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9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65篇
内科学   238篇
特种医学   3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66篇
预防医学   46篇
药学   97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51.
为帮助临床医生在患者多,检查繁,工作量大及知识更新快的情况下提高工作效率及工作质量,我们编制了《肺科综合信息软件包》并通过在工作中的应用初步证明有实用意义。《肺科综合信息软件包》中的各项程序是选用DBASEⅢ、BASIC、PASICAL等信息编制的,并在长城GW0520CH微机上实现各软件的功能。该软件包包括肺病诊治咨询系统、资料管理系统及科室  相似文献   
652.
HPLC柱前衍生化测定组织液中妥布霉素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HPLC柱前衍生化法测定组织液中妥布霉素的含量。方法:使用含异硫氰酸-1-奈酯(NITC)的吡啶溶液在70℃衍生化,然后使用甲胺/乙腈溶液消除过度衍生化。HPLC使用AgilentHypersilODS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60:40),流速0.9mL/min,检测波长:230nm。结果:较好的检测出了组织液中妥布霉素的含量,检测范围为0.9μg/mL~20.0μg/mL,检测限为0.75μg/mL(信:噪=3,注射10μL),日内变异率小于2.0%(n=6),日间变异率小于5.3%,相对回收率大于99%。结论:NITC柱前衍生化HPLC分离测定注射用硫酸妥布霉素的含量方法简单,衍生化稳定可靠,使用高效液相可进行大规模样本测试。  相似文献   
653.
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是以进行性呼吸困难和顽固性低氧血症为特征的临床危重症之一,常继发于休克、创伤、严重感染以及大面积烧伤等疾病。病情进展迅速,预后极差,具有很高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机械通气技术是其重要的生命支持手段,包括常规机械通气、呼气末正压通气、允许性高碳酸血症、反比通气、高频震荡通气、俯卧位通气以及体外膜肺氧合等。但尽管如此,ARDS死亡率仍高达40%-60%。液体通气(LV)是指将氟碳化合物(PFCs)作为液态呼吸介质而进行的呼吸支持技术。  相似文献   
654.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蛋白A基因多态性分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崔俊昌  刘又宁  王睿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6,16(14):2129-2131,2136
目的 建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蛋白A基因(spa)多态性分型方法,并初步测定了结核患者鼻腔定植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spa基因型。方法 采用PCR方法扩增1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spa基因的X区,测序后通过数据库(http://www.ridom.de/spaserver/)进行分型,并与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结果相比较。结果 5例患者抗结核治疗前后前鼻腔定植的金黄色葡萄球菌spa分型相同,结果与PFGE一致。5例患者定植的金黄色葡萄球菌spa型分别为:t795、t179、t189、t758和t796,其中t795、t758和t796为新发现的型。结论 Spa分型是一个较好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快速基因分型方法。  相似文献   
655.
进入 6月份以来 ,北京及全国各地新报告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 SARS)患者逐步减少 ,而治愈出院者不断增多 ,医务人员及全国人民用生命与鲜血筑起的一道防 SARS长城 ,终于抵挡住了病毒的肆虐进攻。我们在庆幸有效控制 SARS流行的同时 ,也应及时总结前一段的经验与教训 ,为有朝一日 SARS的卷土重来 ,或其他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作好准备。1 防治的成功与科研的缺憾自去年年底 SARS在广东最初被发现 ,到今年 3月初在北京开始出现病例 ,并在 4月份出现较大范围流行 ,直到 6月份得到有效控制 ,只经历了半年时间。而在北京从首例发现到…  相似文献   
656.
背景虽然已有充分证据表明成人的肺弥散能力随年龄增加而减少,但年龄范围中体质量、性别及身高等相关因素对呼吸膜弥散能力及肺毛细血管血流量的影响,以及此项因素下呼吸膜弥散能力与肺毛细血管血流量及肺弥散能力关系尚需深入探讨.目的探讨正常人的呼吸膜弥散能力(Dm)和肺毛细血管血流量与肺弥散能力及年龄、身高、体质量和性别的关系.设计以健康成人为观察对象,采用多元线性相关、逐步回归方法计算相关系数及回归方程,组间差异使用F检验及Q检验.对象选择1997-04/1997-10解放军总医院门诊查体健康受试者100人,男女各50例,分成5个年龄组,分别为20~29,30~39,40~49,50~59,60~69岁组,每组20人,男女各10人.均自愿参加.方法健康成人肺弥散能力和呼吸膜弥散能力测定使用Sensormedics 2200肺功能仪,肺毛细血管血流量测定后采用公式法计算(1/肺弥散能力=1/呼吸膜弥散能力+1/θ肺毛细血管血流量,θ是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速率,与吸入气体的氧分压成反比,呼吸膜弥散能力、肺毛细血管血流量不受θ的影响).采用多元线性相关、逐步回归方法计算肺弥散能力,呼吸膜弥散能力、肺毛细血管血流量相关性,采用回归方程显示年龄、身高、体质量与肺功能的关系.主要观察指标正常人的呼吸膜弥散能力和肺毛细血管血流量与肺弥散能力、年龄、身高和体质量的关系.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健康成人100人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健康成人100人肺弥散能力、呼吸膜弥散能力在40岁以后随年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P<0.05),肺毛细血管血流量在50岁以后随年龄增加呈下降趋势(P<0.05).②女性年龄及各项肺功能间的关系年龄与肺弥散能力、呼吸膜弥散能力、肺毛细血管血流量呈显著负相关(r=-0.646 0~-0.814 6,P<0.01).肺弥散能力与呼吸膜弥散能力、肺毛细血管血流量、肺泡通气量呈显著正相关(r=0.949 7,0.740 0,0.735 6,P<0.01).肺泡通气量与肺弥散能力、呼吸膜弥散能力、肺毛细血管血流量呈中度或高度正相关(r=0.482 1~0.740 6,P<0.01).③男性年龄及各项肺功能间的关系年龄与肺弥散能力、呼吸膜弥散能力、肺毛细血管血流量呈显著负相关(r=-0.712~-0.830 5,P< 0.01).肺弥散能力与呼吸膜弥散能力、肺毛细血管血流量、肺泡通气量呈中度或高度正相关(r=0.585 2~946 0,P<0.01).肺泡通气量与肺弥散能力、呼吸膜弥散能力、肺毛细血管血流量呈中度正相关(r=0.431 3~0.585 2,P<0.01).④经逐步回归统计,身高与年龄为进入肺弥散能力、呼吸膜弥散能力、肺毛细血管血流量预计公式的主要变量,在女性组,体质量未能进入回归方程,男性组仅在肺弥散能力、肺毛细血管血流量中进入,回归系数分别为0.009 4,0.654 3.结论①健康成人呼吸膜弥散能力和呼吸膜弥散能力在40岁以后开始降低,肺毛细血管血流量的减少发生在50岁以后.②健康成人肺弥散能力、呼吸膜弥散能力、肺毛细血管血流量随年龄的增加而减弱或下降.③肺弥散能力随呼吸膜弥散能力和肺毛细胞血管血流量增强和增大而增强.④身高和/或年龄是呼吸膜弥散能力、肺毛细血管血流量回归方程的主要变量,在呼吸膜弥散能力、肺毛细血管血流量的预计公式中,体质量并非主要预计因素.  相似文献   
657.
目的探讨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MVECs)的分离培养方法。方法应用复合酶消化法获取Sprague Dawley大鼠的PMVECs,经传代培养纯化,并通过观察光镜下细胞的形态学特征、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细胞内Ⅷ因子抗原的存在、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等进行综合鉴定。结果体外培养的原代PMVECs在光镜下呈典型的铺路石样排列...  相似文献   
658.
全氟化碳吸入技术(PIT)是近年来在液体通气(LV)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的治疗技术。LV的实质是将全氟化碳(PFC)以液态直接灌入肺内达到治疗目的,而PIT的实质是在体外将PFC液体汽化或雾化后以气态方式吸入肺内达到治疗目的。PIT是LV方法学上的重要突破,为液体通气领域拓展出新的空间  相似文献   
659.
2023年《中华结核呼吸杂志》迎来七十周年华诞, 作为在杂志编委会工作30余年、负责杂志日常工作20余年并担任两任总编辑的笔者, 欣喜之余, 不禁又想起杂志的辉煌历史、自己与杂志交往的点点滴滴, 在给杂志送上祝福的同时, 也期待杂志能够传承创新、更上一层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