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5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患者 女,56岁.自1992年至今因发现左手大鱼际部肿块并多次复发,先后于外院9次手术治疗,肿块反复于局部复发而再次来我院住院治疗. 1992年发现左手大鱼际处出现无痛性肿块,边界清楚,无明显压痛及放射痛,按压不缩小伴拇指活动不适,行第一次肿块切除术,术后病理报告为透明细胞肉瘤,术后未给予放射和化学治疗.全身检查未发现肿瘤转移灶.10年后左手大鱼际处再次发现肿块,手术切除,病理检查后再次证实为透明细胞肉瘤.全身检查仍未发现其他肿瘤病灶.4年后肿瘤再次局部复发,予局部切除治疗,未进行全身检查.1年后再次复发,以后每年肿瘤局部复发并手术1次,先后共行9次手术,4次病理检查,诊断结果均为透明细胞肉瘤.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Wassel分型在先天性拇指多指畸形手术治疗方案选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手术治疗的36例(39指)先天性拇指多指畸形患儿的临床资料,本组患儿根据Wassel分型情况分别采用针对性的手术方案进行治疗。结果随访时间8~41个月,运用改良Tada评分进行评估,其中优31指,良7指,差1指,优良率达97. 44%。结论Wassel分型应用在先天性拇指多指畸形的临床治疗中效果显著,可根据患者病情实施针对性治疗。  相似文献   
53.
目的 探讨骨间前神经卡压的解剖学因素及临床疗效.方法 对12侧新鲜尸体上肢标本进行解剖学研究,观察骨间前神经在走行过程中存在的卡压因素.1997年5月-2007年12月,对15例骨间前神经卡压者进行治疗.其中1例行保守治疗;14例行骨间前神经松解,并切除对其形成卡压的腱性组织,其中7例同时结扎卡压在骨间前神经上的血管.15例获得6个月至4年的随访.结果 12侧解剖学研究发现,旋前圆肌深头的腱性组织出现率为91.7%(11侧),骨间前神经几乎均被旋前圆肌两头骑跨;示、中指指浅屈肌腱腱弓出现率为41.7%(5侧);拇长屈肌副头出现率为58.3%(7侧);骑跨于正中神经和骨间前神经之上的异常血管出现率为66.7%(8侧).14例手术者中,7例同时行血管结扎者,术后疗效优于单纯松解骨间前神经和切断腱性组织者.结论 骨间前神经卡压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手术彻底解除其走行路径的全部卡压因素是获得满意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明确臂丛神经根部的力学性质并观察大鼠臂丛神经根部断裂瞬间的生物力学状态.方法 对大鼠C5~T1神经根进行在体分组拉伸测试,记录载荷一延长量:计算应力-应变值,绘出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在曲线上分析神经根的各项生物力学性能指标.结果 ①各神经根所承受载荷各不相同.②牵拉角度不同,断裂部位不同.③不同角度牵拉时的最大载荷并不相同.④C5、C6、C7神经根初始横断面积与最大张力之间呈正相关,而C8、T1两神经根两者之间无相关性.结论 大鼠各臂丛神经根间的生物力学性质存在差异,但共同点是神经根的初始面积不同,所承受的最大载荷亦不同,牵拉角度不同,最大载荷及断裂部位亦不同.这可能与各神经根出脊髓的解剖位置及牵拉时受力不均衡有关.  相似文献   
55.
逆行岛状筋膜蒂指背皮瓣修复同指指端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指末节骨、软组织缺损伤在日常工作中经常遇到,目前治疗方法上主要有:V-Y推进皮瓣、矩形推进皮瓣、邻指皮瓣、顺逆行指动脉岛状皮瓣、游离足趾皮瓣、腹部皮瓣、指体短缩甲床扩大、残端修整术等,各有优缺点.作者参考相关手术报道于2007年10月~2009年5月采用逆行岛状筋膜蒂指背皮瓣修复同指末节指腹软组织缺损29例,优缺点并存,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6.
骨间前神经卡压征的发生原因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上肢骨间前神经卡压的病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2例新鲜上肢标本进行解剖,观察骨间前神经走行特点及其卡压的主要因素,并对15例骨间前神经卡压征患者进行保守及手术治疗,随访13例,随访时间6个月~4a。结果:骨间前神经卡压因素主要有拇长屈肌副头[1]、指浅屈肌发出的少量肌束或纤维束[2]、旋前圆肌腱弓、骨间前动脉发往屈指深肌的血管等。但在手术单纯松解拇长屈肌副头、指浅屈肌发出的少量肌束或纤维束后有些病历并未得到满意效果。而松解了骨间前动脉发往屈指深肌的血管交叉的患者效果显著。结论:上肢骨间前神经卡压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术中应彻底解除全部卡压因素。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探讨横、竖小切口治疗双侧腕管综合征的临床效果及其并发症,对比两种术式的优缺点,以供临床参考.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双侧腕管综合征患者96例192侧,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96侧.观察组行腕掌侧小横切口手术,对照组行腕掌侧小竖切口手术.采用Kelly等评定分级法评价两点辨别觉...  相似文献   
58.
目的介绍动脉内膜剥脱的游离皮瓣采用的改良血管缝合技术, 并总结其临床疗效。方法自2016年12月至2022年9月, 我们应用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中, 共16例存在动脉内膜剥脱, 均行"管腔重塑"后血管吻合。创面横行长度6~15 cm、纵行长度7~25 cm。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均无动脉危象发生, 2例出现短暂的静脉危象。15例皮瓣完全存活, 其中13例创面Ⅰ期愈合, 2例发生感染接受扩创治疗后愈合;1例出现皮瓣远端边缘坏死, 换药治疗后瘢痕愈合。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 时间为3~18个月, 平均10个月, 均保肢成功并恢复了日常行走功能。随访期间, 皮瓣无溃疡、质地良好、外观满意。结论应用"管腔重塑"技术处理动脉内膜剥脱的游离皮瓣安全可靠, 解决了病变动脉吻合的难题, 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9.
正胫骨平台骨折(fracture of tibial plateau)是一种高能量损伤引起的骨折,骨折常累及关节面以及关节内其它的附属结构,骨折的类型多样化,临床表现复杂化,如果不对其进行及时和恰当的处理,膝关节的正常功能及稳定性将会造成严重的影响[1-3]。因此,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目的是恢复关节面的稳定性及附属结构的完整性。传统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具有创伤大且难以处理关节腔内的合并损伤  相似文献   
60.
肉芽肿性炎(granulomatous inflammation)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慢性增生性炎症,多见于体表,累及腕部者临床较为少见。通过我院1例确诊病例并结合相关文献,分析总结腕部肉芽肿性炎的影像学表现、治疗方法及预后,以提高临床诊断、鉴别水平。1病例资料患者女,64岁,家族中无类似病史者。患者入院前10个月无明显诱因发现右腕掌尺侧、小鱼际、小指近节指腹局部肿块伴疼痛,质软,活动度差,后右手掌陆续出现类似肿块,发现肿块第5个月,自诉曾用中药(具体不详)浸泡治疗,右手掌肿块较前减小,疼痛减轻。后肿块再次增大,疼痛加重,为进一步诊治,遂来我院就诊,以右腕上肢局部肿物收入院。入院查体:右腕掌尺侧、小鱼际肿块直径1.5 cm,小指近节掌侧肿块直径0.5 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