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3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81.
先天性上尺桡关节融合是一种较少见的先天性骨骼畸形,是桡骨与尺骨的近侧端形成骨性连接,并有不同程度的旋前畸形。目前,根据是否恢复上尺桡关节的旋转功能分为分离融合区重建术及截骨矫形术两大类,后者又根据单次矫形的程度分为旋转截骨术及截骨后Ilizarov外固定架矫形术[1]。虽然近年来手术疗效逐步改善,但仍不十分满意。现就笔者收治此类患者的手术治疗及预后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2.
1病情介绍患者男性,20岁,主因“右下肢短缩,踝足内翻畸形,行走障碍15年”于2017年2月入院。15年前车祸伤致右小腿开放性骨折、软组织缺损及踝关节损伤,伤后予以骨折固定、跟腱部位皮瓣修复,后骨折顺利愈合。随发育出现肢体短缩,小腿内翻外旋及踝足僵硬性马蹄内翻畸形,并逐渐加重。异常发育的腓骨远端凸出于皮下。无法穿鞋,行走需佩戴定制支具。  相似文献   
83.
目的 分析男性腕管综合征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提高临床对男性腕管综合征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0年2月收治的31例经肌电图确诊的男性腕管综合征的病例资料.除1例经保守治疗恢复后,其余30例皆采取手术治疗.结果 所有病例均有手部麻木史,且30例共40侧皆为保守治疗无效后自愿接受手术治疗.所有病例术后切口...  相似文献   
84.
目的 探讨经三种手术方式治疗拇指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9年6月至2020年9月,我科对60例拇指狭窄性腱鞘炎Ⅳ期患者,随机分成A、B、C三组.三组均采用掌指纹横行切口,A组从A1滑车正中切开,B组从A1滑车最桡侧切开,C组将A1滑车切除.分别记录术前(D0)和术后第1天(D1)、第3天(D3)、第7天(...  相似文献   
85.
目的 探讨骨间前神经卡压的解剖学因素及临床疗效.方法 对12侧新鲜尸体上肢标本进行解剖学研究,观察骨间前神经在走行过程中存在的卡压因素.1997年5月-2007年12月,对15例骨间前神经卡压者进行治疗.其中1例行保守治疗;14例行骨间前神经松解,并切除对其形成卡压的腱性组织,其中7例同时结扎卡压在骨间前神经上的血管.15例获得6个月至4年的随访.结果 12侧解剖学研究发现,旋前圆肌深头的腱性组织出现率为91.7%(11侧),骨间前神经几乎均被旋前圆肌两头骑跨;示、中指指浅屈肌腱腱弓出现率为41.7%(5侧);拇长屈肌副头出现率为58.3%(7侧);骑跨于正中神经和骨间前神经之上的异常血管出现率为66.7%(8侧).14例手术者中,7例同时行血管结扎者,术后疗效优于单纯松解骨间前神经和切断腱性组织者.结论 骨间前神经卡压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手术彻底解除其走行路径的全部卡压因素是获得满意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86.
随着手工业的逐渐发达,手部创伤也逐渐增多,临床采用的修复方法多样,疗效各异[1-3].近年来,我科采用手背鼻烟窝穿支皮瓣局部转移修复手背软组织缺损12例,皮瓣均存活,疗效满意. 1.一般资料:本组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18 ~ 65岁.均为机器伤所致手背尺侧软组织缺损,急诊或亚急诊手术.皮瓣切取面积为10 cm×4 cm~6 cm×3 cm,供区行全厚皮片移植.  相似文献   
87.
目的 明确臂丛神经根部的力学性质并观察大鼠臂丛神经根部断裂瞬间的生物力学状态.方法 对大鼠C5~T1神经根进行在体分组拉伸测试,记录载荷一延长量:计算应力-应变值,绘出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在曲线上分析神经根的各项生物力学性能指标.结果 ①各神经根所承受载荷各不相同.②牵拉角度不同,断裂部位不同.③不同角度牵拉时的最大载荷并不相同.④C5、C6、C7神经根初始横断面积与最大张力之间呈正相关,而C8、T1两神经根两者之间无相关性.结论 大鼠各臂丛神经根间的生物力学性质存在差异,但共同点是神经根的初始面积不同,所承受的最大载荷亦不同,牵拉角度不同,最大载荷及断裂部位亦不同.这可能与各神经根出脊髓的解剖位置及牵拉时受力不均衡有关.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探讨高血压与血尿酸的关系。方法对102例高血压病患者和97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压、血糖、肾功能(Scr、UA、BUN)、血脂(TC、TG、HDL、LDL)进行检测和对照分析,多因素相关分析采用Logitic回归分析。结果高血压病组的高尿酸血症发生率(41.49%)明显高于糖尿病组(28.41%),差异有显著性(P〈0.05).高血压病组的血尿酸为(357.4±95.2)μmol/L,2型糖尿病组血尿酸为(276.5±109.6)μmol/L,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Logi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高尿酸血症的发生与高血压有关。结论高血压与高尿酸血症的发生密切相关,高血压是致高尿酸血症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9.
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如早期得不到准确的复位或不能维持复位的骨折而畸形愈合,必然影响腕关节的功能,常需手术矫正.2006至2008年间,我科对7例陈旧性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畸形愈合的患者采取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1.一般资料:本组7例,男6例,女1例;年龄23~45岁,平均37岁.受伤原因:跌倒后手掌撑地6例,交通伤1例;均为闭合性损伤.伤后均在当地医院行手法复位石膏固定1个月,因腕关节疼痛、活动受限或X线片骨折位置不佳而来我院就诊.7例按AO桡骨远端骨折分类:A型3例(A2型1例,A3型2例),B型2例(B1型1例,B3型1例),C型2例(C1型1例,C2型1例).伤后至就诊时间为32~60 d,平均40 d.  相似文献   
90.
锤状指是由于末节指骨基底背侧至中央腱束止点间伸肌健断裂或撕脱部分指骨所致。若处理不当锤状指畸形长期存在,影响手部功能及外观。针对当前骨锚在手部肌腱损伤重建的应用逐渐广泛的现状,及我科在临床应用中的经验,分别采用单、双骨锚进行止点重建。2007年7月-2009年1月随访患者8例,笔者发现采用双微型骨锚重建修复指伸肌腱终腱止点撕脱伤者疗效优于采用单微型骨锚重建修复指伸肌腱终腱止点撕脱伤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