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16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20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升压联合亚低温治疗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取64只大鼠制作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升压组、亚低温组及升压联合亚低温治疗组(联合组)。对照组不予处理,后三组分别予升压治疗、亚低温治疗及升压加亚低温联合治疗;观察各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失评分、血脑屏障破坏情况和脑组织水含量。结果升压组、亚低温组及联合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Even's蓝染色体积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分别<0.05、<0.01);联合组Even's蓝染色体积小于升压组和亚低温组(P均<0.05),升压组、亚低温组和联合组脑组织水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升压和亚低温能明显减轻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血脑屏障破坏和脑水肿,联合应用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12.
皮肌炎系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疾病之一,以对称性、近心端肌无力、肌痛伴特征性皮损为特征,其合并肿瘤的发病率是正常人群的5~7倍。我们回顾分析了收治的诊断明确、资料完整、伴发肿瘤的皮肌炎患者23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对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后缺血半暗区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和突触素(Syp)表达的影响。方法将5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通心络组、自然恢复组和假手术组。应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MCAO),以免疫组化及图像分析技术检测脑缺血后1、3、7、14、28d缺血半暗区GAP-43和Syp的表达。结果脑缺血后缺血半暗区GAP-43表达自术后1、3d开始增高,第7d达到高峰,自第14d开始降低。自然恢复组Syp于缺血后1d表达减少,3d达最低值,1周开始增高但不及正常表达数值,2、4周表达高于假手术对照组。通心络组缺血半暗区GAP-43和Syp的表达分别在3d和1、2、4周时高于自然恢复组。结论通心络可促进卒中后缺血半暗区GAP-43和Syp的表达,具有促进突触再建和增强、完善突触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背景:研究表明,亚低温和适当升压对脑缺血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二者联合应用可能产生协同作用,起到更好的脑保护效果。目的:通过升压联合亚低温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脑梗死体积、血脑屏障的影响,探讨脑保护作用机制。设计:以实验动物为研究对象,完全随机对照设计。单位:两所大学医院的神经科和一所市级医院的皮肤科。材料:实验于2001-03/07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神经科实验室和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神经科实验室完成。选择64只成年Wistar大鼠由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干预: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升压组、亚低温组及升压联合亚低温治疗组(联合组),每组16只动物,缺血3h再灌注;对照组常温不予处理,升压组缺血2h给予升压处理3h,亚低温组缺血2h开始亚低温干预,联合组联合应用亚低温组和升压组治疗方法。缺血24h处死动物。主要观察指标:神经功能缺失评分、脑梗死体积和血脑屏障破坏情况:结果:升压组、亚低温组及联合组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分别为(2.12&;#177;0.54)分、(2.14&;#177;0.69)分、(1.78&;#177;0.61)分,脑梗死体积分别为(17.65&;#177;4.78)%,(16.21&;#177;3.79)%,(11.31&;#177;3.64)%,Even’s蓝染色体积分别为(56.63&;#177;10.70)mm],(53.52&;#177;8.44)mm^3,(38.45&;#177;5.25)mm^3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70&;#177;0.64)分,(28.34&;#177;4.13)%和(94.87&;#177;15.34)mm^3];而联合组脑梗死体积和Even’s蓝染色体积明显小于单独升压组和亚低温组(P均&;lt;0.05)。结论:升压和亚低温能明显减轻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脑梗死体积和血脑屏障破坏程度,联合应用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15.
背景研究表明,亚低温和适当升压对脑缺血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二者联合应用可能产生协同作用,起到更好的脑保护效果.目的通过升压联合亚低温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脑梗死体积、血脑屏障的影响,探讨脑保护作用机制.设计以实验动物为研究对象,完全随机对照设计.单位两所大学医院的神经科和一所市级医院的皮肤科.材料实验于2001-03/07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神经科实验室和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神经科实验室完成.选择64只成年Wistar大鼠由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干预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升压组、亚低温组及升压联合亚低温治疗组(联合组),每组16只动物,缺血3 h再灌注;对照组常温不予处理,升压组缺血2 h给予升压处理3 h,亚低温组缺血2 h开始亚低温干预,联合组联合应用亚低温组和升压组治疗方法.缺血24 h处死动物. 主要观察指标神经功能缺失评分、脑梗死体积和血脑屏障破坏情况.结果升压组、亚低温组及联合组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分别为(2.12±0.54)分、(2.14±0.69)分、(1.78±0.61)分,脑梗死体积分别为(17.65±4.78)%,(16.21±3.79)%,(11.31±3.64)%,Even's蓝染色体积分别为(56 63±10.70)mm3,(53.52±8.44)mm3,(38.45±5.25)mm3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70±0.64)分,(28.34±4.13)%和(94.87±15..34)mm3];而联合组脑梗死体积和Even's蓝染色体积明显小于单独升压组和亚低温组(P均<0.05).结论升压和亚低温能明显减轻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脑梗死体积和血脑屏障破坏程度,联合应用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16.
神经精神狼疮患者脑脊液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神经精神狼疮(NPLE)患者脑脊液(CSF)的改变规律,为NPLE的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对18例NPLE患者和20例非NPLE患者CSF常规、生化、免疫学指标进行检测,并与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进行相关分析。结果NPLE组的CSF压力、细胞数、蛋白质、免疫球蛋白、抗核抗体(ANA)均较非狼疮性脑病SLE患者升高;疾病活动指数(SLEDAI)与脑脊液压力、蛋白定量、细胞数、IgG呈正相关。结论神经精神狼疮患者脑脊液CSF的细胞数、蛋白质、ANA升高、并与疾病活动情况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在远端保护装置(保护装置)下采用血管内支架成形术(CAS)治疗颈动脉狭窄的疗效,分析其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对47例颈动脉狭窄患者行颈动脉CAS时应用保护装置,先将保护装置通过狭窄部位并在狭窄远端展开,然后行保护性颈动脉CAS;并对手术过程、疗效及围术期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术后颈动脉造影证实,残余狭窄率〈30%,术后第10天死亡1例;术后1 a均未发生TIA、再卒中及死亡。结论在保护装置下采用CAS治疗颈动脉狭窄安全有效;掌握其适应证及操作规范,可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河南省哮喘诊治现状,改进防治对策。方法:对2000年河南省全人群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调查,依据询问病史体检,确诊哮喘患者。结果:受检人口65033人,哮喘患病率1.05%,延误7天以上就诊者40.00%,诊断率为20.00%,诊断方法单一,治疗管理混乱,仅0.30%的哮喘病人按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要求正规治疗管理。结论:向基层宣传普及GINA知识是哮喘防治取得成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SLE的BXSB小鼠模型病情进展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样动物模型BXSB小鼠疾病进展状况。方法:分别测定不同月份的BXSB小鼠的24小时尿蛋白含量、血清抗核抗体滴度及其肾脏免疫复合物沉积状况。结果:雄性BXSB小鼠2月龄出现肾脏病理改变,3月龄出现临床指标改变。雌性BXSB小鼠4月龄出现肾脏病理改变,5月龄出现临床指标改变,3月龄后BXSB雄性小鼠的各指标均较雌性高。结论:3月龄雄性BXSB小鼠处于狼疮肾炎阶段。雄性BXSB小鼠较雌性在发病早日严重;在判断病情、作诊断时,应多项指标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20.
非典型分支杆菌(简称AM)系指除人型、牛型结核杆菌及麻疯杆菌以外的分支杆菌而言。由非典型分支杆菌引起的肺部疾病称为非典型分支杆菌肺病(简称AM肺病)。此外,还可引起肺外病变,如侵犯淋巴结、脑膜、脊髓等。现时的AM综合分类,即为Runyon分类法。Runyon的四组菌(Ⅰ、光产色菌,Ⅱ、暗产色菌,Ⅲ、不产色菌,Ⅵ、速生菌)的菌型鉴定有助于确定或排除菌种在感染中所起的作用。近几年来,结核病已有明显的下降趋势,但在以前不被人们所注意的AM病却有上升趋势,因而,医务人员需要提高识别AM的能力。流行情况 AM在世界上分布广泛,但其分布情况有较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