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18篇
神经病学   2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探讨临床标本分离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特征,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对该院2013年临床送检的细菌检验标本1 936份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药敏试验结果判定依据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颁布标准,采用实验室信息系统(LIS)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1936份临床标本共检出病原菌461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234株(50.76%),革兰阳性球菌123株(26.68%),真菌104株(22.56%).常见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鲍曼不动杆菌.对于肠杆菌科细菌,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和阿米卡星的抗菌活性最强;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是葡萄球菌属敏感性最高的药物;对于非发酵菌,敏感的药物有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等.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检出率为10.42%和5.00%,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为26.32%,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70.00%.结论 临床分离的细菌耐药状况比较严重,临床医生应重视病原菌的药物监测,了解细菌耐药性的变迁,合理选择和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2.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累及全身的自身免疫性疾病(AID),以B淋巴细胞功能亢进,产生大量自身抗体为特征,目前SLE的启动及疾病维持机制尚不十分清楚。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是人体多种组织细胞的生长调控因子,对细胞外间质基因表达、基质降解、细胞增殖分化和细胞凋亡功能等具有明确作用。转化生长因子BU型受体(TβRⅡ)基因的缺失及变异可使TGF-β1的信号转导通路受阻,使细胞增殖失去控制,导致细胞异常增殖或免疫失调。本研究测定TGF—β1与TpRⅡ在SLE不同疾病组中的变化,以评价其与SLE活动性之间的关系以及在SLE发病中作用,并为SLE诊断提供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小脑后下动脉瘤的临床特点及CT血管成像(CTA)的诊断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小脑后下动脉瘤患者的临床及CTA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中表现颅内出血10例,其中第四脑室出血4例、第四脑室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全脑室系统出血1例、小脑半球出血3例;表现为后颅窝占位症状1例.CTA显示动脉瘤位于小脑后下动脉起始部8例、小脑后下动脉远端3例;其中囊状动脉瘤7例,梭形动脉瘤4例.手术所见动脉瘤的部位、形态、大小及其周边结构等与CTA检查结果基本一致.结论 小脑后下动脉瘤多表现为第四脑室出血和小脑出血,CTA可清楚地显示小脑后下动脉瘤,对诊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奈呋胺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观察朱耀华刘定华近来血管性痴呆已成为老年人常见疾病之一,但尚无较有效的药物治疗。我们采用奈呋胺脂(naftidro-furyloxalate,脑加强)治疗36例血管性痴呆患者,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一、一般资...  相似文献   
15.
依达拉奉治疗大脑中动脉区大面积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大面积脑梗死是脑梗死中较严重的一类,病情凶险,死亡率及致残率均很高,目前尚无十分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法。依达拉奉(Edaravone)是一种新型羟自由基清除剂,国外临床研究证实该药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2005年1月~2007年1月应用依达拉奉注射液(必存,南京先声制药有  相似文献   
16.
利福平治疗成人间日疟疾54例,含11例氯喹无效病例,剂量为600mg/d,疗程为7d。结果:有效率高达94%,3d退热率和疟原虫阴转率分别为85%和83%。从而肯定了利福平对间日疟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有机磷农药中毒时是否存在肺换气功能障碍,我们对25例病人作临床观察。报道如下。对象和方法对象:1995年6月~1996年6月,轻、中度神志清楚的中毒病人25例,年龄20~57岁,平均34.6岁。女性21例,男性4例。对照组健康人20例,年龄20~50岁,平均年龄28.6岁。方法:测定人院后卧床10分钟呼吸空气,然后面罩吸氧15分钟经肝素抗凝抽股动脉血,用美国1312型血气分析仪测定结果,并按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介绍的方法分别计算换气功能指标”‘。换气功能指标和计算方法如下。1.P。一a以)。评价氧合状态指标,采用吸空气测定值。2.…  相似文献   
18.
近年的研究证实脑梗死与颈动脉斑块的大小、性质有关。为探讨这一关系,我科自2003年3月-2004年3月对脑梗死患者和无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采用颈动脉超声检测,并对相应高危者采取东菱克栓酶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检测炎症性肠病(IBD)不同病期患者以及对照组外周血CD4^+CD25^+Treg及其特异标志物Foxp3的表达,来分析与IBD疾病活动性关系,探讨CD4^+CD25^+Treg和Foxp3在IB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52例IBD患者和35例正常对照组分别应用流式细胞术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外周血中CD4^+CD25^+T细胞亚群的百分率测定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Foxp3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IBD患者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比例明显低于疾病缓解期患者和正常对照组(P〈0.01);活动期IBD患者中使用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与未使用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BD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Foxp3mRNA表达水平低于缓解期和正常人,差异有显著性(P〈0.05);缓解期Foxp3mRNA水平与正常人差异无显著性(P〉0.05);IBD患者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表达率及PBMC中的Foxp3mRNA表达水平与疾病活动指数评分呈负相关性。结论:活动期IBD患者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及Foxp3mRNA表达下调,而恢复期其表达回升,且二者呈正相关,并与临床活动评分呈负相关,因此认为CD4^+CD25^+Treg细胞和Foxp3可能参与疾病的发生发展,与疾病的活动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术后综合康复治疗对踝关节骨折患者康复进程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47例踝关节骨折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76)和对照组(n=71).观察组术后给予综合康复治疗方案,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康复方案.随访至术后12个月,观察两组康复进程(采用踝关节主动伸、屈、旋前、旋后最大度数评价,术前及术后3,6,12个月各评价1次)及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 两组踝关节伸、屈、旋前、旋后度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踝关节伸、屈、旋前、旋后度数随着时间的延长表现出逐渐升高的趋势(P<0.05),观察组升高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评分随着时间的延长表现出逐渐升高的趋势(P<0.05),观察组升高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康复治疗可缩短踝关节骨折术后康复进程,也有助于提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