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4篇
综合类   1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31.
目的探讨分析经皮给予中药辅助治疗风热闭肺型小儿病毒性肺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3年8月在我院门诊治疗的86例风热闭肺型小儿病毒性肺炎患儿,按门诊号先后顺序编号,再据随机数字表分为3组,A组(治疗组):静滴利巴韦林+口服麻杏石甘汤加味+经皮治疗;B组:静滴利巴韦林+经皮治疗;C组:静滴利巴韦林+口服麻杏石甘汤加味。结果A组的疗效明显优于B组及C组。治疗后第10天主症状积分、次症状积分及总症状积分得分的降低量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A组平均住院天数显著少于B、C两组,组间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皮给予中药辅助治疗风热闭肺型小儿病毒性肺炎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2.
目的:观察咳喘宁防治病毒诱发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对患儿Th亚群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病毒诱发哮喘患儿随机分为咳喘宁治疗组60例和西药对照组60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患)Lb-清中IL-12、IL-4的含量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67%,临床控制率35%,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分别为P〈0.01、P〈0.05);咳喘宁能显著提高患儿血中IL-12、降低IL-4,其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咳喘宁防治病毒诱发小儿哮喘具有较好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患儿IL-12水平、降低IL-4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33.
小儿病毒性肺炎中医药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综述了目前对小儿病毒性肺炎几种重要治法(包括开肺化痰法、清肺解毒法、活血化瘀法、扶正祛邪法)和对几种单味中药(包括穿心莲、莪术、丹参、柴胡、鱼腥草、山豆根、α-细辛脑、黄芪、人参)的研究现状,并且对小儿病毒性肺炎的中医证候学研究状况进行了报道。  相似文献   
34.
卫分证与气分证、营分证IL-6、IL-10变化规律对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卫分证与气分证、营分证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变化规律,为卫气营血辨证提供客观的实验指标.方法将104例患者按不同病种分为急性白血病、非急性白血病2类.根据中医辨证急性白血病分为卫分证组(白卫组)10例,气分证组(白气组)12例,营分证组(白营组)20例.非急性白血病分为卫分证组(非白卫组)20例,气分证组(非白气组)24例,营分证组(非白营组)18例.另选择体检健康者15例为健康对照组.主要观察不同病种及不同阶段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患者IL-6、IL-10水平的变化.结果急性白血病各组中IL-6的表达在卫分证时就开始上升,到营分证时达到极点,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IL-10在气分证才开始上升,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但到营分证时又显著下降,甚至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非急性白血病各组中IL-6的表达在卫分证时开始上升,到营分证时也达到高峰,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IL-10也在气分证才开始上升,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到营分证时又显著下降,但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急性白血病各组与非急性白血病各组比较IL-6、IL-10表达水平在2组卫分证时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在气分证、营分证时白气组与非白气组、白营组与非白营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但IL-6、IL-10升高或降低的趋势与证的变化是一致的.结论IL-6是温病卫气营血辨证反映正气抗邪的指标之一,而IL-10则可认为是反映机体正气之盛衰的指标之一.因此,可通过两者之比的动态变化作为辨证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的客观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5.
清解利咽汤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疱疹性咽峡炎是儿科的一种常见病,笔者于1997~1999年每年5~9月间采用自拟清解利咽汤治疗该病42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诊断标准参照儿科学全国教材[1]。全部病例来自我院儿科门诊与急诊共82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其中男22例,女20例;年龄2~7岁,平均(3.63±1.57)岁;病程1~2d,平均(1.05±0.38)d。对照组40例,其中男19例,女21例;年龄2~6岁,平均(3.97±1.68)岁;病程1~2d,平均(1.12±0.…  相似文献   
36.
刘克丽教授根据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表现,认为痰是其发生、发展、转变的关键病因病机,故治疗以痰为主。将痰分为6种情况辨治。寒痰治以温肺化痰,热痰治以辛凉宣肺、清热化痰,痰湿以肺脾同治,痰瘀治以宣肺豁痰、活血化瘀,燥痰治以养阴清肺、化痰止咳,虚痰治以补肺健脾、益气化痰。总以宣肺化痰、止咳平喘为基本法则。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探讨观音合剂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作用机制.方法 用病因模拟法复制幼龄厌食症大鼠模型,测定外用血瘦素(Leptin)、胆囊收缩素(CCK)、血管活性肠肤(VIP)的含量,以及大鼠体质量及进食量的变化,观察观音合剂的作用.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体质量和进食量均有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血清Leptin含量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装CCK及VIP含量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观音合剂治疗后,治疗组Leptin含量较模型组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CK及VIP含量较模型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观音合剂可改善厌食症大鼠的体质量和进食量,并对Leptin、CCK、VIP具有调节与平衡作用.  相似文献   
38.
本组7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同时用三氮唑核苷抗病毒感染。治疗组39例辨证分为3型,风热闭肺型用麻杏石甘汤,风寒闭肺型用射干麻黄汤,痰热闭肺型用五虎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以上3型在辨证处方基础上加川芎、桃仁。对照组35例在西药抗病毒感染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的37%,对照组为26%,经统计学处理(P<0.05),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39.
目的:观察咳喘宁对病毒诱发哮喘患儿Th亚群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120例病毒诱发哮喘患儿随机分为咳喘宁治疗级组60例和西药对照组60例,分别采用咳喘宁、利巴韦林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血清中IL-12、IL-4的含量变化。结果:咳喘宁能显著提高患儿血中IL-12,降低IL-4,其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咳喘宁治疗病毒诱发小儿哮喘的机制可能与提高患儿IL-12水平、降低IL-4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