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1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Wnt/β-catenin信号途径在高糖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中的表达及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厄贝沙坦对该途径活性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C),分为正常糖组、甘露醇对照组、高糖组、高糖+厄贝沙坦干预组。采用免疫细胞化学观察β-连环蛋白(β-catenin)表达情况;Western印迹检测Wnt4、β-catenin、E-钙粘蛋白(E-cadherin)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水平;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Wnt4和β-catenin mRNA表达水平。结果高糖组较正常糖及渗透浓度对照组Wnt4蛋白及mRNA、α-SMA蛋白表达增高,E-cadherin表达降低,β-catenin总蛋白及mRNA水平无明显变化,细胞质及核蛋白表达增强。Wnt4和β-catenin核蛋白表达在高糖诱导24h达高峰;厄贝沙坦下调Wnt4、α-SMA及β-catenin核蛋白表达,升高E-cadherin表达水平。结论Wnt/β-catenin信号途径可能参与了高糖介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过程。厄贝沙坦可能通过调节Wnt/β-catenin信号途径活性而抑制该过程。  相似文献   
32.
目的 探讨靶向Xklp2靶蛋白(targeting protein for Xenopus kinesin-like protein 2,TPX2)和极光蛋白(serine/threonine-protein kinase 6,Aurora-A)在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0例胶质瘤组织及10例正常脑组织标本中TPX2和Aurora-A蛋白的表达.结果 Aurora-A在胶质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6.0%(28/50),在高级别胶质瘤中(Ⅲ-Ⅳ级)的表达水平(18/25)显著高于低级别组(Ⅱ级,10/25)(x2=5.195,P=0.023).TPX2在胶质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2.0%(31/50),在高级别胶质瘤中(Ⅲ-Ⅳ级)的表达水平(20/25)显著高于低级别组(Ⅱ级,11/25)(x2=6.876,P=0.009).二者在正常脑组织中均未见表达.胶质瘤中Aurora-A和TPX2的表达呈正相关(r=0.521,P<0.01).结论 Aurora-A和TPX2的表达与胶质瘤的恶性程度密切相关,推测二者在胶质瘤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协同作用,可用于评价胶质瘤恶性生物学特性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开颅术后缄默症的发病原因、治疗、预防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开颅术后缄默症患者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幕下手术3例,幕上2例,其中肿瘤3例,外伤2例,出现缄默症的时间为术后1~4(2.21±0.33)d,持续时间6-34(20.20±1.21)d。结论开颅术后缄默症可能与手术、外伤、颅内感染及动脉瘤等诸多因素致齿状核-丘脑-大脑皮质两侧言语通路中断及轴索功能障碍等有关。  相似文献   
34.
目的应用尸体解剖方法研究右半结肠毗邻的层面关系,为精准右半结肠膜解剖手术提供可靠的应用解剖学依据。 方法对经福尔马林固定的5具尸体(男性4具,女性1具)右半结肠毗邻层面进行解剖学观察。 结果右半结肠与其周围的毗邻层面,形成了右Toldt′s融合筋膜区、胰头十二指肠融合筋膜区、大网膜-横结肠融合筋膜区等三个区域。(1)右Toldt′s融合筋膜区:因回盲部、升结肠及其系膜筋膜背侧叶与原始后腹膜形成右Toldt′s融合筋膜而来。右Toldt′s融合筋膜区的头侧界为十二指肠环下缘,内侧界为肠系膜上动脉右缘,右侧与尾侧边界为回盲部、升结肠与后腹膜的愈着缘。在右Toldt′s融合筋膜区背侧依次存在后腹膜延续层面(原始后腹膜)和泌尿生殖层2个层面,依次形成了右Toldt′s融合筋膜间隙、肾前间隙和肾后间隙等三个间隙;(2)胰头十二指肠融合筋膜区:因结肠肝曲及其系膜筋膜背侧叶与胰头十二指肠固有筋膜形成融合筋膜而来。头侧界为胃大网膜在十二脂肠球部附着处,尾侧界为十二指肠环下缘,外侧界为十二指肠环外侧缘,内侧界为大网膜的右缘(其内标志为胃网膜右静脉)。胰头十二指肠融合筋膜区背侧依次为胰头十二指肠、后腹膜延续层面(原始后腹膜)和泌尿生殖层3个层面。依次形成了胰头十二指肠前间隙、胰头十二指肠后间隙、肾前间隙和肾后间隙等4个融合筋膜间隙。右Toldt′s融合筋膜间隙向头侧延续,被胰头十二指肠层面分隔为胰头十二指肠前间隙与胰头十二指肠后间隙;胰十二指肠前上静脉起自胰头,跨越胰头十二指肠前间隙,汇入肠系膜平面的Henle干(Henle trunk);(3)大网膜-横结肠融合筋膜区:起自大网膜右缘,向左侧由大网膜与横结肠系膜筋膜前叶融合而形成的区域。由腹侧向背侧形成网膜囊、胰周间隙和胰后间隙3个间隙。大网膜第3层覆盖于胰体尾浅面,大网膜第4层包绕胰体尾和脾脏,该两层间为胰周间隙。大网膜第4层与横结肠系膜无血管区紧密融合,在胰腺下缘分离,其间与胰后间隙相通。 结论在胚胎发育理论基础上,应用解剖学方法重新认识右半结肠周围毗邻层面关系。了解这些层面及其相互之间的融合筋膜间隙,有助于安全、精准和有效地施行右半结肠根治性膜解剖手术。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粉防己碱(Tet)对实验性脑血管痉挛动脉核因子-κB(NFκ-B)活化的影响以及对血管痉挛的防治作用。方法对日本大耳白家兔采用枕大池二次自体动脉血注入法制做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模型。动物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n=10)、单纯注血组(n=10)、Tet干预组(n=10)和生理盐水干预组(n=10,动物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于第一次注血后第7天将动物处死,取基底动脉进行形态学观察,应用免疫组化及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等方法检测NFκ-B活性表达变化。结果单纯注血组较对照组基底动脉出现明显管腔狭窄、炎性浸润等改变,NFκ-B的活性也明显增高;Tet干预组较单纯注血组痉挛程度和炎性浸润明显减轻,同时NFκ-B活性明显下降,而生理盐水组较单纯注血组则无明显差异。结论Tet能够通过直接抑制炎性细胞浸润和NFκ-B的激活从而显著减轻脑血管痉挛的程度和血管壁炎性浸润程度。  相似文献   
36.
DW—200型─40℃低温冰箱数显温控调节仪的修理武警医专刘力强,李思平故障现象:低温冰箱压缩机不运转检测维修:测量压缩机启动器,无220V电压。根据冰箱电原理图,查此电压来自温控调节仪。测温控调节仪输出端,无220V电压,因此判定,温控调节仪有故障...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抑制剂对核因子-кB在实验性家兔脑血管痉挛中表达变化的影响机制及对脑血管痉挛的防治作用.方法中国白兔60只,体重1.5~2 kg,其中45只经枕大池2次(间隔72 h)注入自体动脉血(1 ml/kg)制成脑血管痉挛模型,再随机分为4组(1)单纯2次注血组(15只);(2)给药组(15只),动物每次经枕大池注血前注射蛋白激酶抑制剂等渗盐水稀释液0.1 ml,剂量为100 μg/kg;(3)等渗盐水组(15只),每次经枕大池注血前注射等量等渗盐水代替蛋白激酶抑制剂;(4)假穿刺组(15只).于第4、7、10天将动物分批处死,取基底动脉进行形态学观察,应用免疫组化、蛋白印迹及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等方法检测核因子-кB、кB抑制蛋白活性表达变化,评价不同剂量蛋白激酶抑制剂对其影响程度.结果单纯2次注血组家兔较假穿刺组在4~10 d基底动脉出现明显管腔狭窄、炎性浸润等改变,7 d时最明显;核因子-кB的活性于4~10 d也明显增高,与炎性变化一致;抑制蛋白кB表达下降,与核因子-кB呈负相关.给药组家兔与单纯注血组相比,基底动脉痉挛程度和炎性浸润明显减轻,抑制蛋白кB表达明显上升,核因子-кB活性下降,而等渗盐水组较单纯注血组则无明显差异.结论蛋白激酶抑制剂不仅能够显著减轻脑血管痉挛的程度,而且可减轻其管壁炎性浸润程度,其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кB抑制蛋白的磷酸化作用减弱核因子-кB的表达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38.
39.
目的 探讨翼点联合额下入路显徽手术切除巨大侵袭性垂体腺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19例巨大侵袭性垂体腺瘤采用经翼点及额下联合入路一期手术治疗.结果 全切除4例,次全切除5例,大部或部分切除10例.术后视力明显改善或痊愈9例,好转8例,无改善1例,1例术后因并发症死亡.肿瘤复发1例.结论 选择合适病例采用一次性联合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巨大侵袭性垂体腺瘤,可以提高手术切除率,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是治疗巨大侵袭性垂体腺瘤较佳术式.  相似文献   
40.
目的:介绍一种新型的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罗伐他汀.方法:通过查阅文献,从结构特征与优势、抑酶活性及肝细胞选择性、药效学、药动学、临床研究、安全性6个方面的内容对该药进行综合性评述.结果:该药不仅具有强力的HMG-CoA还原酶抑制活性,而且这种作用还呈肝细胞选择性.其药效学、药动学性质优异,安全性高.结论:罗伐他汀是一个颇具发展潜力的新一代他汀类降脂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