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9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63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109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132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181篇
内科学   175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26篇
特种医学   30篇
外科学   54篇
综合类   356篇
预防医学   194篇
眼科学   15篇
药学   158篇
  1篇
中国医学   95篇
肿瘤学   2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108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1.
目的:了解循环表膜抗原阳反应与血吸虫雌虫排卵的关系。方法:用新西兰兔15只,各经肤接种日本血吸虫尾幼250条,于感染后不同时间口服丙烯基硫脲,对比感染前、后逐周血中用斑点-ELISA法测出的循环表膜抗原。结果:第一组兔感洒19天后开始口服丙烯基硫脲295-590mg/d,每周连续喂药3天直至感染后第8wk,循环表膜抗原始终为阴性。第二组兔于第465天起服同剂量,感染后6wk时斑点-ELISA呈阳性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诱发电位对脑萎缩的诊断价值,本文分析了42例经CT 证实的脑萎缩病人的诱发电位表现。42例中男32例,女10例。年龄1~70岁,平均40.62岁。其中癫痫患者22例,余为头晕、运动或感觉障碍患者。CT 表现广泛性脑萎缩22例,广泛性脑萎缩伴局灶性病变7例,局限性脑萎缩13例。结果发现体感诱发电位(SEP)异常率为80.49%(33/41),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异常率为63.41%(26/41),视觉诱发电位(VEP)为52.17%(12/23),三项诱发电位的总异常率为95.23%,高于脑电图异常率(63.16%,24/38)  相似文献   
13.
唐松草属(Thalictrum)是毛茛科(Ranunculaceae)一个较大的属,全世界约有200种,我国约67种,甘肃分布有20种,4变种。本属植物在民间常作药用,称“马尾连”,具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的功能,治疗肠炎、痢疾、肝炎等。近年来的研究表...  相似文献   
14.
颊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颊鳞状细胞癌 (颊癌 )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表达与颊癌细胞生长、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 37例颊癌标本进行染色 ,观察VEGF的阳性表达率 ,并结合病理和随访资料作统计分析。结果 :37例颊癌组织中VEGF的总阳性表达率为 91 .89% ,有淋巴结转移者VEGF强阳性占 69.2 3 % ,无淋巴结转移者VEGF强阳性占 33 .33 % (χ2 =6 .48,P <0 .0 1 ) ;VEGF和肿瘤浸润深度密切相关 (r =4.54 ,P <0 .0 1 ) ;5a生存组VEGF阳性率低于 5a内死亡组 (χ2 =3 .90 ,P <0 .0 5) ;COX分析结果表明VEGF可作为独立的预后判断指标 (风险比 =2 .90 ,χ2 =7.95 ,P <0 .0 1 )。结论 :VEGF在颊癌生长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可以作为颊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前,全国各省市的医疗联合体发展很快,不仅在数量上有很大发展,而且在形式和内容上也有新的突破。有些联合体已经从第一阶段(即初级阶段)进入第二阶段;从最初以医疗技术协作为主的联合,发展到了今天的预防保健,教学科研等多形式、多类型、多层次、多方位的联合。其主要形式有:1.联合办院;2.建立协作病房;3.开展单项技术协作;4.城市医院与县、区、乡联合协作;5.卫生院与个体医联合; 6.跨省联合;7.单病种横向联合。以上多种形式的医疗联合体弥补了当前医疗机构网点布局不合理医疗供求矛盾  相似文献   
16.
采用半固体一步单层琼脂培养法和单克隆荧光抗体技术分别观察重症肝炎外周血TL-CFU和mIL-2R,发现重症肝炎患者TL-CFU(104.4±32.6)及mIL-2R(35.6±8.6)较正常人明显降低。在培养体系中加胎肝细胞质液后,无论在重症肝炎组还是在正常组均不能明显地提高TL-CFU,说明胎肝细胞质液不含具生物佐的促TL-CFU因子。但对mIL-2R表达的影响,在重症肝炎组病人,只有在PHA存在条件下才能促进mIL-2R的表达,说明胎肝细胞质波含有某种(些)物质能协同PHA促进重症肝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mIL-2R表达。  相似文献   
17.
经颅多普勒彩色超声(TCD)检查是通过对脑血流动力学的分析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的,通过获得血流速度、血流方向、血流声音、频谱形态等参数来诊断颅内外动脉的病变,评价侧枝循环的建立与代偿功能及脑血管的调节功能与顺应性等,由于不同的病因可产生相同或相似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因此,TCD无法进行病因诊断,而必须结合临床和影像检查才能得出较为正确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胃腺癌组织中变异型CD44(CD44v)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关系。②方法应用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S-P)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105例胃腺癌CD44v6的表达进行了检测。③结果CD44v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48.6%,CD44v6在胃腺癌的表达与肿瘤分化、浸润深度、临床分期和预后均有关系(χ2=4.41~8.97,P均<0.05),与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χ2=9.23,P<0.01)。④结论CD44v6表达是判断胃腺癌淋巴结转移及病人预后有价值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9.
介入栓塞治疗对Graves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介入栓塞治疗对Graves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24例难治性Graves病,选择性行双侧甲状腺上、下动脉插管,并注入聚乙烯醇或(和)明胶海棉栓塞治疗,观察栓塞后3月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结果:Graves病患者治疗前CD3^ ,CD4^ 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CD8^ 下降、CD4^ /CD8^ 比值升高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介入栓塞治疗后CD3^ 升高、CD^ 下降,CD8^ 升高,CD4^ /CD8^ 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介入栓塞治疗可引起Graves病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纠正甲亢免疫调节紊乱,有利于甲亢的治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门冬酰胺酶(L-ASP)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及Ⅲ、Ⅳ期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应用中严重并发症,探讨L-ASP化疗顺利完成的有效对策。方法针对L—ASP的各种主要并发症制定相应的检测手段及监测指标,在应用L—ASP期间对患儿进行监测,对出现并发症采取相应的检测。统计各并发症的发生率、发生时间。结果用L—ASP化疗的ALL和NHL患儿总计301例次,其中L-ASP相关严重并发症20例次(6.6%),高血糖7例次(2.32%);低血糖1例次(0.33%);胰腺炎6例次(1.99%);脑栓塞2例次(0.66%);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6例次(1.99%);脏器出血4例次(1.32%);休克7例次(2.3%);死亡10例(3.3%)。结论L-ASP的细胞毒作用可造成人体各系统的损害,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严密、合理的监测手段及早期干预可明显降低L-ASP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