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9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63篇
预防医学   22篇
药学   24篇
中国医学   73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 毫秒
91.
92.
胸椎结核术后合并闭锁综合征一例安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合肥230031)刘安平,李保泉患者,男,53岁,干部。以胸背部疼痛1年余,逐渐加重2月为主诉于1991年4月30日来诊,无明显外伤史,休息后疼痛好转,劳累后疼痛加重,伴低热,盗汗,疲乏无力,消瘦,...  相似文献   
93.
患者男,25岁,8小时前由于情绪激动,大量吸烟喝茶出现心前区疼痛,渐加剧伴大汗,四肢厥冷,经皮下注射肾上腺素1毫克,针刺内关、合谷,静注25%葡萄糖150毫升无缓解,收住院。  相似文献   
94.
目的: 分析噬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HLH)患者的临床病因及预后特点。方法: 回顾56例HLH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一般资料、临床特点、临床病因的频率及分布,应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进行log-rank检验以分析生存时间和比较预后差异。方法太过简单,是否应交代具体实施方法结果: 56例HLH患者临床病因以淋巴瘤最常见(32.14%),其次为感染(30.36%),其中EBV感染最常见(16.07%),自身免疫性疾病占17.86%,原发性HLH占12.50%。56例HLH患者1、3、6、9、12、18个月的生存率分别为71.4%、48.2%、42.9 %、41.1%、37.5%及28.6%,各病因组生存曲线不同,其中自身免疫性疾病组生存率明显高于其他组,EBV-HLH患者生存率低于未感染者,未使用依托泊苷的患者生存率低于使用者,使用芦可替尼的患者与未使用者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淋巴瘤为HLH的最常见病因,不同病因的HLH发生率及生存率不同,EBV-HLH患者生存率低,预后差。依托泊苷可使患者生存受益,但患者并未从芦可替尼中受益。  相似文献   
95.
96.
近年来,我国年急性颅脑损伤发病率约为100~200/10万人,占全身创伤第二位,死亡率处于第一位,致残率一直居高不下[1].轻型脑挫裂伤是临床较多见的一种原发性脑损伤,早期CT检查颅内无明显异常,加之临床不够重视,易造成漏、误诊,亦易致死、致残.Shukla等[2]报告成年人轻型颅脑损伤致死率约为0.1%、致残率约为10%.2008年10月-2011年9月,我院急诊留观共发现15例急诊CT报告阴性的脑挫裂伤.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7.
98.
目的通过复制"两次打击"SIRS大鼠模型,探讨迷走神经切断及烟碱预处理对大鼠SIRS的作用,为临床治疗SIRS提供新思路。方法选择雄性健康SD大鼠40只,随机将40只实验动物分为4组,每组10只,对照组未予处理;单侧迷走神经切断组:在诱导SIRS模型前7d,行右侧颈部迷走神经切断;烟碱预处理组:在诱导SIRS模型前7d,开始每天给予烟碱液5mg.kg-1ip;联合迷走神经切断+烟碱预处理组:在诱导SIRS模型前7d,联合迷走神经切断+烟碱预处理。造模前晚禁食,不禁水,术日采用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麻醉,无菌条件采用腹颈正中切口显露右侧颈部迷走神经主干。比较4组大鼠TNF-a、IL-6含量。结果迷走神经切断后能提高炎症反应,烟碱预处理后能降低炎症反应,联合二者处理后炎症反应介于两者之间,且与未行迷走神经切断和烟碱预处理时炎症反应应答能力亦存在差别。结论中枢神经能够通过副交感神经途径调节炎症反应;烟碱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其可不依赖于迷走神经的完整性而独立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99.
目的:为提高治疗效果,了解射频消融联合椎间盘内亚甲蓝注射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5例椎间盘源性腰痛的患者,回顾分析治疗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对照分析治疗前后VAS评分、SF-36评分及ODI评分。结果:96%的患者疼痛得以有效改善,88%的患者对治疗结果满意。治疗后VAS评分和ODI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而SF-36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射频消融联合椎间盘内亚甲蓝注射是有效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破瘀通络药物为主降低股骨头无菌性坏死骨内压的作用。方法:建立INFH动物模型,将模型动物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对照组、药物+手术减压组,实验组灌服骨蚀宁胶囊,对照组灌服生理盐水,药物+手术减压组灌服仙灵骨葆配合手术钻孔减压,术后4周、8周、12周分别做骨的血液动力学检查,观察骨内压和骨血供改善情况,术后12周实验完毕时股骨头标本做组织学检查,最后评定骨细胞、骨小梁改善情况。结果:对照组动物的一般状态差,骨坏死发生严重,实验组动物一般状态较好,骨坏死发生轻,对照组空骨陷窝率明显高于实验组(P0.01),实验组空骨陷窝率稍低于药物+手术减压组(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脉络瘀阻与SANFH关系密切,破瘀通络方能防止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