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7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19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20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108篇
内科学   84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65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133篇
预防医学   60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161篇
中国医学   51篇
肿瘤学   2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 探讨浅低温与低温体外循环对法洛四联征患儿血小板数量的影响.方法 对20例法洛四联征患儿实施浅低温(32~34℃)体外循环,另20例法洛四联征患儿实施常规低温(25~28℃)体外循环,分别于转流前、转流30 min、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后10 min及术后24 h由桡动脉分别采取2组患儿血样2 ml检测血小板计数(PLT).结果 转流30 min、中和后10 min 2组PLT均显著低于转流前(P<0.01),术后24 h 2组均回升,观察组接近转流前水平(P>0.05),对照组仍低于转流前(P<0.05).2组转流前PLT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转流后各时段对照组均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P<0.01).结论 体外循环转流可导致患儿PLT显著下降,而浅低温体外循环对患儿PLT所造成的影响相对轻于常规低温体外循环.  相似文献   
62.
背景:以往研究已证明胚胎干细胞可被诱导分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但诱导时间较长,大部分需要1个月左右.目的:体外联合应用激活素A、全反式维甲酸、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烟酰胺4种生长因子,观察能否在较短的时间内将小鼠胚胎干细胞诱导分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设计:细胞观察实验.单位:上海市内分泌及代谢病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材料:实验于2004-10/2006-02在上海市内分泌研究所完成.清洁级孕12.5~14.5d龄昆明小白鼠2只,由上海斯莱克实验动物有限公司提供,动物质量合格证号2004A034,实验过程中对动物的处置符合动物伦理学标准.小鼠胚胎干细胞株由法国里昂CNRSUMR5641实验室张昌贤教授提供.激活素A为R&D公司产品;全反式维甲酸,烟酰胺由Sigma公司提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由Gibco公司提供.方法:取孕鼠胚胎,除去头部和内脏,将剩余组织剪碎,胰酶消化后制备细胞悬液,取上层离心重悬,按3×108L-1接种培养,传2~3代时作为滋养层细胞.将鼠胚胎干细胞接种到新鲜滋养层上,加入含白血病抑制因子的knockout DMEM培养基,常规培养两三天后按1:3~1:6传代,当细胞与细胞之间分开时加入含血清的培养液终止消化,离心弃上清,制成单细胞悬液按2.5×104密度接种,加入不含白血病抑制因子的培养液,24~48h后收集形成的胚胎体,铺于Matrigel铺底的培养皿中.胚胎体贴壁后,在含有100μg/L激活素的10% FBS/DMEM中培养24h,再将培液换为10% FBS/DMEM培养6~8h作为间隔,然后把分化的胚胎体在含10-6mol/L全反式维甲酸的10% FBS/DMEM中培养24h,在含10μg/L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10% FBS/DMEM中培养3~5d,在含N2、 B27、1μg/L层粘连蛋白、10μg/L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0mmol/L烟酰胺的DMEM/F12培液中培养3~5d.诱导结束后,采用双硫腙染色、免疫荧光染色、RT-PCR检测分化细胞胰岛素的表达.主要观察指标:[1]胚胎干细胞的诱导情况.[2]双硫腙染色及免疫荧光染色.[3]RT-PCR检测.结果:[1]滋养层上的小鼠胚胎干细胞呈集落状态贴壁生长,集落边缘清晰,细胞之间的界限不明显.胚胎体形成后转至matrigel板上2d即贴壁.激活素A和全反式维甲酸间歇诱导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培液中的细胞大部分变为上皮细胞样;经含N2、B27、层粘连蛋白、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烟酰胺的DMEM/F12培液作用后,细胞形成小的簇状结构.[2]诱导生成的胰岛素分泌细胞经双硫腙染色呈暗红色,免疫荧光染色呈红色,均为阳性反应.[3]经激活素A、全反式维甲酸、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烟酰胺四种生长因子诱导2周后,分化细胞不表达Insulin 1mRNA,表达Insulin 2, Pdx1, Nkx6.1, Nkx2.2, PP, LAPP, Glutt2, Somastatin, Hnf3 β及Neuro D mRNA.结论:体外联合应用激活素A、全反式维甲酸、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烟酰胺4种生长因子,能够将小鼠胚胎干细胞成功诱导分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且诱导时间缩短至2周.  相似文献   
63.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院前急救的程序化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型颅脑损伤以突然发病、病情危重、变化急骤、死亡率高为特点,进行有效的现场急救和及时合理的转运,对颅脑损伤病人的后续治疗和提高治疗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将整体护理程序、急救技术操作常规、危重病人的抢救程序融会贯通形成程序化的院前急救护理模式,运用护理手段关注并解决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首要问题,尽早缩短病人无治疗期,配合医生合理利用院前急救资源,提高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院前急救成活率和急救医疗护理质量,确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院前急救的程序化护理模式。  相似文献   
64.
以经食道心脏超声技术,从胃底心室短轴切面对100例患者评价了其左心室功能。结果显示,经胃底超声计算的左心室容积、射血分数与同期左心室造影值接近(P>0.05),而左心室射血分数或心室周径缩短分数与患者临床心功能状态亦相关良好(r=-0.89,-0.81,P<0.01,n=100)。结论为,经胃底心室短轴切面超声评价左心室功能精确,可信。无创伤、可连续重复监测为其优点。  相似文献   
65.
中国大陆地区蘑菇中毒事件及危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蘑菇中毒事件流行病学特征,阐述其发生规律,为蘑菇中毒预防控制和诊疗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对2004~ 2014年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报告的蘑菇中毒事件进行时间和空间分布分析,并对2010~2014年蘑菇中毒事件发生原因、场所、人群的职业分布和事件鉴定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4~2014年,我国(不包括港澳台地区)共报告蘑菇中毒事件576起,中毒3 701例,死亡786例,病死率21.24%.蘑菇中毒事件数排列前五位的省份分别为云南、贵州、四川、广西和湖南,夏季高发,重大和较大级别的事件数占76.56%.2010 ~2014年数据显示,中毒原因为误采、误食或购买了有毒蘑菇,发生场所在家庭的占所有发生场所的87.5%,农民、工人、儿童和学生等活动范围大、好奇心强,不具备分辨可食蘑菇和有毒蘑菇能力,是蘑菇中毒事件的主要发生人群;2010~2014年蘑菇中毒事件未能进行蘑菇鉴定和毒素检测的有200起,占同期蘑菇中毒事件数的92.59%;开展规范鉴定,明确鉴定到种的事件仅有2起.结论 蘑菇中毒引起的死亡是造成食源性中毒事件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应对高发季节和高发省份进行重点监测和管理,同时加强重点地区医疗卫生人员可疑有毒蘑菇采集、鉴定能力培训,开展预防蘑菇中毒健康宣传.  相似文献   
66.
目的研究派罗欣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对Ⅰb型慢性丙肝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分泌IL-10、IL-12水平的影响,分析IL-10、IL-12水平变化与病毒学应答结果之间的相关程度,探讨IL-10、IL-12作为抗病毒疗效评价指标的可能性。方法选取血清HCV-RNA阳性的Ib型慢性丙肝患者60例,依据病毒载量将其分为3组,低病毒载量组(1.0×103IU/ml  相似文献   
67.
目的 分析血清载脂蛋白A1(Apo A1)和异常糖链糖蛋白(TAP)水平对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DTC患者72例(DTC组)和甲状腺良性病变患者81例(良性组)。另选取同期健康受试者76例,设为健康组。比较健康组、良性组、DTC组血清Apo A1、TAP水平;比较DTC患者治疗前、后血清Apo A1、TAP水平;分析血清Apo A1、TAP水平与DT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血清Apo A1、TAP水平对DTC的诊断效能。结果 健康组、良性组、DTC组血清Apo A1水平分别为(2.02±0.43)、(1.86±0.51)和(1.52±0.39)g/L,TAP分别为(78.92±10.31)、(120.13±15.57)和(152.28±19.95)μm2。与健康组比较,良性组、DTC组血清Apo A1水平降低,TAP水平升高(P<0.05);与良性组比较,DTC组血清Apo A1水平降低,TAP水平升高(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DTC患者血清Apo A1...  相似文献   
68.
微波炉,早已成为千家万户厨房里必备的厨具之一。当人们享受其快捷、干净、无烟、节能、方便的同时,却不见得对其是否有害健康,特别是能否致癌有所了解。至于如何维护安全、正确使用等知识更是知之甚少。  相似文献   
69.
患儿,女,2 8/12岁。以反复发热4个月、进行性苍白两个月于1988年11月4日入院。无结核接触史。体检:T39℃,BP120/80mmg。贫血外观。皮肤有散在出血点,浅表淋巴结黄豆大小。右眼球突出。心率146次/分,无杂音。肺(一)。肝大右肋下10cm,质中、表面稍有凹凸不平,脾大左肋下4cm。化验:Hb70g/L,WBC8.9×10~9/L,晚幼粒1%,中性杆状3%,分叶27%,嗜酸粒3%,淋巴49%,单核16%,嗜碱粒1%,有核红细胞2/100白细  相似文献   
70.
WTO与中国医药事业展望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郑筱萸 《中国药师》2002,5(7):389-394
我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已经有半年时间了。随着各种协议文本的披露,大家已经从对WTO的抽象关注到对具体应对措施的关心、研究。 加入WTO是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必然选择。从整体和长远看,符合我国医药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