颗粒酶B为靶向的磁共振造影剂(gadolinium-diethylenetriaminepentaacetic-granzyme B monoclonal antibody,Gd-DTPA-GB mAb)的制备方法及反应条件.方法:采用颗粒酶B单抗制成颗粒酶B靶向造影剂Gd-DTPA-GB mAb;通过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 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sation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MS)计算其相关参数,采用MTT法检测其细胞毒性,以及免疫组化法判定其免疫活性.结果:MALDI-TOF-MS鉴定结果显示:颗粒酶B单抗的质荷比高峰主要出现在133986.41处,连接Gd-DTPA后高峰主要在139736.06的位置;根据质谱结果计算得每分子抗体可以连接20个左右的Gd3+;MTT法结果显示:Gd、DTPA、Gd-DTPA,以及Gd-DTPA-GB mAb组在浓度逐渐递增的情况下对于细胞活性没有明显影响,且4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靶向造影剂(1∶175)与阳性对照组(1∶150)比较,具有较高的免疫活性.结论:在体外,本实验室设定的条件能够合成磁共振靶向造影剂Gd-DTPA-GB mAb,而且该造影剂具有良好的免疫活性,无明显细胞毒性.  相似文献   
47.
48.
目的 探讨医院感染临床标本中鲍氏不动杆菌(ABA)的分布特征及耐药率,对预防控制突发细菌感染起着重要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2010年11月-2011年10月从住院患者各类感染标本中分离出的ABA感染情况及其耐药性.结果 391株ABA的分布以痰标本为主,占72.9%,其次为血液,占27.0%,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占17.0%;分布以神经内科、综合ICU和呼吸内科为主,分别占32.2%、23.8%和13.0%;该菌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头孢吡肟、头孢噻肟、左氧氟沙星、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的耐药率均>71.0%,而且多药耐药率较高,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仅为2.8%和3.3%.结论 ABA是医院感染的重要条件致病菌,其对抗菌药物耐药率高,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注重检测和预防控制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49.
目的研究孤啡肽(OFQ)对脑缺血损伤后细胞凋亡和谷氨酸受体1(GluR1)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8)、脑缺血组(n=8)、OFQ0.1μg组(n=8)和OFQ1.0μg组(n=8)、OFQ10.0μg组(n=8)。应用Longa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侧脑室微量注射OFQ干预,原位TUNEL方法检测细胞凋亡的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GluR1受体的表达。结果假手术组只有散在较少的凋亡细胞,GluR1表达微弱;脑缺血组脑组织凋亡细胞增多,GluR表达增强,应用OFQ后凋亡细胞逐渐增多,GluR表达逐渐增强。结论 OFQ可能通过上调GluR1表达,加重脑缺血引起的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50.
目的 分析187例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特点,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调查2011年1-12月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脑卒中患者873例,医院感染187例,感染率为21.4%;187例感染患者的临床各类标本分离出283株病原菌,其中痰标本中分离出的菌株最多,占62.2%,其次为脓液、血液、穿刺液、尿液、分泌物,分别占21.9%、8.1%、1.8%、1.4%、1.1%;在分离出283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194株,占8.6%,前3位是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分别占35.0%、14.5%和13.4%,革兰阳性菌77株,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占11.0%,真菌占4.2%,均为假丝酵母菌属;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噻肟、头孢唑林的耐药率为100.0%,对亚胺培南的敏感率为100.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克林霉素、红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96.8%、100.0%、90.0%.结论 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率较高,检测的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杆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