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51篇
预防医学   39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26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在头对头直接比较证据缺乏的情况下,采用间接比较(ITC)与网状Meta分析对多种干预措施进行比较是近年兴起的一种统计学方法。迄今为止,其理论体系仍在完善之中。本文主要从基本概念、方法假设、有效性影响因素以及分析软件等方面对其发展动态进行简要介绍与总结,以帮助研究者更好地理解该方法,并推动其在证据生产中的使用。  相似文献   
192.
例1 女,54岁,因间断性吞咽哽咽感1年就诊.胃镜检查:食管中上段见散在黑色斑块,表面光滑,与黏膜平齐(图1);胃体黏膜片状充血,色泽桔红,胃窦黏膜轻度水肿,幽门圆,闭合欠佳,可见黄色胆汁反流.  相似文献   
193.
目的:探讨X线透视下经皮胃造瘘(percutaneous fluoroscopical gastrostomy,PFG)术后出血的发生率,并分析术后出血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9年12月221例住院行PFG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因、营养状态、术前CT显示的胃与肠道及肝脏的相对位置、穿刺外口与内口部位、术后是否用明胶海绵加压包扎,分析PFG术后出血相关危险因素。结果:221例患者中有31例发生术后瘘口出血,发生率为14.03%。患者营养状态、穿刺外口位置、穿刺内口位置、术后是否使用明胶海绵包扎及术者经验是影响PFG术后出血的因素(P<0.05)。结论:舟状腹、穿刺外口位于腹直肌中部、穿刺内口位于胃体中部,术后未用明胶海绵加压包扎、术者行PFG少于50例为PFG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提示术前谨慎评估出血风险并制定相应的手术预案,术后使用明胶海绵包扎可减少PFG术后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4.
1 病例报告 女,21岁.因全身无力、上眼睑下垂、吞下困难3 d入院.入院查体:t36.7℃,R16次/min,BP105/75 mmHg.一般情况好,视志清楚,口齿不清,鼻音重,双侧上眼睑下垂,眼球外展受限,瞳孔等大,直径4mm,对光反射灵敏,伸舌不能,咽反射减弱,颈部无抵抗,四肢肌张力正常,肌力Ⅴ-级.病理反射未引出.胸部X线检查无异常.疲劳试验阳性,新斯的明试验阳性.初步诊断为重症肌无力.给予吡啶斯的明片,60 mg,3次/d,泼尼松片40 mg,1次/d,用药后患者症状有轻微改善.1周后患者父亲出现类似症状,经详细询问病史,患者及其父亲于2周前曾食用自制豆瓣酱,其它家庭成员未食用.考虑肉毒中毒.给予精制A、B型肉毒抗毒素各10000 U,静点,2次/d,第2天症状明显减轻,2周后症状消失,治愈出院.随访1 a,未出现症状.  相似文献   
195.
目的 探讨主细胞为主型胃底腺型胃癌(gastric adenocarcinoma of fundic gland type of chief cell predominant type,GA‑FG‑CCP)的临床、内镜与病理学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 收集2018年1月—2023年5月在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和上海市东方医院经病理组织学诊断为GA‑FG‑CCP的40例患者(41个病变)资料,分析其临床及内镜特征、病理学特征、免疫组化结果、内镜治疗、预后情况。结果 40例GA‑FG‑CCP患者中,男15例、女25例,平均年龄60.03岁,临床上多无明显不适症状,均无肿瘤家族史。除1例外,其余均无幽门螺杆菌感染。白光观察的内镜特征:①主要位于胃体上部(63.41%,26/41);②褪色/白色调(56.10%,23/41);③扩张的树枝状血管(78.05%,32/41);④背景黏膜无萎缩改变(100.00%,41/41)。窄带光成像放大观察:①无明显边界(85.37%,35/41);②腺窝开口部扩大(87.80%,36/41);③窝间部增宽(92.68%,38/41);④缺乏不规则的微血管结构(95.12%,39/41)。患者活检标本病理均证实为胃底腺型肿瘤。肿瘤主要由异型程度低、类似主细胞分化的细胞组成,但也有散在壁细胞,多呈不规则、融合性生长的腺管。40例患者中20例未接受内镜治疗。接受内镜切除治疗的20例21个病变中,12个浸润至黏膜下层(20~520 µm),9个为黏膜内癌。无淋巴管及血管浸润,水平及垂直切缘阴性。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胃蛋白酶原Ⅰ和MUC6阳性,H+‑K+‑ATPase散在少数阳性,Ki‑67肿瘤细胞增殖指数低,MUC5AC、MUC2和CD10均阴性。患者平均随访15.85个月,期间均无复发或转移。结论 GA‑FG‑CCP是一种分化非常好的罕见肿瘤类型,临床症状不明显,但内镜下有特征性表现,应用白光和窄带光成像放大观察可提高检出率,病理和免疫组化染色可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