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3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32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0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2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58篇
预防医学   4篇
肿瘤学   8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评价MRI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N)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对39例怀疑或确诊为AVN患者进行MRI检查,并与同期临床症状比较。其中有股骨颈骨折史24例,长期服用激素8例,过量饮酒者3例,不明原因者4例。结果:39例经MRI检查诊断为股骨头AVN者共37例51髋。有23个股骨头存在两种以上的信号区。本组病例见到靶征者7例,占13.2%;见到双线征者12例,占22.6%;关节内可见积液者33例,占62.3%;有明显关节狭窄、关节面模糊者21个,占39.6%,其中11个股骨头明显变形。统计结果表明,股骨头AVN的MRI表现与其临床功能无太大联系(P>0.05)。结论:MRI不仅能发现X线不能发现的早期病变,而且对X线已发现的病变能更客观的反映病变的确切范围及程度,了解关节内有无积液,为临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打下了基础。由于股骨头AVN的MRI表现与临床功能并不平行,因此对于存在股骨头AVN高危因素的患者,如有条件应尽可能的行MRI检查,以便早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52.
肺癌的MRI定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信号强度及驰豫时间测量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测量了95例肺癌之癌实体、转移淋巴结及肿瘤继发改变的驰豫时间及信号强度,并将各值用脂肪及肌肉相关值标准化,以评价各变量对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T1WI及T2WI第一回波上的信号强度在脂肪或肌肉标准化前后对各种病变均无鉴别意义:T2WI后三个回波信号强度及组织驰豫时间在标准化前后均有一定鉴别作用,能够区分的组织主要是胸水、肿瘤坏死及纤维化。对于各种不同组织类型的癌实体之间,癌实体与转移淋巴结之间,癌实体与其继发改变之间几乎每个变量都无法鉴别。但通过信号变化曲线尤其是长回波图像上的信号特点,可以使各病变的差别更直观的表现出来,提高鉴别诊断的可能性。结论:信号强度及驰豫时间的测量虽然可以区分肺癌及部分继发病变,但测量耗时费力且不能提供比肉眼观察更多的诊断信息,临床工作中不宜常规采用,应用价值有限。  相似文献   
53.
肺动脉悬吊伴气管环呈完整“O”形称“环形悬吊”综合征;少数情况下单侧肺发育不全也可伴有气管环融合呈“O”形。作者报告一例足月婴儿环形悬吊综合征与右肺发育不全并存,称之为“假环形悬吊”综合征。产前超声诊断为左肺囊性腺瘤样畸形,产后发现婴儿右肺呼吸音低伴呼吸困难,立即胸片示左肺高度扩张,纵隔完全移至右半胸腔;气管镜发现气管腔狭窄,气管环完整,行气管扩张未成功;CT示右肺完全萎陷,主动脉弓旋转右移跨越气管,左肺动脉走行于气管与食管之间,气管腔较小。试行狭窄段气管切除术时婴儿死亡,尸检见右肺完全性发育不全,气管环融合,主动脉弓右移,右肾发育不全并输尿管异位。作者指出肺发育不全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异常,尸检发现率约1/10000~15000,60%病人伴有心血管、骨骼,泌尿生殖道及胃肠系统异常。X线片可见一侧肺完全  相似文献   
54.
血管生成在肿瘤预后与转移中的意义及其影像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肿瘤分子生物学因素决定着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及预后。血管生成不仅与肿瘤的发生及生长有关,而且是肿瘤独立的预后指标,与其恶性度及转移密切相关。关于血管生成与影像关系的研究方兴未艾、但初步的结果表明,血管生成与肿瘤的影像学表现尤其是增强程度密切相关,在提高肿瘤诊断的特异性及预后判断上将大有作为。本文详细介绍了血管生成在肿瘤发生、发展、转移及预后中的意义,阐述了影像学在血管生成研究领域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5.
低剂量CT早期肺癌筛查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与治疗是目前提高病人5年生存率的关键,CT技术已经成为显示胸部病变的主要检查方法,然而其辐射剂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低剂量CT在保证影像质量的情况下降低剂量已成为非常重要且被广泛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6.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体质指数(BMI)与高分辨率CT(HRCT)容积量化参数及其表型的相关性。方法 COPD患者62例,完成HRCT检查,并记录其身高及体质量。根据HRCT中是否存在肺气肿和支气管壁增厚对COPD患者进行分型,将HRCT原始数据传至Extended Brilliance WorkspaceTM后处理工作站,自动计算出总肺体积(TLV),设定吸气末闯值低于-950 HU为肺气肿区,得出总肺气肿体积(TEV),计算肺气肿指数(EI=TEV/TLV)。运用Spearman相关分析检验HRCT容积量化参数与BMI的相关性,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组间差异。结果 COPD患者的HRCT表型分别为:A型42例,E型9例,M型11例。COPD患者的HRCT容积量化参数TEV和EI与BMI均呈负相关(r=-0.389,P=0.002;r=-0.424,P=0.001)。HRCT表型为A型的患者平均BMI为(23.4±3.4)kg/m2,高于E型[(20.6±3.1)kg/m2,P<0.05];而M型患者BMI为(21.3±2.7)kg/m2,与A型和E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OPD患者TEV和EI与BMI呈负相关,HRCT表型为A型的患者BMI较高。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不同注射途径对新西兰大白兔腘窝淋巴结SPIO增强MR显影的影响。方法新西兰大白兔12只,雌雄不分,体重2-2.5kg。12只新西兰大白兔双侧后肢大腿肌肉内注射蛋黄乳清液,建立兔腘窝淋巴结反应增生模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经耳缘静脉注射含10μmolFe的SPIO,一组经后肢趾蹼间皮内注射含10μmolFe的SPIO;MR扫描,包括平扫及注射SPIO后12小时延迟增强扫描。分析两组注射途径MR图像特征,并对照病理检查。结果两组淋巴结大小无差别(p=0.936,〉0.05)。平扫,各种淋巴结T1WI呈低信号或稍高信号;T2WI呈等信号或高信号;PDWI呈低或高信号;GRET2*WI呈等信号或高信号。增强扫描,第一组腘窝淋巴结在各序列信号表现与平扫无明显变化;第二组,T1WI表现为斑片状低信号或等信号;T2WI表现呈斑片状低信号;PDWI表现为斑片状低信号;GRET2*WI淋巴结信号几乎完全消失,部分出现过剂量伪影。计算各组淋巴结增强前后信噪比(SNR),运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得P〈0.01。结论兔腘窝淋巴结SPIO增强MRI检查最佳注射途径为趾蹼间皮内注射。  相似文献   
58.
目的:以多室脂质体(DepoFoam)作为载体,包封常规磁共振对比剂Gd-DTPA;进行磁共振体外成像,含Gd摩尔浓度相同的条件下观察DepoGd溶液和Gd-DTPA溶液的磁共振信号差别.方法:使用胆固醇等脂质成分结合钆喷酸葡胺(Gd-DTPA),调整离心机转速,得到两组不同粒经的DepoGd粒子.将X、Y、Z 3种溶液组(Gd-DTPA组、17mDepoGd溶液组和22mDepoGd溶液组)各组均配成4种浓度,在磁共振仪上测量3组不同溶液组的4种不同浓度试剂的信号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通过上述方法得到了所需的DepoGd粒子,包封率为50%.体外成像所得X、Y、Z组同浓度试剂之间的P值分别为Pa=0.104 5;Ph=0.063 7;Pc=0.066 0;Pd=0.063 9.P值均>0.05.没有统计学意义.即含Gd摩尔浓度相同的DepoGd与Gd-DTPA原药溶液的MR体外实验信号强度无差异.结论:DepoFoam能够包载常规磁共振对比剂,包封率高,且Gd-DTPA被包载后成像效果没有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59.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及正常志愿者的上气道CT定量参数的差异,探讨COPD患者及健康志愿者气管指数(TI)与肺功能参数的相关性.方法:对54例COPD患者和57例健康志愿者进行肺功能检查和胸部CT检查.按照COPD GOLD分期将COPD患者分为Ⅰ~Ⅳ级,根据COPD高危因素(吸烟>10包年)将健康志愿者分为吸烟组和非吸烟组,测量主动脉弓上缘1 cm气管和左、右主支气管开口处的前后径(APD)和横径(TRD),并计算TI(TI=TRD/APD).分析COPD患者和健康志愿者的气道CT定量参数的差异,同时评估TI与肺功能的相关性.结果:COPD组和对照组间年龄、身高、体重及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PD组和对照组在左、右主支气管开口处T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02),在主动脉弓上缘1 cm水平T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4).COPD组和对照组的右主支气管TI分别与FEV1(r=0.345,P=0.000),与FVC(r=0.277,P=0.002),与FEV1/FVC(r=0.339,P=0.000)有一定的相关性.左主支气管TI与FEV1 (r=0.233,P=0.008)、FVC(r=0.184,P=0.039)、FEV1/FVC(r=0.218,P=0.014)有一定的相关性.而主动脉弓上缘1 cm水平TI与FEV1、FVC、FEV1/FVC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COPD各级主支气管TI、左主支气管TI、右主支气管TI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内吸烟组和非吸烟组主支气管TI,左、右主支气管T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PD组左、右主支气管TI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COPD左、右主支气管的TI值与肺功能参数(FEV1、FVC、FEV1/FVC)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因此TI可作为评价COPD肺功能的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60.
原发性肺癌的支气管动脉CT血管造影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利用CT血管造影研究原发性肺癌患者的支气管动脉(BA)影像特征. 资料与方法搜集原发性肺癌164例,其中有明确病理学证实123例,临床综合诊断41例.CT检查未发现任何胸部疾病的正常对照者46例.采用Aquilion 16层螺旋CT胸部增强扫描获得原始图像,用容积显示(VR)、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强度投影(MIP)进行CTA重建观察和分析. 结果肺癌组至少1支BA在VR中能清晰显示的有152例,显示率92.7%,平均2.3支/例;对照组BA清晰显示32例,显示率69.6%,平均2.03支/例.肺癌组25.8%的支气管动脉走行至段以下或病灶内,明显多于对照组(1.7%),且肺癌同侧走行至段以下的BA(40%)明显多于对侧(8.8%).所有研究对象BA走行至叶支气管最多,占31%.肺癌组同侧BA管径较正常对照组BA明显增粗(P〈0.05);肺癌同侧BA管径较肺癌对侧亦明显增粗(P〈0.05),肺癌同侧总截面积显著大于正常对照组(P〈0.05),肺癌同侧总截面积较肺癌对侧明显增加(P〈0.05). 结论 CTA并三维重建技术活体无创性、立体化清晰显示原发性肺癌患者支气管动脉特征,能定量分析原发性肺癌支气管动脉扩张和支气管动脉总供血量增加等病理和病理生理学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