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血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MIF)、血管生成素-2(Ang-2)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12月在广州市番禺区何贤纪念医院妇科治疗的EMs患者103例(EMs组),卵巢良性肿瘤患者90例(卵巢良性肿瘤组)和健康志愿体检者100例(健康组),检测各组血清MMIF、Ang-2水平。结果 EMs组血清MMIF和Ang-2分别为(1.92±0.31)ng/mL和(73.39±11.40)ng/mL,明显高于卵巢良性肿瘤组和健康组(P<0.05);R-AFS分期Ⅳ期患者血清MMIF和Ang-2分别为(2.54±0.25)ng/mL和(88.29±9.40)ng/mL,明显高于Ⅰ期、Ⅱ期和Ⅲ期患者(P<0.05);MMIF、Ang-2与R-AFS分期呈正相关(rs=0.343和0.350,P<0.05);MMIF与Ang-2呈正相关(r=0.866,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MMIF、Ang-2水平明显升高,两者间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两者水平与EMs的病情程度具有显著相关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陈欣  孙莹  刘岩丽 《黑龙江医学》2001,25(7):553-553
腹膜外剖宫产给产妇带来一定的好处 ,但是同时也给产妇今后的生活留下隐患。首先 ,术中我们不能探查子宫体部是否有肌瘤结节 ,是否有卵巢肿瘤 ,增加了再次手术的机会 ;其次 ,是给日后行子宫全切术造成了困难。本文就腹膜外剖宫产术后患者行子宫全切术的体会 ,进行总结。1 病例介绍1999~ 2 0 0 0年 ,我院曾有 5例剖宫产术后 ,因子宫肌瘤、慢性宫颈炎欲行子宫全切术。其中 ,有 2例有腹膜外剖宫产术史 ,分别为术后 12年、15年 ,术中剪开膀胱、子宫反折腹膜 ,下推膀胱时均受阻 ,剥离困难 ,锐钝性分离 ,膀胱及宫颈创面多处渗血 ,有 1例因出血多…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解脲脲原体不同生物群感染与输卵管妊娠的关系。方法利用PCR技术,检测132例输卵管妊娠患者(观察组)和同期门诊68例早期正常妊娠妇女(对照组)的宫颈分泌物中的解脲脲原体,并对解脲脲原体阳性者进行不同生物群的检测。观察两组解脲脲原体感染的阳性率及不同生物群感染所占的比例,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①观察组56例宫颈分泌物检测出解脲脲原体DNA,阳性率为46.8%,对照组10例宫颈分泌物检测出解脲脲原体DNA,阳性率为23.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解脲脲原体阳性者中,观察组中Uu生物1群占42.4%(25/59),生物2群占52.5%(3l/59),生物1群和生物2群两群混合感染占5.1%(3/59);而对照组中Uu生物1群占66.7%(11/15),生物2群占20%(3/15),生物1群和生物2群两群混合感染占6.7%(1/15)。患者组中生物1群的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组中生物2群的感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u两群混合感染在两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脲支原体感染与输卵管妊娠的发生有关,生物二群的感染与输卵管妊娠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乳酸菌阴道胶囊联合甲硝唑栓治疗滴虫性阴道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150例滴虫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甲硝唑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3个月、 6个月后的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67%(P <0.05)。观察组3个月、 6个月后复发率分别为8.00%、 21.33%,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33%、45.33%(P <0.05)。结论采用乳酸菌阴道胶囊联合甲硝唑栓治疗滴虫性阴道炎患者,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其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由于某些致病因素导致的严重病理过程,它可导致孕产妇出血、溶血、多器官功能障碍,发病急,病情凶险,母婴死亡率高[1].为寻找其致病诱因,对广州市番禺区何贤纪念医院2003~2006年抢救的22例DIC病例进行了回顾分析.……  相似文献   
16.
李小利  何善阳  刘萍  沈艳  刘岩丽 《新医学》2009,40(6):393-395
目的:了解广州番禺区外来女工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发病现状,探讨子宫颈液基细胞学(liquid—based cytologic test,LCT)结合阴道镜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000名在广州番禺区工厂务工的外来女工进行LCT筛查,对LCT阳性(细胞学TBS分类为不典型鳞状细胞以上)的女工进行阴道镜及镜下多点活组织检查(活检),分析LCT阳性者的阴道镜检查及活检结果,比较LCT阳性者中不同年龄段患者的活检结果。结果:3000名受检者中,LCT阳性537例(17.9%),其中经活检证实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190例(6.3%),宫颈浸润癌2例(0.07%)。537例LCT阳性者中,阴道镜检查正常264例(49.2%),其中活检结果为CIN34例,阴道镜的假阴性率为12.9%;异常273例(50.8%),其中活检结果为湿疣34例,CIN或浸润癌158例,阴道镜与活检的诊断符合率达70.3%(192/273)。LCT为轻度鳞状上皮内病变、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鳞状细胞癌的病例与活检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50.4%,88.3%和2/2,假阳性率则分别为49.6%、11%和0。537例LCT阳性者中,20~30岁组、31~40岁组、41~47岁组的CIN检出率分别为33.7%、42.5%、26.7%(P〈0.05)。结论:广州番禺区外来女工CIN的发生率高,是宫颈癌的高发人群。LCT结合阴道镜检查是较好的宫颈癌筛查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系统在子宫内膜腺癌的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中的规律及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24例正常子宫内膜、30例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及62例子宫内膜腺癌组中uPA、uPAR、PAI-1的表达,并分析与良恶性、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基层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uPA、uPAR、PAI-1在子宫内膜腺癌组中的表达较正常子宫内膜组和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组中的表达显著升高(P均〈0.05),而正常子宫内膜组和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组中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uPA、uPAR、PAI-1的高表达与肿瘤分化、临床分期、肌层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uPA、uPAR、PAI-1的表达与子宫内膜腺癌的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8.
研究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系统在子宫内膜腺癌的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中的规律及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24例正常子宫内膜、30例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及62例子宫内膜腺癌组中uPA、uPAR、PAI-1的表达,并分析与良恶性、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基层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uPA、uPAR、PAI-1在子宫内膜腺癌组中的表达较正常子宫内膜组和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组中的表达显著升高(P均<0.05),而正常子宫内膜组和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组中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 >0.05).uPA、uPAR、PAI-1的高表达与肿瘤分化、临床分期、肌层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 <0.05).uPA、uPAR、PAI-1的表达与子宫内膜腺癌的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