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6篇 |
免费 | 9篇 |
国内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临床医学 | 6篇 |
内科学 | 40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外科学 | 2篇 |
综合类 | 15篇 |
预防医学 | 15篇 |
药学 | 2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6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1篇 |
2020年 | 2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2篇 |
2013年 | 3篇 |
2012年 | 2篇 |
2011年 | 2篇 |
2010年 | 2篇 |
2009年 | 4篇 |
2008年 | 4篇 |
2007年 | 3篇 |
2006年 | 3篇 |
2005年 | 8篇 |
2004年 | 6篇 |
2003年 | 11篇 |
2002年 | 7篇 |
2001年 | 11篇 |
2000年 | 3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目的研究我国成年人饮酒状况对代谢综合征(MS)发病的影响。方法本项目为前瞻性队列研究。2007至2008年对分别于1998和2000年基线调查的中国心血管病流行病学多中心协作研究35~74岁的27020例队列人群开展随访调查。结果基线14572例非MS人群经8年随访,共发生MS2362例。在调整了年龄、南北方、城乡、受教育程度、体力活动、吸烟、体质指数以及MS组分数后,和不饮酒者相比,男性饮酒者发生MS的相对危险度(RR)为1.24(95%CI:1.06~1.45),人群归因危险度为10.13%;每日摄入酒精量10.1~20g,20.1—40g,〉40g组的RR分别为1.36(95%CI:1.02~1.82),1.34(95%CI:1.03—1.74)和1.41(95%CI:1.13,~1.77);每周饮酒2~5次和/〉6次的RR分别为1.25(95%CI:1.01~1.55)和1.26(95%CI:1.04~1.52);只喝啤酒组、只喝白酒组和混合饮酒组的RR分别为1.60(95%CI:1.05~2.45)、1.30(95%CI:1.02~1.65)和1.27(95%CI:1.06~1.52)。女性每日摄入酒精量在10.1~20g组和〉20g组RR分别为2.67(95%CI:1.26—5.65)和2.38(95%CI:1.35—4.22)。结论在全人群中,每13摄入酒精量〉10g就会显著增加MS发病风险,在女性中尤为明显。男性每周饮酒≥2次以及只饮啤酒、只饮白酒和混合饮酒者均明显升高MS的发病风险。为减少MS的流行,应提倡限制酒精过量摄入,尤其女性更应限制酒精摄入量(≤10g/d)。 相似文献
22.
目的 :调查分析 3~ 6岁的学龄前儿童肥胖度与血压测量值的相关关系、肥胖度分层对血压的影响。 方法 :整群抽取广东省韶关市区四所幼儿园的 3~ 6岁儿童作为调查对象。测量身高、体重、血压 ,分析肥胖度与血压测量值之间的相关关系。将儿童按每周岁一个年龄组分为 4组 ,分析肥胖、超重、消瘦、正常各层 4组间血压测量值的差异以及各年龄组肥胖、超重、消瘦、正常各层间血压测量值的差异。 结果 :分析显示肥胖度与收缩压及舒张压之间均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4组肥胖、超重、消瘦、正常各层间收缩压和舒张压测量值均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 (P <0 0 0 0 1)。 结论 :学龄前儿童单纯肥胖已经对血压产生明显的影响。儿童肥胖的预防应早在学龄前期进行相关教育和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23.
广东省不同个体特征人群血压差别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了解广东省不同个体特征人群的血压水平差别及影响血压升高的主要因素。方法 对1991年广东省高血压抽样调查15岁及以上研究对象共42894人的资料进行分析。个体特征包括:年龄、性别、职业、化程度、吸烟、饮酒及体重指数。结果 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男性的高血压患病率较女性高;在不同职业人群中经年龄标化后机关工作人员的高血压患病率最高,达12.9%;随着化程度的长高、高血压患病率增加,大学以上化程度高血压患病率达13.1%;吸烟较不吸烟患病率高;饮酒较不饮酒患病率高;体重指数高,高血压患病率明显升高。结论 在广东省不同个体特征人群中年龄、职业、化程度、吸烟、饮酒及体重指数均为升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提示对这类人群需要减少社会精神压力,吸烟等致高血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中国成年人超重和肥胖与高血压发病的关系。方法 研究对象来自中国心血管病流行病学多中心协作研究和中国心血管健康多中心合作研究,两项研究分别于1998年和2000-2001年开展基线调查,并在2007-2008年开展统一的健康状况随访。共纳入13739名研究对象进入最终分析,按照BMI将研究对象分成四组:低体重组(<18.5 kg/m2)、正常体重组(18.5~23.9 kg/m2)、超重组(24.0~27.9 kg/m2)和肥胖组(≥28.0 kg/m2)。计算四组人群年龄标化的高血压累积发病率;并以正常体重组为参照,使用广义线性回归模型计算其他三组高血压发病风险RR值及其95%CI。结果 本研究平均随访8.1年,确诊新发高血压4271例,其中男性2012例,女性2259例。低体重组、正常体重组、超重组和肥胖组的年龄标化高血压累积发病率分别为21.6%、30.6%、42.4%和50.8%,随着BMI的升高而升高(趋势P<0.001)。以正常体重组为参照调整协变量,男性低体重组、超重组和肥胖组的RR值(95%CI)分别为0.78(0.64~0.95)、1.22(1.13~1.30)和1.28(1.16~1.42);女性分别为0.89(0.77~1.03)、1.16(1.09~1.23)和1.28(1.18~1.38)。结论 我国超重和肥胖者的高血压发病风险明显升高,应加强对超重和肥胖人群的高血压防控。 相似文献
25.
冠心病流行病学研究进展及疾病负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小清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8,36(6)
冠心病是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心脑血管病已经在发展中国家开始蔓延,成为世界第一位的死亡原因.认识冠心病的发病趋势及该病带来的巨大疾病负担,对进一步研究防治策略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6.
广州城乡人群血压及其影响因素十年前后变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27.
目的 了解广东与新疆中小学生风湿件心瓣膜病流行现状.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2005~2006年分别在广东和新疆协作区部分中小学校开展以听诊和体检为主要手段的风湿性心瓣膜病普查,结合病历回顾、成人调查和9~12岁小样本甲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甲链)带菌率调查.结果 各协作区中小学生风湿性心瓣膜病检出率为0,新疆成人风湿性心瓣膜病患病率(12.9‰)高于广东清新(2.2‰).新疆甲链阳性带菌率为9.8%~12.6%,高于广东的连洲(2.3%)和清新(3.9%).结论 新疆小学生甲链带菌率和成人风心病患病率均明显高于广东,提示新疆的风心病流行较广东严重.中小学生风湿性心瓣膜病患病率与1994年相比有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28.
今天,随着流行病学与医学统计学的进一步发展。使其在临床医学科研中得到更加广泛深入的应用。如在进行“临床医学科研计划”时。尤其在新药(包括新治疗方案)临床试验科研工作中,要求必须严格依据“研究目的”来进行科学的“研究设计”,同时要根据研究设计的类型及所收集数据的性质.制定科学的“统计分析计划(书)”,然后按照统计分析计划(书)运行统计分析软件,得出统计学结果,以便正确推论专业结论。现在就如下问题我们来探讨一下如何估计样本含量更科学合理:据前期临床实践已有研究思路,希望进行一项临床研究设计.探讨在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的患者因手术治疗(心导管术或外科手术)而发生房室传导阻滞(atrial ventricular block,AVB)的患者中如给予积极预防措施.是否会降低AVB发生率? 相似文献
29.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为急性骨髓细胞白血病 M3型(简称 M3) ,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急性白血病 ,除具有其他急性白血病的一般临床表现外 ,还具有下列特征 :1以早幼粒细胞增生为主。 2常伴随出血病变。 3对化疗敏感 ,但早期死亡率高。 4能被维甲酸诱导分化成熟。 5持续缓解时间长。本病预后凶险 ,多因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DIC)或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 ,导致严重出血而早期死亡。因此 ,对本病的观察和护理愈显重要。1 临床资料 我院 1998年 5月~ 2 0 0 1年 3月收住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患者 2 0例 ,男 12例 ,女 8例。平均年龄 30 .2岁。入院… 相似文献
30.
目的总结大动脉调转术(arterial switch operation,ASO)患者的特征和围术期管理,分析ASO术后中长期死亡率及其时间趋势和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双向队列研究设计,回顾性纳入单中心1997~2011年接受ASO的患者,前瞻性登记2012~2016年的患者,并前瞻性随访所有纳入的571例患者,其中男454例、女117例,随访间期为术后6个月及每年。采用Joinpoint回归分析ASO术后总死亡率的时间趋势。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估计ASO术后中长期生存率,并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探讨死亡的危险因素。采用竞争风险模型计算ASO术后并发症的累积风险。结果本研究ASO患者的特征及围术期的管理与发达国家存在诸多不同。ASO术后总死亡率和住院死亡率分别为16.3%和15.1%,5年、10年和15年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3.3%、82.8%和82.8%。术后死亡率在1997~2016年的20年间显著下降。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早年ASO(1997~2006年)、单冠或壁内走行的冠状动脉畸形和较长的体外循环时间。ASO术后10年后,再次心脏干预、肺动脉狭窄、吻合口狭窄和心律失常是最主要的并发症(累积发生率>10%)。结论过去的20年中,ASO的生存率有显著提高,术后死亡率逐步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但仍有提高的空间。ASO术后远期随访需关注肺动脉狭窄和吻合口狭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